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吳泳 何建勛
什邡市2014年初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817戶,貧困人口16471人,德陽市級貧困村4個。目前,尚未脫貧的貧困戶1475戶,貧困人口2770人,德陽市級貧困村1個,將于2017年底全面脫貧摘帽。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四川省健康扶貧“五大行動”,立足“貧因”,抓住“貧根”,下足“繡花”功夫,夯實脫貧攻堅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補齊了貧困短板,“看病難”基本解決、“看病貴”極大緩解、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慢性病管理得到加強、基層建設成效明顯。
一、精準識別,大力實施貧困人群醫療救助扶持行動
——“一人一檔”詳盡調查摸排。我市對貧困人口進行了全面篩查,建立完善了個人健康檔案,并對致貧原因進行分析評估、分類管理,貧困人口建檔率100%。2014年以來,患病貧困人口5227人,殘疾貧困人口3110人,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病、返貧的占50.62%?;疾÷逝琶?0位重點疾病的貧困人口1763人,初步評估能一次性治愈的270人,維持治療的571人,需要長期治療和健康管理的貧困患者922人。
——“零微距離”精準鏈式服務。全市各醫療機構專門設立貧困人口疾病診療服務窗口,落實掛號、就診、取藥、住院、出院、繳費等“一站式”服務,設立扶貧病床共87張。建立特殊對象分級分類診療服務綠色通道,對病困人口中需住院治療的重大疾病患者實施“1+5”救治措施,即每名患者落實一家醫療機構、一名主管醫生、一個科學合理的治療目標、一套科學合理的診療計劃、一系列降低醫療費用支出的具體措施,實現住院電話預約、醫院預留床位、預約會診、檢查和手術,及時安排。實施貧困人群就醫“先診療后結算”制度,貧困人群在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住院不繳納住院押金,診療結束后,由醫療機構憑相關材料與醫保(新農合)、大病保險等各類經費保障機構直接核算。
——私人定制,落實訂單精準服務。按照群眾“點單”、機構“制單”、團隊“接單”模式,落實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功能、職責、任務,如南泉鎮、隱峰鎮認領“扶貧超市”醫療保健訂單100余單,覆蓋保健咨詢、尋醫問診、藥物購買等各個方面。樹立“多快好省”理念,以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實施主體,制定了契合貧困人群的診療服務包,通過準確科學快捷處方,提供更多的診療服務;通過家庭醫生和上級醫院建立起綠色轉診通道,享受更快的轉診和專科服務;通過在村民聚居地建設“健康小屋”,實現更好的健康促進服務;通過家庭醫生的健康促進和合理的就診指導,減少不必要的診療,省費用省時間。以南泉鎮為試點,創新家庭醫生差異化簽約服務模式,逐步推行個性化定制服務全域全程全覆蓋,讓群眾足不出村,推門就能問診就醫。目前,全市16000余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簽訂了家庭醫生服務協議。
——“十免四補助”醫療扶持。完善貧困人口就醫信息管理系統,逐戶分類建檔,實現貧困人口就醫信息精準管理。優先落實貧困人口“十免四補助”醫療扶持政策,截至2016年底,我市免費開展各類治療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累計22413人次,減免(補助)各類費用累計 589.652萬元。在辦理基本醫保參保繳費時,對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部門按照繳費標準給予全額代繳。2017年所需92.8萬元經費由財政納入公共預算統籌安排,確保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100%。
——“兩保、三救助、三基金”政策兜底。嚴格執行醫療控費政策,市人民醫院建立醫療費用智能審核系統,2016年醫療費用增幅為1.72%。貧困人口醫療費用按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縣域內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全報銷救助、民政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的順序予以保障,統籌使用醫藥愛心扶貧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實現了縣域內住院合規費用報銷100%,門診費用報銷90%,經轉診到縣域外合規費用報銷90%,就醫費用“微支付”。2016年,全市貧困患者住院2105人次,總費用830余萬元,兌現報銷782萬元,患者自付比為5.84%,慢病門診維持治療個人支付控制在10%以內。
二、全程管理,大力實施貧困人群公共衛生保障行動
