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重要突破的實現,體現了知識產權實力正逐漸成為撬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邁向科技強國的“硬”杠桿之一。
一系列服務大眾、便民利民的舉措,激發了創新者的創造熱情,助力知識產權創造實現由多向優、由大到強的轉變。

以下就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16年知識產權(專利)領域的熱點事件:
熱點一: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總體方案》
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央對知識產權工作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對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更好地支撐創新驅動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里程碑”意義。
熱點二:我國首次出臺產權保護頂層設計,提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對外公布。這是我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
熱點三:“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列“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25項主要指標之一
國家頂層設計上加強了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部署,這對于統籌引領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全局具有戰略性意義。
熱點四:國務院同意建立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熱點五:“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舉辦
熱點六:國務院辦公廳發文部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重點任務分工
熱點七:我國發明專利年申請量和有效擁有量均超百萬件
2016年,我國在專利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在發明專利年申請量和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上實現了“兩個一百萬件”的重要突破。其一,是實現了發明專利年申請量一百萬件的新突破。2015,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10.2萬件,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其二,是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一百萬件,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
如何把這些豐富的專利資源盤活用好,成為我們當前關注的重大課題。為此,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建設,為專利的轉移轉化、收購托管、交易流轉、質押融資等提供了平臺支撐,有效發揮了知識產權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
熱點八:著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
2016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首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上提出了“要著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加快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大合力”的要求。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而加快形成協調、順暢、高效的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和工作合力,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必然要求。
熱點九:《專利收費減繳辦法》印發
新《專利收費減繳辦法》與原《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相比,明確了適用情形,擴大了適用主體,簡化了辦理手續,規定了更為嚴格的懲罰手段,同時強調專利代理機構及代理人應遵守職業道德,這些調整順應了目前加快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新要求,將進一步激發社會公眾的創業創新熱情。
熱點十:我國將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
2016年9月,在第十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開幕式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強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專利作為產權化的科技成果,日益成為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專利質量是實施專利交易轉化的重要基礎,必須置于優先位置抓緊抓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具體將從政策導向、審查授權、專利代理、嚴格保護、加強運用等多個環節著手,努力推動創新主體創造更多技術含量高、市場效益好的高質量專利。
目前,我國迫切需要推動知識產權由多向優、由大到強轉變。《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核心專利”。該工程的實施,有助于全面促進專利創造、申請、代理、審查、運用和保護全鏈條各環節的質量提升,筑牢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根基。
這不單單是2016年的十大知識產權熱點,更是促進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以及戰略方向。標志著我國實施多舉措繼續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
而十大熱點中,有兩大熱點專門提到了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可見知識產權(專利)代理機構在我國知識產權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知識產權代理是指代理當事人處理知識產權事務的行為,主要包括國內外專利代理和商標代理,還包括版權登記代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代理等其他知識產權類別的代理行為。
知識產權代理機構作用大,但要辨別黑代理。知識產權黑代理是指并不能在相應網站上找到的代理機構,這些公司或事務所不具備合法的代理資格。特別是就專利黑代理而言,往往是由一些具有專利代理資格的個人專利代理人操作的。

作為一家專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掘金知產也在這里提醒大家,切莫相信黑代理低價保過等謊言,以免最后人財兩失。
那么如何選擇一家專業的代理機構呢?
首先,在行業的時間一定要長,也就是要注重經驗的積累。
其次,看起團隊規模的大小,對于小規模代理機構一定要注意。
最后,看其業務涵蓋范圍,業務的廣泛性體現其專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