日前,基礎教育科技創新公司曉羊教育宣布完成近1.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于支撐公司技術研發投入和優質人才的進一步引進,同時為公司產品迭代和提升用戶體驗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使曉羊教育在未來獲得更加快速及持續、穩定的發展。
云啟資本一直多輪加注投資曉羊教育,攜手向前,共同成長。云啟資本副總裁馮瑤表示,“曉羊教育通過一系列產品構建了教育大數據生態,同時,團隊成員擁有來自Blackboard等頂尖外企的技術骨干和多位資深的教育信息化專家,技術和產品能力上大幅領先于競爭對手。云啟資本相信曉羊教育可以借助國家教育改革帶來的機會,利用科技的力量幫助中小學不斷提升教學管理水平,打造全新信息化的智能校園。”
今天為您分享一篇來自火柴盒觀察的文章《新東方領投近1.5億元,曉羊教育要用“三步走戰略”打造教育信息化生態》,一起探索智慧校園的廣闊天地。
來源 | 火柴盒觀察
作者 | 郭之禎
?
“如果你能堅持到明天,也許就會發現,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可能的解決辦法會赫然出現眼前。”本·霍洛維茨在《創業維艱》里寫道。
這也是周林最喜歡的一本書。在他看來,創業者要隨時保持危機感,要始終抱著創業沒有終點的心態。
博士畢業后,周林原本準備到大學當教授。機緣巧合之下被邀請作為技術合伙人參與創業,從此開始了四次創業征程。曉羊教育是他第四次創業,也是他第一個完全靠自己創建起來的公司。
曉羊教育成立于2016年5月,以走班排課切入,目前在建設智慧校園,最終要打造教育信息化生態。成立三年,曉羊教育完成了四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是今年3月份新東方和華創資本領投的近1.5億人民幣B輪融資。
近日,i黑馬&火柴盒對曉羊教育創始人周林進行了專訪。
01
從細分點切入教育信息化
2014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劉利民及部長助理林蕙青介紹《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相關情況。
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試科目設置方面明確規定,高考將實施“3+3”制度,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另外三門課考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我是一個邏輯性非常強,需要靠數據來驅動的人,所以16年回國創業,不是一拍腦袋的事情。09年我開始分管國內的業務就一直在觀察、分析國內的機會,直到發現了16年新高考這個契機。”
周林告訴i黑馬&火柴盒,他創立曉羊教育時以走班排課的方式,切入教育信息化賽道,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第一,智慧校園競爭激烈。
一開始就在國內推出整體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會被很快淹沒在科大訊飛、立思辰等傳統智慧校園廠商的競爭里面。“所以,我們選擇從一個很細分的點進入,從而建立自己的品牌。”
第二,走班排課是剛需。
新高考之前,信息化對學校不是剛需,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新高考之后如果沒有一個好的信息化平臺支撐的話學校連最基本的教學秩序都難以保證,這樣信息化平臺就成了雪中送炭的事情。
學校原來都是行政班授課,高考改革倒逼學校實行走班教學,在走班的形態下,教育信息化平臺的支撐變得非常重要,否則,學校最基本的教學管理都難以順利進行。課表就是學校教學計劃和運營計劃,所以走班排課就是最剛需的一點。
第三,自身具有技術基因。
“走班排課的底層算法及其復雜,它的技術壁壘主要有兩個,第一,我們需要自己進行極其創新性的算法設計,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第二,我們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經驗積累。有很多類似企業,他們也有走班排課的功能,但是目前只有曉羊敢宣稱能夠全自動化。”
周林告訴i黑馬&火柴盒,曉羊的前身是Blackboard思庫網的中國區部分。美國已經實行了很多年的走班排課,有很深的積累。六年前他們又與北京市第35中學合作,針對中國的教育情況進一步打磨研究了走班排課算法,所以在創辦曉羊之前他們已經具備很高的技術基礎。
第四,將入口抓在手上。
課表是學校教學運營的計劃,走班排課就是通過伴隨應用的數據采集把教育信息化的入口抓在手上。
學校的活動都由課表驅動,原來的教學班是固定的,但是走班以后的教學班將不再固定。這個教學班里面有哪些學生?在哪里上課?什么時間上課?哪個老師教學?這些信息只有課表里面才有。學校里學生的考勤、德育管理、作業評價,一切都是以圍繞著課表展開,就像高鐵的一切活動都是由列車運行時刻表來驅動的一樣。從課表的角度切入,通過走班排課,就能把教育信息化最底層的數據和入口抓在手上。
02
三步走戰略
亞馬遜就是最初從線上書店切入,做成全球最大的電商,然后進行生態布局。周林對曉羊教育的戰略規劃與亞馬遜相似,也分為三步走:走班排課、智慧校園、教育信息化生態。
“新高考只是我們一個切入點,我們最初的愿景就是要打造整個教育信息化生態。”周林告訴i黑馬&火柴盒,曉羊正在從第一階段的走班排課經由第二階段的智慧校園向第三階段的生態建設擴展。
曉羊教育的智慧校園自有產品已經涵蓋六個板塊:智慧教務、智慧校務、智慧評價、智慧家校、智慧OA、智慧互聯。周林表示,智慧校園以課表數據為核心,采用軟件微服務、硬件微模塊的架構開發,具有松耦合、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系統穩定、高并發支持等優勢。
對學校來講,存在應用孤島、數據孤島和硬件孤島三大問題。所以,今年年初,曉羊教育提出了“牧羊人生態”,要將上下游整合,打造一個數據和用戶體驗完全融通的生態體系,在這個生態體系中學校可以在不犧牲任何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切換應用不同的廠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我們有一個生態平臺,很多的第三方廠商都可以接入。課表是底層數據,智慧校園的一切活動都是以課表為驅動,我們可以為所有的生態伙伴提供底層數據的支持。”
周林稱,曉羊將對教育信息化生態進行整合,今年的規劃為六大方向:1)生涯規劃、2)學情分析、3)物聯網、4)對整個學校的大數據挖掘和BI分析、5)針對初中的智慧校園應用、6)針對小學的智慧校園應用。
周林表示,曉羊現在成立了生態中心,已經有很多合作伙伴正在融合中。預計今年年底曉羊教育的生態體系里面會有200至300個應用模塊,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我們的生態體系已經逐漸建立,如果牧羊人生態能夠達到預期,我覺得它在3至5年間將顛覆整個教育信息化行業。”
03
聚焦公立學校,從B端打開C端
“我們主要把業務端的目標放在全日制公立學校。”周林表示,將曉羊的業務端放在全日制公立學校主要有政策和需求兩方面原因:
首先,國家每年都會投入3500個億做教育信息化,所以體制內的經費特別充沛。去年,教育部又提出教育信息化2.0計劃,要求到2022年基本實現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智慧校園全覆蓋的政策,使得智慧校園的市場變得更大了。
其次,公立學校受高考改革的影響最大,需求最大。培訓機構對信息化平臺以及智慧校園的需求不是剛需,而且他們要求利潤最大化,不一定會有很充足的資金支持。
周林還向i黑馬&火柴盒透露,曉羊正在孵化一個C端產品。“如果能抓住C端市場,將會有很大發展。以B端的公立學校客戶群體為基礎,找一個合理合規合法的方式介入,就可以抓住C端市場。我覺得曉羊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方式。”
推薦閱讀
曉羊教育完成近1.5億元B輪融資,云啟資本多輪加注?|?云啟新聞
夏至已至,別來無恙 | 云啟月刊·6月
China Innovation Decoded對話云啟資本黃榆鑌:尋找“壞學生”?| 云啟分享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