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6月21日凌晨4點30, 明晟MSCI指數公司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
具體流程方面,MSCI計劃初始納入222只大盤A股。基于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MSCI計劃分兩步實施這個初始納入計劃,以緩沖滬股通和深股通當前尚存的每日額度限制。第一步預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時實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數評審時實施。倘若在此預定的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將此納入計劃修改為一次性實施的方案。
對市場影響如何?

市場主流觀點認為,此次被納入MSCI后,并不會立即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但有利于A股市場的長期發展。
瑞銀報告指出,MSCI納入A股將有利于其長期發展,因為這將促進中國境內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一旦納入,估計將有80-100億美元追蹤新興市指數的資金被動流入A股。但我們不認為短期內會對A股指數有明顯的影響,因為A股今年的日成交額達到700億美元,總市值約為8萬億美元。
從歷史上看,不論臺灣還是韓國在加入MSCI后,股市都出現了一輪上漲。中長期來看,有利提升機構投資者占比,國外機構投資者將更廣泛的參與到A股,改善投資者結構。同時將推動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對投資者有哪些影響?
對于被動投資者而言,MSCI的決定影響較大。如果A股沒有被納入MSCI的指數,被動投資者可能就不會配置A股,但這種影響有限。
A股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后,資金可能率先通過ETF流入中國市場,而這也使海外投資者在中國A股市場中,得以嘗試更多不同的投資方向。
受益板塊或個股?
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意味著會有更多地國際機構投資者對A股進行指數性的配置,這一方面將改善投資者隊伍結構,另一方面將帶來更加注重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從受益品種分析,結合外國投資者主要偏愛中國股市中的各行業領頭羊的投資偏好,這對價值藍籌、業績白馬形成利好,其盈利的可見性和流動性對外資具備更強的吸引力。
MSCI究竟會買什么股?
目前絕大部分QFII屬于另類配置,和商品、房地產、私募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一類,是沒有風險預算的絕對回報投資。A股被納入國際指數,將成為傳統的股票配置,對風險調整后的回報要求很高,對投資組合分散化也有一定要求。總而言之,將來外資進入A股的"質"和"量"都會有很大變化。所以有望受益于加入MSCI的標的有:
1)大市值及行業龍頭;
2)高股息率股票;
3)稀缺的、分紅穩定、現金流好、估值與業績匹配的藍籌和消費股最受益,關注金融、醫藥生物、汽車、食品飲料。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