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新進三板資本市場公司戰得火熱外,國內的幾個喜劇團隊都不消停,先是賈玲的“大碗”團隊獲上市公司投資,掘金資本市場,然后,開心麻花也在著手進行創業板IPO輔導?!跋矂 迸鲎病百Y本”,正摩擦出新的火花。當然,喜劇圈中的“尖子生”——德云社的當家人郭德綱也未能免俗。前不久,德云社演出服務商——北京環宇兄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申請新三板掛牌。值得一提的是,環宇公司正是以郭德綱的妻子王惠的名義進行申請的,而王惠早在2016年就已經成為了該公司的二股東,持股比例達到15%。
成名十幾年,郭德綱的事業蒸蒸日上,除了表演相聲,他還不斷跨界,從主持人、演員到導演,其商業版圖也在不斷擴大。除了德云社的演藝生意,郭德綱的投資也擴向了飲食、服裝、文化傳媒、美容、紅酒等行業,可以說是“處處開花”。這些離不開他的“藝高人膽大”,當然更為重要的還是投資理財上眼光獨到和深謀遠慮。
身價20年或翻一萬倍
關注郭德綱,最先關注的是德云社。早在1996年,郭德綱一手成立了德云社,當時的注冊資本為140萬元,共有兩名股東,其中妻子王惠持股99%。雖然創辦較早,但德云社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06年,伴隨著視頻網站等新興媒體傳播,郭德綱團隊才算真正的被大眾所熟知。7歲學藝、16歲營生,郭德綱成名前的經歷足夠勵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都說我一夜成名,可誰見到我之前的黑夜?!闭强嗫嗉灏?,才成就了郭德綱日后事業上的火熱。
后來德云社的發展壯大為人所熟知,目前,德云社擁有六大演出場地,400名演員,已經在北京、南京、西安等多地設有劇場,甚至在澳大利亞也開設了分社。商演和循環演出,成為德云社的重要經濟來源。據媒體統計,德云社的常規場地座位在200-300位之間,票價因場地位置不同、是否有包廂等因素存在較大差異,在30-3500元不等,不少相聲愛好者抱怨德云社一票難求,可見火爆。這些場地的駐地演出每年會有大概1000萬元的收入。除此之外,郭德綱也設立了相應的培訓學校、相聲傳習社等,以己之力,傳播相聲,擴大相聲的影響力。
市場測算,郭德綱與德云社的估值可能在15億元左右。其官網公布,德云社有6個演出隊,大約能給6個億的估值,而其徒弟岳云鵬的估值也近1個億。出道20年里,郭德綱的身價增長了一萬倍。在財經評論家水皮眼中,郭德綱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且是一個品牌IP、無形資產。在娛樂圈,得IP者得天下。自身擁有這么大的IP,郭德綱風生水起最自然不過了。
劍指新三板?
最近,一家與德云社關系密切的企業北京環宇兄弟正式申請新三板掛牌,再次將郭德綱和德云社推上財經頭條。據報道,北京環宇兄弟國際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演出經紀、演出服務與兒童劇的創作、編排、演出,其主要客戶就是德云社。2015年和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201萬元、1838萬元,2016年較2015年增加637萬元,增幅為53.10%。而這其中與德云社項目相關的收入分別為613萬元、1059萬元,占其同期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51%和60%。顯而易見,環宇兄弟收入增長幅度較大,歸根結底還是在于郭德綱等德云社演員知名度大幅提高。
根據環宇兄弟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公司與瀚維爾合作,共同運營德云社商演項目。北京瀚維爾成立于2014年5月,成立目的是為運營德云社商演活動,實際控制人為王惠。王惠為北京德云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擁有德云社演出資源。查看德云社成立的相關公司,其法人股東無一例外都是王惠。這次參股準掛牌企業環宇兄弟,還是以王惠之名。媒體評價:從股權結構上看,環宇兄弟每年從德云社賺到的錢,最終回到了郭德綱一家的口袋里。
對于白手起家的郭德綱而言,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一路走來,郭德綱和他的德云社收獲了掌聲,但同時也飽受爭議。然而,對于負面評價,郭德綱有自己的淡定和驕傲,頗有一番任言論四面撲來,我自巋然不動的意味。正如郭德綱自己評價的一樣:年輕時曾想追名逐利,但現實粉碎了自己的想法,只得求衣求飽,經過艱辛求學求藝,繼而創業的歷程,找到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說相聲,并以此為生,不斷滿足自己。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不斷堅守和執著中,郭德綱搭建起了自己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