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類應用已經非常多了,我們似乎已經不需要再出現一個新的社交應用了,那些所謂可以干掉Facebook的應用,或者一些照片分享的應用也都失敗了。但是《快公司》的一篇文章指出 Spotify 具有成為社交應用的絕佳理由。理由如下:
如果你經常使用Spotify,以下的情景你應該非常熟悉:在“朋友的活動”中,你的朋友突然出現,他正在聽你最喜歡的樂隊之一?;蛘哌€有朋友正在聽一些歌曲懷念自己曾經的經歷,你的第一反應是就是嘲笑他們,當然了,這只是朋友之間的玩笑。Spotify沒有點贊或進行評論的功能,因為它不是一個社交網絡。音樂流媒體服務具有一些基本的社會特征,如“活動”中提供朋友最近聽的歌曲的記錄,并且可以“追隨”歌手。只要添加一些功能,將設計進行微調,Spotify就完全可以輕松成為音樂的社交網絡。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Spotify一定會成為下一個沒落的社交網絡。我們不是已經有足夠多的應用程序了嗎?這些應用程序總是利用我們的點擊量賺取廣告費用。確實,一些現有的技術產品在社交功能方面并沒有什么新意,甚至更糟糕的是,硅谷的很多公司推出了所謂可以干掉Facebook的應用,或者一些照片分享的應用,而且這些應用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Spotify不一樣。它已經擁有了社會網絡中最重要(也是最難建立)的一部分:人。它擁有一億四千萬用戶。并且超過5000萬的Spotify用戶是付費的高階會員,這也意味著用戶會在手機上使用Spotify,而各類應用搶奪最激烈地盤的就是人們的手機。Spotify已經具有了一些最基本的社交特征,現在只需要建立其余的部分。我想讓Spotify成為社交網絡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是這可以幫助Spotify避開蘋果、Google和亞馬遜這樣的競爭對手。
我最近看到了一家媒體的帖子,呼吁Spotify在其應用程序中構建一個Snapchat風格的“故事”功能。這位作者的建議用現實的模型說明,就好像是在Instagram里面可以看到朋友24個小時內的聽的歌曲的記錄。當然我并沒有被說服,因為我認為人們不需要這樣的“山寨”。但是我由衷的相信:社交功能的添加會使Spotify更具吸引力。
首先,它可以增加朋友們之間的互動交流并將其做成手機應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Spotify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讓人們互相點贊并交流彼此的心得,分享歌曲、播放列表和相冊(或許是以故事的形式),并且發布自己的動態(可以是任意形式的文字或圖片)。這樣Spotify的功能就不會局限在記錄用戶聽過的歌曲了。消息的傳遞量是巨大的。年初,Spotify已經取消了其本地消息和收件箱功能,原因是用戶參與度低。但與其取消它,我們為什么不試著重新創建它?一個精心設計的,放置位置突出的(可以有選擇性的推送通知),具有私人音樂共享和聊天功能的應用完全可以吸引人們的眼球。那么當用戶想分享音樂時,他們就不用借助Facebook或者短信。Spotify可以向Instagram學習:通過將私聊功能與新的Instagram故事相結合(使私聊成為回復故事帖子的默認方式),Instagram的聊天功能的使用人數呈爆炸式增長。此外,這也意味著人們會直接在Instagram上進行溝通,而不會選擇其他的溝通渠道。
以上只是Spotify成為社交網絡帶來的一部分益處,但益處不僅僅是這些。成為社交網絡的Spotify不需要華而不實的點綴,它只需要促進音樂共享,討論和互動。音樂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的藝術形式。人們可以一起聽音樂,一起去聽音樂會,在辦公室一起談論SZA的新專輯。
Spotify成為社交網絡不僅僅可以增加歌迷們之間的互動,也可以增加歌手與歌迷之間的互動。歌手們也在使用Spotify。在最近的幾個月,Spotify不遺余力地想要讓該平臺更好地為歌手們服務,因此開發了Spotify for Artists界面。下一步很可能就是讓歌手們能夠更新動態,發布新歌,與歌迷們分享他們最喜歡的歌曲(他們可以通過創建歌單來分享)。再看看Instagram:Instagram上最受歡迎的人大部分都是明星,他們通過使用該應用來直播自己的生活,分享他們的工作,宣布即將開始的旅行、將要發布的新專輯或者孩子出生的信息。這種天然的,表達個人感受方式,使明星與粉絲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對Instagram而言,這種以音樂為導向使用的例子發生在了一個與音樂無關的平臺上。并且有一些人是真心喜歡音樂,而Instagram則是包括歌手在內的很多人的通常會使用的平臺。所以,想象一下,如果這樣一個“歌迷與歌手”的關系在一個音樂平臺上重新建立,那必然會非常受歡迎。
為什么讓Spotify成為社交網絡如此重要?首先是因為競爭,我們都知道,目前蘋果是Spotify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但是蘋果在社交網絡方面沒有優勢。Ping是2011年添加到iTunes上的音樂社交網絡,這對蘋果來說是一項失敗的舉措。甚至蘋果音樂中原本用來追隨歌手或者與歌手進行互動的“連接”標簽,去年在重新設計時也被縮減。Rdio網站也有一些非常好的社交功能,但是在2015年被潘多拉收購,被迫關閉之前,網站的聽眾從來沒有超過幾百萬人。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真正壟斷社交音樂,特別是在規模上。但是Spotify可以。
如果設計和執行得很好,Spotify的社交網絡版對原有客戶的吸引力可能會呈指數級上升。它可以制造FOMO(錯失恐懼癥)效應:我所有的朋友都在Spotify上分享和談論音樂嗎?我喜歡的歌手會不會也在那兒?我得趕緊注冊。只要適量的社交活動(一定不要過度),Spotify的使用人數就會大幅度增加。隨著蘋果和亞馬遜的興起,Spotify成為社交網絡或許真的值得一試。
http://36kr.com/p/5080602.html
作者:熱依莎 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