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MTA天漠音樂節結束已十天有余,不少的觀眾仍然回味于6月28日至6月30日,兩天三夜的激情與快感。
正如MTA的縮寫——Music,Technology和Art。科技是MTA天漠音樂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白天,行業精英們聚集于科技大廳中對話跨界與未來。夜晚,WR/OC廠牌藝人在全息舞臺上的表現力更是讓人倍感震撼。
在MTA天漠音樂節的跨界論壇上,論壇嘉賓圍繞著“音樂”、“科技”與“藝術”的話題展開精彩的論述。
6月29日,夏季之聲VP、WR/OC廠牌主理人李俊駒率先為論壇開場致辭。李俊駒表示每年的MTA天漠音樂節都會設置科技單元,并邀請各行各業的CEO和KOL對話藝術家和音樂人,進行跨界的分享。今年的科技論壇分為兩天,第一天更加偏向音樂,第二天更偏向科技的內容。MTA天漠音樂節曾邀請過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創始人Michael Lang、IOS系統語音助手Siri的創始人進行對話。在開場致辭中,李俊駒最后還解釋了MTA三個字母分別代表的含義。
【跨界對話 | 嘻哈吐槽大會】
2019年MTA天漠音樂節首場跨界對話主題為“嘻哈吐槽大會”,嘉賓是嘻哈歌手3Bangz&未來星B3Rich和嘻哈歌手艾瑞歐。
李俊駒作為本場跨界對話的主持人,對3Bangz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微博熱搜事件率先發問:“近期關于你的一些轉發和玩笑,你覺得自己拿捏的準確嗎?”3Bangz和未來星對此事件向大眾承認錯誤且愿意為此承擔責任,并表示在未來幾個月會少說話多做事,專心做好音樂,并且將3Bangz即將到來的生日會中賺的錢全部捐贈于關愛婦女兒童的基金協會。在這場嘻哈吐槽大會中,艾瑞歐、3Bangz和未來星這三位90后音樂人,就“中國的HipHop現狀”、“如何引導聽眾提升音樂審美”、“音樂市場奴隸化”這幾個話題抒發各自的觀點。三位年輕的音樂人在論壇中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思考與討論,他們的身上更是折射出華語音樂的正能量與希望。
【跨界對話 | 冠軍與村長:從社交媒體看音樂行業】
第二場跨界對話的主題為“冠軍與村長:從社交媒體看音樂行業”。《即刻電音》的冠軍蔣亮和影響城市之聲的創始人張然為大家呈現出幽默卻不失專業度的對話。
張然首先以專業音樂理論的闡述了什么是社交媒體。蔣亮主要以微博作為自己的社交媒體,并表示自己從不發朋友圈。被問到社交媒體標簽,蔣村長用“中年人”和“大叔”自我定義。張然和蔣亮就“社交媒體和音樂類的娛樂節目是否對音樂有正向的傳播”、“社交媒體對音樂的傳播作用”等話題也展開了一番討論。過程中,兩人拿《中國新說唱》和《即刻電音》節目舉例分析社交媒體對音樂行業和對大眾起到的正面推動作用。聊到國外社交媒體時,蔣村長表現出對“My Space”網站的懷舊之情,坦言自己要向活躍的音樂人學習如何玩好微博。本場跨界對話的結尾,張然更是總結了社交媒體的四個特點:“鮮明的人設標簽”、“較高的更新頻率”、“良好的社交媒體好友圈”和“真實的粉絲互動”。
【科技賦能民宿升級】
美團榛果民宿CEO馮威赫,圍繞“科技賦能民宿升級”主題進行演講。馮威赫給大家介紹了美團榛果公司旗下的兩款產品:榛果指數和榛果指數Pro。榛果指數是一款面向兼職創業的房東,提供服務質量、經營情況、房源質量的數據分析的軟件。這款軟件會多維度測算出房東的“榛果指數”,并給出每一套房源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針對專業的房東擴大經營規模,美團榛果即將推出一款新產品——榛果指數Pro,馮威赫從選址、定價和收益管理這三個模塊分析此款產品。
民宿改變了旅客的旅行方式,也改變了房東的生活。
【怎樣讓AI唱歌】
AI如今已是無處不在出現在人類生活中,2019年MTA天漠音樂節邀請到 Rokid創始團隊產品人、AI負責人方舟作為論壇嘉賓,與觀眾分享“怎樣讓AI唱歌”這一主題。方舟將AI與時下熱門的“云端”話題相結合,分析AI在生活各處的運用,以及AI帶給人們的便利。AI歌手是基于“云端”和“交互需求”兩大核心來發展的。
