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全球智能共享單車的首創者與領導者,摩拜單車建成了行業第一個、同時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出行大數據平臺。
依靠過去一年間積累的海量出行大數據,摩拜單車推出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魔方”,這是人工智能(AI)技術在出行領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

借助基于出行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平臺“魔方”,摩拜單車能夠對于未來任意時間節點、任意地點的共享單車騎行狀態進行精準預測,也就是能夠“預知未來”。
通過整合地域、時間、天氣、運力、車型、人群及其他數百個變量因子,“魔方”能夠對于預測特定地點未來某一時間的共享單車供給、用戶需求、車輛使用頻次、停放狀況等,從而為運營提供指導,提升運營效率。
此外,借助密度聚類算法,“魔方”實現了對于智能共享單車停放狀況的精準預測,掌握熱門停車區域和停車峰谷時段。

從而為智能推薦停車點(SMPL)的設立和管理提供了數據依托,為城市管理部門提供協助。
其實人工智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今日頭條的新聞也是算法推薦的。今日頭條根據用戶的歷史興趣閱讀數據及地理位置信息等數據為用戶推薦新聞。
一篇文章如果在被推薦的用戶中閱讀人數更高,它被推薦給同類型用戶的幾率也會更高。

這些算法推薦的方法看起來不復雜,但隨著這些服務的發展,服務的提供商們能獲得越來越多的數據,而算法也不再需要由人來手工編寫。
基于服務過程中積累的用戶數據,它可以利用機器學習來完善原來的算法。

亞馬遜利用算法對平臺上的商品進行動態調價,結果就是你在亞馬遜上搜索同類產品的價格永遠會比對手便宜幾毛錢。
如果你哪兒都不去,只要你在淘寶上有瀏覽、消費記錄,這些數據也會被阿里巴巴收集起來,最后用來在你的微博、門戶網站頁面上投放廣告。
通過互聯網,你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服務。最后這些服務積累的數據讓公司更加了解你是誰。

當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向你推薦內容的時候,優先考慮的是怎么多留住你幾分鐘,讓你多播一段視頻、多看一個段子、或者多讀一篇雞湯。
用 Google 的前產品設計師 Tristan Harris 的話說“歷史上從沒有這樣一個時候,這么十幾個公司里的十幾個人,可以決定數十億人想什么。”
但糟糕的是在人工智能“幫助”下,一些人已經在為同樣的服務花更多錢
前不久,Uber多次被司機抱怨自己拿到的車費收入跟乘客付的車費差距太大,Uber 給出了一個新解釋,說這是因為目前設計了一套新的計價方式。
跟按里程、時長等因素綜合計價的傳統方式不同,這套新的計價算法利用人工智能來預估乘客愿意為某次行程支付的最高價格,從而讓 Uber 的收益最大化。
這意味著,一段相同長度的行程,乘客從富人聚居區打車到高檔商區,會比打車到一個更貧困地區的乘客交更多的車費。
這不是什么劫貧濟富,司機分到的收入沒有變化,多出來的錢全部給了 Uber。
Uber 的產品負責人 Daniel Graf 稱這個計價標準是綜合考慮了用戶接受度和實際行程等因素。但他沒有解釋具體是如何計算的,這個算法到底怎么運作的根本就還是個黑匣子。
而且我們知道對價格不敏感的情況并不僅僅是消費者收入高低,往往也和事情緊急與否有關。
打車去醫院的人往往都更不在乎價格,所以就應該被敲一筆么?
當人來決定的時候,對此往往會有忌憚。但人工智能根據預先設定的參數自我調整時并不會考慮這么多。
這也是為什么早先有過好幾次發生天災人禍,Uber 都自動上調了價格——根據供求比例變化所做的調整。但之后 Uber 運營團隊往往會人工干預,取消漲價。
Uber 顯然不是想乘火打劫。但今天的人工智能并不夠聰明,當它的目標是增加利潤時,還不能通過學習意識到有些時候多要錢不合適——盡管這是一個受正常教育的五歲小孩就懂的道理。最終 Uber 還是通過人工干預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但當人工智能開始根據每個人的狀況調節每一次行程的價格時,這樣的人工干預或許已經不可行。
當外界不知道具體算法的時候,誰去判斷這里的收費是否合理?
Uber只是一個例子,不公平的定價已經走出技術公司的產品,進入更多行業!
人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得關注“人工智能”這個話題,雖然目前的“人工智能”還只是主要應用在游戲、電商、廣告等商業模式上。
但是,“人工智能”到達的速度將比你想得還要快,這些對于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空間來說只是冰山一角。
想更深入了解人工智能?
那就隨摩拜首席數據科學家7月21日-22日來北京參加WOTI全球創新技術峰會!
屆時摩拜單車首席數據科學家將攜手百度、餓了么、搜狗、獵聘、微軟、谷歌、英特爾等公司高管,圍繞當前最熱點的話題進行交流與探討,分享人機交互、機器學習與探討、智+應用等主題最佳技術實踐。
2017年7月21日星期五
WOT是51CTO精心打造的高端技術會議品牌。致力于服務IT技術人群,傳播IT技術在企業中的最佳實踐。自2012年起已成功舉辦13屆。
會議亮點

會議議程

最新「?蟠桃會精選?」
· 獨家 | 數據基因邏輯與信息資源管理的“二次革命”
·重磅 | 國脈首發“數據基因”產品
· 邀請 | 政務大數據發展與合作研討會
· 獨家 | 數據基因與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
· 獨家 | 數據基因的價值與政務大數據的軟肋
· 趨勢 | 會展業將步入發展新常態
· 專訪 | 義烏會展路在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