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則壞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
自6月29日早晨起,網易云音樂App在各大應用商店下架,原因未知。截至發稿,除了蘋果App Store仍能成功下載網易云音樂,其他平臺如小米應用商店、華為應用商店及應用寶等,已經無法下載網易云音樂App。
不止網易云一家,“喜馬拉雅”“荔枝”以及“企鵝FM”等平臺遭遇相同。有網傳消息稱,網易云音樂等一批音頻類應用因違反相關規定被下架30天,但目前該消息的真實性還未得到相關涉事方的證實。
雖然下架時長未知,但梳理公開信息發現,集中下架背后的原因不是無跡可尋。在網易云、喜馬拉雅等APP被發現下架之前,已經有一批音頻平臺遭到了整治。
據國家網信辦網站6月28日消息,近日,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絡音頻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
“根據群眾舉報線索,經核查取證,首批依法依規對吱呀、Soul、語玩、一說FM等26款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的違法違規音頻平臺,分別采取了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對音頻行業進行全面集中整治?!?/p>
此前,聲音社交市場的火爆讓業界一度判斷“耳朵經濟”的春天已經來到。不過這次集中整治,無疑是給資本熱潮潑了一大盆涼水。

? △?在騰訊應用寶,搜索上述APP均顯示“該應用內部優化中,暫不提供下載”。(網頁截圖)
整改消息里提到的,都是時下熱門的音頻類APP,且社交色彩濃厚。這已經不是此類應用軟件第一次被批了。
早在今年4月,新華社發文直指部分語音社交軟件存在“明碼標價進行色情交易”的問題,除了“吱呀”和“Soul”,還有“尋歡-輕語”(現改名輕語)和“處CP”,都遭到了點名批評。
文章提到,在“尋歡-輕語”里,有“相親”“娛樂”等與情感有關的語音直播板塊,部分主播頭像照片暴露,言語輕佻,并不斷通過性暗示來慫恿用戶用虛擬幣刷禮物。甚至有的直播間公告明碼標價,用戶只需支付一定的“房費”,就可以任意“帶走”一位女主播,私下進行語音甚至是視頻裸聊等色情交易。
頭像暴露、言辭露骨、展示性暗示內容等情況,在幾款遭到整改的語音應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有的APP表面沒有明顯的涉黃信息,卻在內部小功能里暗藏“玄機”。
比如Soul的“匿名小助手”功能里能看到許多帶有“軟色情”的狀態、評論和私密照。有用戶發“想養個蘿莉,一個月愿意給一萬生活費”,且有多名用戶參與評論。

??△在此次整改前,Soul平臺已經被曝存在涉黃信息。(圖源網絡)
在日前的整改消息公布后,筆者再次下載登錄了上述部分APP,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
進入輕語APP后,雖然首頁看不到明顯的暴露信息,但各種房間的公告上還是有“男女神拍賣”“錢到位啥都會”等暗示性較強的字眼。而吱呀APP進入之后注冊時顯示“維護中”狀態,無法進行下一步。
此外,不少聲音社交平臺對年齡限制寬松,導致未成年用戶隨意進入的問題也很嚴重。
調查發現,在蘋果應用商店內,大部分語音社交軟件下載界面上標注的年齡限制是“17+”,而“Soul”的年齡限制僅僅是“9+”。在安卓應用市場中,“Soul”沒有標注年齡限制,“吱呀”是16歲。
而處cp表面上設置了青少年保護計劃,但實名認證并非強制。筆者進入該APP后未通過審核,但短時間內就已經收到了數條“匹配情侶”的請求。

針對存在的問題,Soul官方6月29日回應稱:“我們充分理解網絡平臺肩負的社會責任,為了維護健康的社交生態,Soul將配合有關部門深入自查自改,嚴格審核相關功能和內容,采取必要措施以完全符合所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而其他平臺暫無回應。
亂象背后是蠢蠢欲動的市場。
互聯網社交進入下半場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但微信一家獨大的局面卻沒有被改變。從阿里系到頭條系,想挑戰微信嘗試做社交的產品不計其數,但都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在這樣的情況下,從去年到今年,有一批針對95后、00后甚至05后,主打陌生人社交的產品開始冒頭。吱呀和Soul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吱呀脫胎于荔枝FM,其對自身的定義是一款以連麥語音聊天室為主要功能,針對年輕人的匿名用聲音交友的APP;Soul與之類似,平臺上的用戶匿名通過測試進行智能匹配,從而實現交流,交流方式可以選擇傳統的文字聊天,也可以通過限時語音連麥進行溝通。