——頂層設計,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將全民健康作為促進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撐,脫貧攻堅的破題之舉和長效之策。按照“大健康、大衛生”的理念做好頂層設計,成立健康專家委員會,制定了《“做健康什邡人 創健康什邡城”2020規劃》,采取“市上出意見,系統建辦法,單位定制度”方式,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將各項影響群眾健康的因素納入政策考慮,全面優化健康促進的支持性環境,為健康扶貧提供了政策基礎。
——體系覆蓋,編制全民健康網格。實施“全程健康管理”工程,全面覆蓋“新的生命出生前、風險未出現時、病變未發生時、身體未衰老時”,筑牢“因病致病、因病返貧”防御屏障,讓群眾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推動基層衛生運行模式由以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雙輪驅動向“全方位、全程化”健康管理加快轉變。以城鄉社區(村)為重大疾病的防治的基本單元和主要場所,實施重大傳染病防治“細胞工程”,推進重點慢性病“醫養護保”一體化服務體系建立。例如,由本級財政全額保障,參照國家項目縣標準深化開展“兩癌篩查”;使用“小豆苗”APP,探索“互聯網+”預防接種的工作模式;在師古鎮率先探索,并已在5個鎮推廣的艾滋病網格化管理模式等,我市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疾病均得到有效控制,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報告接種率達到95%以上,血吸蟲病傳播阻斷工作接受國家復查并高分通過,創建為全國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市。開辦“健康講堂”、“農民夜?!?,廣泛開展“三減三健”行動和健康教育“五進、五講”活動,健康教育宣傳品進村入戶率100%,健康教育村級活動開展率達100%,引導群眾共做“健康守門人”,為健康扶貧提供了社會基礎。
——三師共管,建立團隊全面指導。建立縱向全程健康管理聯系制度,為每名貧困群眾發放全程健康服務聯系卡。以糖尿病、腦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病為重點,統一發放精準治療聯系卡。醫療機構組建精準治療服務團隊,由市級??漆t師、鎮衛生院全科醫師或公衛醫師、鄉村醫生縱向組隊開展“1+1+1+1”免費服務,實現“三師共管”,即鄉村醫生每月進行1次上門訪視和康復指導,鎮衛生院醫師每季度開展1次集中健康教育和入戶隨訪指導,每年進行1次健康體檢,市級專業醫師團隊半年開展1次面對面的健康檢查指導。2016年,我市貧困人口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100%,貧困人口健康體檢率100%,2017年貧困人口健康體檢正在積極開展。
三、強基惠民,大力實施醫療能力提升行動
——推進縣鎮村醫療機構一體化建設。按照“統籌、轉變、改革、拓展、提升”的工作思路,推進市鎮村醫療機構一體化建設,近三年投入資金1.19億元,實施市、鎮、村醫療機構上等達標、提檔升級和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穩定優化鄉村醫生隊伍,推行“縣管鎮聘村用”,推進縣域內醫防結合和醫聯體建設。目前,全市擁有三級乙等醫院1家,二級甲等醫療衛生單位4家,鎮衛生院全部達甲等標準,全市124家村衛生室全部達到甲級村衛生室標準,“村醫鄉聘”比例提高到 35.4%。
——開展智力合作提升醫療水平。充分利用北京對口支援優勢,并積極爭取省級醫療機構的聯盟指導,輸血與造血相結合、人才與資源雙下沉、“在線”與“在位”雙對接、實現了能力與效率雙提升。北京安貞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天壇醫院與什邡市人民醫院合作共建,重點打造全省一流的心血管內科、腫瘤科、神經內科等重點學科;北京中醫管理局和中醫學會啟動在什邡建設“三最”中醫康養體系,華西附二院與什邡市婦幼保健院建立了聯盟醫院,有效提升了我市醫療技術水平。2016年,縣域內就診率95%,其中貧困人口縣域內就診99.5%,市級醫院對200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率達95%。
——整合下沉優秀醫療衛生資源。推進醫療衛生工作關口前移和重心下移,開展城鄉對口支援、醫師多點執業和義診活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4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鎮衛生院建立一對一對口幫扶關系,近三年下派中高級職稱業務骨干到幫扶機構開展技術指導120人次,接收各鎮(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進修學習210人次。對于風濕性心臟病、強直性脊柱炎、腎炎、塵肺、肝炎、多部位骨折等需要住院治療且治療相對復雜、康復時間較長的疾病,借助遠程會診系統、上級醫師巡回查房,指導收治醫療機構制定治療方案,確保治療方案精準實施。
——深化綜合改革落實惠民政策。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落實藥品“零加成”,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價格平均下降30%。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進一步擴面提標,貧困人口參合率穩定在100 %。建立了重大疾病保障機制,將21種重、特大疾病納入保障范圍,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有效減輕患者負擔。
