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雙創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面對全球產業變革、中美摩擦、金融風險防控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大背景,更要砥礪前行,不斷奮進”,李有平表示。
7月5日,中國孵化器創新發展峰會在大連海創周期間舉行。峰會以“高成長企業的孕育發展”為主題,圍繞“專業孵化+企業成長”,匯聚全國高新區、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國內知名高成長企業、國際知名孵化機構等共同探討并推動我國科技孵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出席本次峰會并對近年來雙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舉措進行了介紹。
李有平從四個方面出發,總結了雙創取得的成效。
第一個是雙創的政策體系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從15年到去年,不斷地出臺新的政策、修改完善新的辦法、適應新的發展形式來推動雙創發展。大家比較熟悉的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去年初步統計達到4000萬億優惠。
第二個是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入推進,讓創新創業更便利、更低成本。
第三個是雙創文化涌入,引導創新創業群體不斷壯大。創業者其中一個特別大的作用就是帶動作用,提供的就業崗位超過了395萬。留學歸國人員的創業隊伍不斷壯大,到17年底,我國建成留學生創業園350個。
第四個是雙創新動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18年日均新設企業達到1.84萬戶,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億,其中絕大部分是科技型企業。
中國雙創取得了很大成績,李有平表示還有一些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
第一個,不平衡、不均衡的問題。不僅僅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差別,同一個地區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第二個,雙創科技含量的問題。
第三個,雙創載體要更多地關注孵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最后,李有平介紹了推動雙創高質量發展下一步的主要舉措,概括為6個進一步:
1.進一步聚焦國家的重大戰略,推進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需要一批高水平的雙創平臺來服務于國家的戰略,服務一帶一路的建設。同時,關注黑科技,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節能等重大的產業發展戰略。
2.進一步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出臺雙創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舉措。把科技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緊密融合,讓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3.進一步增強科創企業服務。火炬中心正在推動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研發專項資金,加大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支持各地加大對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雙方平臺對企業的服務未來也要更加專業化、精細化。
4.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的生態,構建良好的城市創業生態系統,推動制度創新、政策創新以及工作方式的創新。
5.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的政策。制定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政策,同時完善科技創業金融支持體系,促進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
6.進一步提升創業孵化的質量,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孵化生態。并且,完善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優勝劣汰制度,加強考核,加強監管。去年火炬中心出臺了眾創空間的國家標準,李有平介紹,今年已經在研究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規范的國家標準,總體方向是要品牌化、專業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五次的創業浪潮:第一次是城鄉個體戶和農戶的創業,產生了華西村和萬向集團;第二次是1985年到1991年,私營經濟開始發力,產生了海爾和聯想;第三次大概是90年代初,有新東方等很多企業;第四次大概是90年代中后期,互聯網快速發展,產生了百度阿里騰訊;第五次,就是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
李有平呼吁年輕人抓住第五次創業的機會。他說,每一個人的創業道路都是一個不平坦的道路,創業者要自我革命,自我奮斗。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