? ?△吱呀APP連麥界面。(圖源網絡)
它們之所以能獲得大量年輕用戶的青睞,主要是抓住了這部分人的“陪伴需求”?!八麄儠X得一個人很枯燥,有個人在另外一頭,不說話,就靜靜陪伴著就好。”吱呀CEO李澤隆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介紹,早期團隊觀察得知,晚上9點至凌晨這段時間是音頻軟件的使用高峰期,那時正是“陪睡時間”,很多年輕人會選擇此時去APP尋求陪伴。
而這類產品主打“聲音”社交而非文字、圖片、視頻等更傳統的交流方式,主要是發現聲音能夠給一段關系提供更多想象空間。
顏值經濟盛行的時代,大眾審美意義上的美與丑都有了范式和標準,陌陌、探探等“看臉社交”無形中給陌生人交流套上了枷鎖。但聲音不一樣,它沒有好與壞美或丑的標準,只有雙方接受不接受喜歡不喜歡;鼓勵情緒表達和情感交流的場景,也讓年輕用戶體會到了“陪伴感”。
數據證明了趨勢。艾媒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陌生人社交用戶規模預計達到6.22億人,其中Z世代(95后)用戶的崛起更是給聲音社交提供了機會,聲音社交有望成為陌生人社交的重要細分市場。
看到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傳統玩家也想分一杯羹,其中就有靠音樂起家的網易云。
不少網易云音樂的用戶近來發現,平臺悄咪咪地上線了一款“因樂交友”的小程序。這是一個從外觀到玩法都像極了探探的新功能,只是核心邏輯由“看臉”變成了“看音樂品味”——根據用戶所填寫的個人信息以及音樂偏好,系統會為其推薦多個陌生異性,只要兩人互相點了“感興趣”,即可進行聊天。
在初期內測階段,該功能為付費模式。不難看出,“因樂交友”承載著網易云商業變現的壓力和野心。只是誰都沒想到,這邊還沒來得及大展拳腳,那廂就遭遇了APP下架的變故。

△網易云“因樂交友”小程序的左右滑動挑選方式和探探很相似。(圖源網絡)
除了網易云音樂APP,喜馬拉雅、荔枝、企鵝FM等音頻平臺也被下架,意味著有聲經濟的發展蒙上陰影。
從2011年開始,荔枝、喜馬拉雅、蜻蜓FM、懶人聽書等應用涌現,線上有聲讀物、廣播電臺、音頻直播、知識付費等商業形式也日趨成熟,吸引了諸如閱文集團、B站等資本方相繼入局。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達4.25億,在2017年基礎上增長22.1%。相較于移動視頻、移動閱讀行業,通過音頻載體輸出內容的在線音頻行業呈現更快發展勢頭。
拿頭部玩家喜馬拉雅來說,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其用戶規模已經超過4.7億人,用戶人均使用時長達到了2.8小時。在眼下所有平臺都忙著搶奪用戶時間時,這無疑是一片極具價值的市場。
而經歷了數年的發展后,喜馬拉雅已經逐步開始建立自己的線上—線下變現通道,以線上的優質內容吸引用戶并完成沉淀,把消費欲望向線下電商、教育等領域引流。
不過所有長足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平臺穩定的基礎上,此次突遭整改,暴露了不少可能危及平臺生命的漏洞。
陌生人社交軟件天生就有著極強的內容管控風險,36氪曾發表觀點“陌生人社交最容易被傳播色情的一類人利用”。今年4月,包括探探、密語、比鄰,以及同樣主打“音樂+社交”模式的音遇等多家陌生社交軟件,均因內容違規或者涉黃,被下架或關停,還一度被冠上“色交”APP的名號。

△主打音樂+社交的音遇APP一度排至應用下載榜前列,最終還是逃不過下架整改的命運。(圖源網絡)
這也給有野心做聲音經濟的平臺帶來了新的挑戰?!霸谶`法的邊緣瘋狂試探”或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巨大的收益,但如若在內容監管上稍有不慎,違規的內容就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雷,平臺也極有可能引火燒身。
商業變現的壓力,幾乎每個互聯網產品都有。但如何平衡內容和尺度,如何走出監管困境、有效抵御市場風險,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音頻平臺必須思考、解決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