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新京報主辦的“經濟新動力·金融新格局”2015年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上,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涌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認為,以VC+PE的模式投資新產品才會有更大回報,而創業不一定非要在互聯網領域。

過去在中國,投資主要圍繞金融、房地產、基礎設施以及政府基建開展,而這些投資都不能稱為新投資,汪潮涌稱,這幾年信中利每一年都有新的投資,這些新投資的表現形式是以VC+PE的模式投入的新產品。“如果只是做投資,投的傳統產業,回報會很慘,如果用傳統的投資方式投資新產業,回報也會很慘,只有二者加起來,才會有爆發力。”
在汪潮涌看來,創業不一定非要在互聯網領域。中國的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用戶和移動通訊的用戶躍居全球第一,互聯網行業已經成為一個紅海。現在互聯網領域創業失敗率太高,前面有BAT的三座大山,每個細分市場領域里面都有成千上萬家同質化的公司競爭,所以要拋開唯互聯網思維,發現身邊新的機會、新的產業。
對于論壇上魯政委提到的中國的經濟癥結不在融資難、融資貴,汪潮涌表示并不完全贊成。在他看來,中小企業的融資是非常困難的,沒有資產可以抵押,融資成本很高,這是中國的新興行業發展的很大包袱,“投資就是要把這個成本降下來,讓新產業輕裝上陣,走的更快”。
汪潮涌說,信中利用新投資的模式發展壯大新產業,用新三板讓新產業里面的新公司獲得發展資金,新三板最好的一點就是上市的可預期性。他還表示,新三板很好用,“今年四月份為可投資的公司做一個樣板,信中利自己先上新三板試了試”,四月初有了初步想法,六月底完成股改,九月底拿到批文,中間完成了兩輪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