Rokid正是研究AI交互的一家公司。在AI時代、信息網絡發達的時代中,智能音箱是交互最普遍的科技產物。相對于普通音箱,智能音箱有兩個最大的特性:與人類語音交流和實時獲取信息。Rokid公司的智能音箱從2014年開始發展,從本質上解決實時獲取信息和實時獲取內容兩大問題。方舟以Apple、圖靈機和第一代桌面電腦為例,闡述科技與交互的發展。交互的發展爆發了PGC(專家生產內容)轉化為UGC(用戶原創內容)的形式。用戶可以將音樂信息導入到AI歌手的程序中,自行填詞,系統貼合伴奏自己玩起來。方舟表示請歌手幫自己唱首歌的成本很高,如果用AI技術將歌手錄音的成本全部單調辦公輸出,制作音樂的成本會大大降低。因此Rokid公司接下來需解決兩個問題:聽感更加像人和將音樂版權融合到業界。
【上天入海的科技藝術締造者】
自古以來,科技和藝術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臻迪公司亞太地區負責人Chris在分享前,分析了科技公司與藝術的關系。跨界創新賦予科技升級,臻迪公司將滿足人們需求的點化作科技中的藝術。秉承著“創新和解決用戶痛點”為產品研發理念,臻迪科技出品的水面機器人PowerDolphin小海豚產品獲得2019年美國發明獎愛迪生金獎,這也是中國民營企業第一次獲此獎項。
臻迪對于科技發展和創新的理念體現在其產品上。Chris在本次科技論壇上分享了PowerEgg小巨蛋、PowerEye黃金眼、PowerRay小海鰩和PowerDolphin小海豚這四款產品,體現了臻迪公司通過科技和藝術的結合,去做更酷的事情。空中蛋型無人機——PowerEgg小巨蛋,是受到達芬奇畫雞蛋的啟發研制而成,融合蛋型外殼和空氣動力學,使得這款產品在眾多無人機中具有高辨識度。PowerEye黃金眼是一款針對專業攝影用戶打造的航拍產品,續航時間可達30分鐘。PowerRay小海鰩是第一款全球量產的水下無人機,鰩魚的設計外觀賦予這款產品藝術理念,再結合聲納技術水下探測,這款產品在2018年獲得中國紅星獎——至尊金獎。針對釣魚人群,臻迪科技PowerVision又發明了PowerDolphin小海豚,這款獲得愛迪生金獎的水面機器人能夠實現多應用場景切換,可應用于水下4K攝影、水上拍照、智能化釣魚、水下地形繪制及水上救援等,海豚的造型設計也得到了很多黑科技迷的喜愛。
【商業航天與未來想象】
6月30日的第二場演講嘉賓是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楊峰,這場演講主題是“商業航天與未來想象”。楊峰首先以美國同行Space X為主題切入點,介紹Space X公司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取得的成就。他認為Space X公司的厲害之處是把讓人類更加簡單、更加低成本地進入太空。
據楊峰介紹,天儀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僅三年半的時間共發射13顆衛星。天儀研究院希望在未來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都可以實現互聯。航天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未來航天能帶給人類更大的便利。航天的造價成本高,絕大部分人并沒有消費能力,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則是將航天成本降低,使得衛星的成本下降。楊峰希望衛星不再是非標定制,在未來能夠批量生產。演講結束時,楊峰還呼吁中國有經濟實力的年輕人,能夠共同支持與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科技改變生活背后的奧秘】
