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報道 102名投資者投資了一個注冊在上海浦東蔬菜大棚的P2P公司,結果他們投入的626萬元很可能血本無歸。這是一個典型的只看收益率,完全不了解投資平臺背景和投資標的情況的真實案例。網信盾互聯網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梁長玉認為:防范風險更是理財者的“頭等大事”,線上投資之前應搞清投資平臺和線下抵押物是否真實可靠。
據中國網中國商務頻道報道:5月24日,名叫邦歐金服的P2P平臺疑似“跑路”了。多位投資人介紹,邦歐金服吸引自己的地方,主要是收益率超高。曾經售賣的理財產品“福利超短期新品”A、B、C、D四個項目,收益率居然依次達到了驚人的每日2.88%、3.08%、3.28%和3.58%,項目期限為7-10天,折合下來最高年化收益率超過了1300%。
這個疑似“跑路”的邦歐金服,其注冊地和運營地寫著上海浦東新區惠南鎮東征路133號。但事發前一直沒有投資人在網上查個究竟,直到5月23日下午,一位在邦歐金服投了3.6萬元的投資人,驅車前去查看,才恍然大悟:根本沒有任何寫字樓,只是幾個蔬菜大棚。而今,這些受害者很郁悶,然而他們不僅沒得到同情,反而受到很多網友嘲笑,因為他們太好騙了!
對此,上海互融CLUB總裁彭加亮博士認為:互聯網金融的P2P平臺需要嚴格的風控管理,以保障投資者的安全。作為中國電信國有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的互金平臺,互融CLUB平臺上的每一筆借款項目都有房屋、車輛等資產抵押質押,每筆理財資金安全有保障。嚴格審核借款人的個人資料、背景、職業、其他資產和征信記錄。仔細挑選信譽良好的借款人,他們都有履約償還能力。我們還嚴選小貸、典當等機構增加履約擔保。同時,還與前置資產處置合作,保障在萬一情況下的資產及時足額處置,層層保障理財投資人的資金安全。


那么,如何在互聯網理財中避免碰到高風險的平臺,做到資金安全最大化?下面網信盾互聯網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梁長玉提醒一下幾種情況一定要嚴加注意:
1、沒有資金存管的平臺
沒有資金存管,是造成資金池的最主要原因,這類平臺“跑路”的風險是最大的。隨著2016年監管政策的頒發,明確要求P2P平臺必須開通銀行存管,整理時間期限為1年,截至今年8月24日。
2、年化收益率過高
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年化收益高于15%的項目慎投,年化收益高于24%的項目絕對不投。最高法明確規定:法律保護的固定利率為年利率24%,年化高于36%以上的借貸合同為無效。
3、標的項目信息披露不完全
借款項目信息披露不全,有可能是自融或者是給相關企業融資,這也是最容易發生逾期的原因之一。
4、30天以內的短期標過多
如果一個平臺90%以上的項目都是30天以內的標,這要引起注意。短標往往是非正規平臺為吸引投資者所設計的陷阱,因為短標期短收益快,往往能更吸引投資者注意。成熟平臺從運營及利潤角度出發,不會過多的發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