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首個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

(夷水侗鄉文化景區正大門)
2017年6月10日是中國首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根據國家文物局公布的活動主題和宣傳口號,充分發揮非國有博物館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優勢作用,助推了國家戰略“一帶一路”的文化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講好中國故事,留住美麗鄉愁。為此,由遼寧省文物局主辦,恩施市文物事業管理局、營口市文體新廣局、景德鎮市文廣新局、恩施夷水侗鄉博物館集團、景德鎮“珠山東市”文化博覽城協辦,營口民俗博物館全國巡展已走過大好河山美麗中國24個省,得到各省領導高度贊揚,受到各省人民熱烈歡迎,好評如潮。營口民俗博物館是遼寧省現代文明代表和文化大使,經過精心策劃組織周密、調度有效聯盟全國61家非國有博物館聯合在美麗湖北仙居恩施夷水侗鄉文化景區舉辦了多彩多姿的中國文化遺產日的展覽宣傳活動。

(照片中間是恩施著名企業家夷水侗鄉文化景區董事長陳可忠先生)
活動現場當日,夷水侗鄉文化景區正大門橫掛著中國文化遺產日主題“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景區內鳥語花香彩旗飄飄,民俗大舞臺上表演世界非遺——侗族大歌唱響世界,三魚并頭廣場上奇花異樹盆景展,竹排在侗鄉夷水游,遼寧營口民俗博物館恩施分館黃包車穿梭于夷水侗鄉,錦屏鼓樓鼓聲在山谷中回蕩,風雨橋上、吊腳樓上、遼寧營口民俗博物館恩施分館大門上橫掛著:“一帶一路新舞臺文化遺產活起來,保護文化遺產擦亮中國名片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遺產,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等宣傳口號。營口民俗博物館圖文并茂展示文創產品:岫玉十二生肖、岫玉文房四寶等及國家二級文物唐代彩繪大石佛和漢代官員石像。恩施巴蜀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館展出用料七噸重黃楊木架子床。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展出七十年代景德鎮生產的精品佛像。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展出中國農耕文明——太平車。唐山冀東民俗藝術博物館現場生動演藝民俗皮影。東海圣時水晶博物館展出東海特產魔幻水晶。衡水內畫藝術博物館展出國家非遺內畫藝術品。益陽黑茶民俗博物館演示黑茶茶道文化。西安紅色印象收藏館展出紅色文化:偉大領袖毛主席坐像和當年毛主席機要秘書高智給題的館名。青海陽光醫學歷史博物館展出醫學生理圖片29幅。新疆天山博古苑博物館展出異域文化圖片30幅。美特斯邦威服裝博物館展示民族服裝文化等系列免費展覽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單和宣傳畫3000多張,場面熱烈活躍。

(遼寧營口民俗博物館恩施分館:左為漢代官員石像 右為唐代彩繪大石佛)

(營口民俗博物館文創產品:岫玉象棋和岫玉十二生肖)

(西安紅色印象收藏館展品)

(恩施巴蜀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館展品)

(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展品)

(恩施夷水侗鄉博物館集團表演:世界非遺——侗族大歌唱響世界)
通過本次聯盟展覽宣傳活動,加強了非國有博物館館際資源共享發展、文創產品研發與交流合作。提升了民眾對保護文物的認知感及對傳統文化的審美和鑒賞能力。體現貼民心近民情接地氣,惠民性引領性,架起非國有博物館與廣大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振奮民族精神。為中國非國有博物館事業大發展大繁榮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成為中國非國有博物館學習的典范。(通訊員:陳可忠、曹錫文)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