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智黑科技,但大家一定都知道雙十一創始人林愛華。雙十一誕生于天貓盛典,林愛華也因此與科技結緣。林愛華用數據顯示,00后已經成為消費主體,消費主體的改變使科技與生活、產品的結合方式發生改變,交互和共享成為了主流。科技與生活結合的領域已經十分廣泛,智黑科技致力于尋找與生活相關的產品,提高生活中的效率,促進生活的改變與革新。
林愛華在演講中列舉多個產品,闡述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其中有智能跟隨行李箱、紙屏同步的筆記本、骨傳導耳機、永遠用不完的筆記本、3D針織鞋、脈沖按摩椅、指紋解鎖筆記本等。商業對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AI與購物、VR模擬購物體驗、導購機器人和科技與音樂上的結合等。無論科技是與生活或娛樂結合,它最終是根據人性的需求服務的,林愛華表示科技只是一個服務的手段。
【交互創意讓音樂看得見】
程鵬在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進修時,曾做過藝術與科技的探索,他將其稱為“瘋狂的事”。它曾做過一輛噴火自行車,真人控制混合現實的作品《YAMA》。直到2014年,程鵬在紐約創立了數字創意平臺OF COURSE,他稱團隊為計算機詩人。OF COURSE現有四大業務:交互課程,交互留學,商業項目和交互展覽。OF COURSE用科技附能,幫助學員實現激動人心的作品。程鵬還介紹了OF COURSE的項目經歷。世界上最大冰淇淋主題博物館——《米開朗民情博物館》的項目;《激光史萊姆》——人工智能激光秀;人工智能藝術展《未來黑匣》等,以及與野生救援組織WildAid合作推出《野生救援創意公益計劃》的公益活動。
當聊到主題“交互創意讓音樂看得見”,程鵬提到一本書《CODE》,這本書講的是音畫互動。程鵬首先從多個角度闡述音畫互動,再給大家介紹音畫互動的歷史演變,音畫互動的代表作品等,他又以面部追蹤為例,給大家介紹音畫互動的趨勢。音樂與畫面的融合更加的完美,音樂變得越來越好聽和簡單。
【黑科技賦能電子音樂創作】
MTA天漠音樂節邀請到上海音樂學院電子音樂作曲博士、聲音藝術家孫寧以“黑科技賦能電子音樂創作”為主題進行演講。孫寧首先引出三個問題:“現代電子音樂對傳統聲學音樂、早期電子音樂有何展衍”、“現代科學技術如何賦能電子音樂的創作”、“未來電子音樂的結構力如何構建”。孫寧以《后土·塵歸》、《Polyphony of Dripping》等自己的作品為例,闡述現代電子音樂的展衍。音樂與圖形的處理,推動多感官聯覺。交互技術與電子音樂結合,賦能其“新音色”;全聲息技術運用到電子音樂,賦能其“新音響”;AI技術推動電子音樂新型表演形式和創作形式,人工智能賦能電子音樂“新算法”,VR、AR等現代技術都是推動著電子音樂新型的創作的工具;跨媒介融合,賦能電子音樂“新空間”。孫寧在最后提到了M-tech Fusion,既是青年藝術家聯盟,也是跨媒體藝術建構融合。
【和AI一起創造:體驗藝術的新方式】
周樂(Aven)是一名藝術家和技術創造者,以人工智能為主要創作媒介。他于2018年創立AI賦能創意設計組織-art Machines-并帶領該團隊從事跨領域藝術設計實踐。他的藝術探索和研究跨越多個領域,包括交互媒體藝術、計算機生成藝術和機器視覺的藝術應用。最近他專注于使用人工智能去創造藝術和設計,他在本場科技論壇上和觀眾們共同分享“體驗藝術的新方式”。也許你可能忘記周樂在論壇上講過的“神經網絡”,相信你一定記得他的作品交互作品《達達山水》。參與者在電子屏幕上用線條勾勒出心中山水草圖,《達達山水》將輔助生產一幅中國水墨山水畫。《達達山水》致力于幫助現代人更容易的使用山水作為一種表達媒介,并呼吁人們珍視它于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價值。
演講結束后,程鵬、孫寧和周樂就《未來科技與藝術的應用及展望》為話題,進行了小型的圓桌論壇。如何處理科技與藝術二者的關系,創作出大眾喜聞樂見且造福于大眾的作品,非常考驗著每位藝術家和科技大咖的智慧。三位老師在論壇上各自抒發著觀點,使這場圓桌論壇更為精彩。三位老師們對中國未來的科技與藝術上的應用更是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