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折騰了近兩年時間的“萬科股權之爭”又有了新進展。中國恒大集團(6月9日)晚間公告,將以29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其持有萬科A的14.07%股份全部出售給深圳地鐵。由此,深鐵以29.38%的股份,超過寶能的25.4%,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而由于寶能系此前遭證監會重罰,基本已無還手之力,萬科股權大戰可以宣告結束。
不過,成為這場大戰勝負手的恒大,卻在交易中凈虧70.7億,圖什么?

萬科的公告
細心的朋友似乎已經發現了:中國恒大出讓15.5億股萬科A給深鐵集團,恒大持股成本362.73億元,交易總價292億元,相當于每股定價18.80元,只是萬科A股6月6日收盤價20.87元的90%,也低于深圳地鐵受讓華潤所持萬科股份時每股22元的交易對價。
恒大占萬科已發行總股本的14.07%,平均持股成本為23.35元/股,虧損70.7億元。要知道,從去年8月以來,恒大一路買入,萬科股價一路上揚,到2016年11月18日,漲到最高的29元。
?如此一來,恒大看起來似乎是真虧了,不過,資本圈的動作向來不是簡簡單單的數字游戲,背后的商業邏輯才是關鍵所在!
萬科股權格局又變!
上一次萬科股權大戰的大動作還是在今年1月,華潤退出萬科而引入深圳地鐵接盤,那時,萬科的股權格局便是寶能系占比25.4%位列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持股15.31%,恒大14.07%,安邦6.18%。
雖然當時有人看好深鐵的入局,但由于股權走向尚不明朗,加上被稱為“野蠻人”的寶能系此前因提出罷免包括王石在內的12位董監事,而與萬科的管理層呈現水火不容之勢,很多人都認為恒大、安邦的態度將會影響萬科股權的未來走勢,萬科股權問題仍是懸而未決。
?
至于本次的股權轉讓,其實也早有端倪,今年3月,深鐵便與中國恒大集團、恒大下屬企業分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委托協議》。根據這兩份協議的約定,深鐵通過接受表決權委托方式取得上市公司約14.07%股權對應的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委托有效期為一年。這其實一定程度上已經預示了這次交易的發生。
深鐵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后,對外界所關心的董事會改選問題也在公告中做出了明確回應,如果萬科選舉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其將根據有關規定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向萬科推薦合格的董事及監事候選人,由萬科股東大會進行董事會及監事會的選舉,并由董事會決定聘任高級管理人員。同時,目前深鐵暫無對公司現有員工聘用計劃作重大變動的計劃。
這樣看來,恒大將股份轉讓給深鐵,似乎是甩開了寶能,使得萬科的管理層重回自由,促成了一樁好事,但恒大為此可是虧了70個億!到底又打了什么算盤呢?
恒大“以退為進”
根據恒大的公告,這次出售萬科股份是出于對本公司戰略發展需要的考慮,出售事項所得款將用作償還集團債務。根據恒大2016年年報數據,總負債5350.7億元、現金余額3043億元、凈資產1925.3億元為基礎進行測算,在出售萬科股份后,公司現金余額增加292億元至3335億元,根據“凈負債率=(有息負債總額-貨幣資金)/凈資產*100%”公式,這將帶動恒大凈負債率下降15.2%。
加上恒大在6月2日引入了700億戰略投資,現在資金已全部到賬;6月5日又發布公告,稱已贖回71.3%的永續債,提前完成2017年全年贖回70%永續債的目標,在這一連串的倒騰之后,恒大的資產負債表也比之前改善了不少。
而恒大公告中所說的“戰略發展”則更是意味深長,縱觀恒大的近年布局,不禁令人感慨它的“老謀深算”。

?恒大引入的700億戰略投資
去年12月17日,恒大便向深圳市政府遞交書面報告,表態將不再增持萬科,也不會做萬科控股股東,且當時就有媒體透露,中國恒大曾表示可將所持股份轉讓予深圳地鐵集團。今年一月,中國恒大還在香港市場發布公告,表示無意進一步收購萬科股份,并將所持萬科股份入賬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所以從一開始,恒大就注定是萬科的一個過客,而在這兜兜轉轉的幾圈之中,恒大無疑也得到了自己所想要的。
當前,恒大集團總部已經從廣州遷往深圳,恒大在深圳更是有21個舊城改造項目,因此要和深圳方面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便是必然。
目前,中國恒大雖在港股市場,但它旗下的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則籌備著借殼國資房企深深房A回歸A股市場。巧的是,深深房A和深圳地鐵集團的大BOSS都是深圳國資委,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恒大為何放手萬科股權了。
這70個億換來的不僅是A股上市的綠燈加速,更是未來恒大在深圳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所以說,哪怕是折價70億退出萬科,恒大卻依然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