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與生活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平常喝酒雖說沒什么講究,卻是在辛苦勞作之余放松身心、聯絡感情、增強友誼、抒發情感、祭祀祖先的重要手段。
甲骨文里的會意字“兩只手捧一杯上祭壇灑”即是“?!弊?。在過去的婚俗中,送禮送嫁妝都是抬的,而裝在壇子里的酒海是必不可少的。結婚儀式上有交杯酒,要面對面,心貼心,背挽背,四目含情,兩個人合到一起正好是一整個。不但喜事里有酒,喪事也不例外。在祭奠親人的時候,會把灑在地上,借“氣沖天”、“往上走”的說法,希望亡人能夠藉升天。

酒文化和百姓的生活是緊密結合的,比如擺放餐具時酒杯要盡量往里擺,所謂“杯不離緣”,同席的人杯子湊得越近寓意越能結緣。餐桌上有敬酒不勸酒的規矩,敬一般是一杯,不超過三杯,能喝的多喝,不能喝的少喝,把酒的作用發揮到恰到好處。
對于普通人來說,生小孩要喝滿月酒,孩子取名時要喝寄名酒,訂婚時要喝會親酒,結婚時要喝交杯酒,結婚后要喝謝親酒,結婚的第二天要喝回門酒,老人過壽要喝壽酒,蓋房子要喝上梁酒,開業要喝開業酒,常走親戚也要喝上兩杯交心酒。

高興時要喝酒,謂之喜酒;不高興時要喝酒,謂之借酒消愁;過年時要喝酒,謂之年酒;端午節要喝酒,謂之菖蒲酒;重陽節要喝酒,謂之菊花酒;中秋節要喝酒,謂之聚團圓酒。除此重要時刻之外,農忙農閑更是離不開酒。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歡聚飲酒,慶賀豐收時更要飲酒。酒席散盡之時,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歸”,你要是去誰家,不給你擺上點酒,還真不像那么回事兒,桌上的菜可能很簡單,但是簡單的幾杯酒就能把你暖到心窩子里,這就是中國人的酒文化。酒給你接風,酒給你吸塵,無酒不成席。
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商品,白酒生產企業與社會上其它行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消費面也很廣,上到皇帝百官,下到普通百姓,都離不開酒。所以在古代,開酒坊便預示著滾滾財源。南宋時期,趙構皇帝避金南退至紹興,為支付其龐大的費用開支,就大力扶植紹興酒的生產發展,才使之有了“越地無處不酒家”“城中酒壚千百所”之寫照。

另一方面,釀酒的原料主要是糧食,它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質。由于釀酒一般獲利甚豐,在歷史上常常發生釀酒大戶大量采購糧食用于釀酒,與民爭食,當釀酒原料與口糧發生沖突時,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國家都會實施強有力的行政手段加以干預。
同時在在古代,在社會上能夠開辦酒坊釀酒的人戶往往是富商巨賈,釀酒業的開辦,給他們帶來了滾滾財源,財富的過分集中,對國家來說也是不利的。所以國家經常會行政手段來干預財富的過度集中。酒政的頻繁變動,實際上是對酒利的爭奪。
酒在經濟發展中起到正負兩方面的作用,使得國家對酒業的管理也基本上在禁酒,榷酒和稅酒之間變來變去。
想開酒坊、購買釀酒設備、學習釀酒技術、藥酒技術、水果酒技術、酒糟養殖、花酒技術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