四、招育引留,大力實施衛生人才培植行動
——夯實基層衛生隊伍。按照“增總量、提素質、調結構”基層衛生人才發展思路,不斷加大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強化事業單位公招、急需緊缺人才考核招聘及全科醫師特設崗位招聘等措施,選聘具有執業資格、臨床工作經驗及較高學歷層次的成熟型人才,充實基層專業技術隊伍。實施“組團引智”高校直選,每年選拔應屆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及高護、檢驗、影像等特殊專業的??飘厴I生,三年內考取執業醫師(護士)資格證和其他相關證書后,享受國家規定的衛生事業人員的有關待遇。近三年基層衛生人員新招錄244名,編制比醫改前增加了643名。
——強化能力技術培訓。近三年來,通過實施中央、省、德陽市衛生人才培訓、社區衛生能力培訓和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等項目,舉辦基層各種業務技術及管理培訓班 68 期,培訓各類基層衛生人才12500余人,其中重點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20余 人、鄉村醫生培訓24000余人次。通過“公開直接考核+服務期制度+學費補償”方式,開展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11人,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畢業后到定向服務的鄉鎮衛生院上崗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市衛計系統中級以上職稱人員 504 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的 41.86 %;本科以上學歷 471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的 36.09 %。
——培養優秀領軍人才。出臺完善《什邡市引進全面創新醫療衛生領軍人才辦法(試行)》,鼓勵重點學科建設與項目研發,將領軍人才培養與領先學科建設相結合,加快重點學科發展和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鼓勵和支持申報承擔省級重大科研項目,允許自主組建團隊,并給予最高100萬元安家補助,2萬元/月的崗位津貼、2萬元/年的學術交流補貼、3萬元/人/年科研經費補助。拓寬學科骨干、帶頭人、領軍人才培訓交流渠道,通過聘請專家來院坐診、手術、授課等方式,積極加強培訓基地和??平ㄔO,依托北京中醫藥學會、北京安貞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及北京天壇醫院對口支援,近三年柔性引進人才40名,強化??茍F隊進修培訓90余人,打造全省重點和特色專科,帶動我市醫療技術水平的整體提高。
五、綜合施策,大力實施計生關愛行動
——堅持目標管理,逗硬一票否決。強化黨政主要領導責任。堅持和完善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全面落實“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堅持黨政考核一票否決”三不變,做到責任、措施、投入、落實四到位。2016年,按照年初層層簽訂的目標管理責任書,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全市無一例計劃生育“一票否決”,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
——堅持利益導向,打造惠民計生。堅持計劃生育利益導向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兩獎一扶”國家計劃生育獎勵政策,探索實施了農村收養子女家庭(無親生子女)扶助、特扶對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特扶對象住院護理險補助、特扶對象生日慰問、春節慰問、再生育關懷項目、困難計劃生育家庭慰問幫扶、特扶對象免費體檢等一系列地方扶助政策,形成與國家政策的有效互補,全市近7萬個計生家庭享受到了實行計劃生育帶來的實惠。2016年,我市兌現給計生家庭的獎勵和扶助資金超過4300萬元,其中本級財政配套資金超過1000萬元。
——堅持“兩非”整治,強化綜合施治。建立和完善打擊“兩非”工作機制和部門、區域協作聯席會議、聯合執法工作機制,扎實開展整治“兩非”專項行動,做到在綜合施治上有實招,在常態管理上見實效。2016年,開展專項整治行動4次,查處民營醫院涉嫌“兩非”案件1起,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健康扶貧事關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全局,我們將把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念茲在茲、唯此為大。繼續以“繡花”功夫和啃“硬骨頭”精神,深入推進健康扶貧"五大行動”,推動什邡健康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為2017年實現全面脫貧筑牢健康基礎,為貧困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