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漫與互聯網、文博、科技結合起來,無疑是對動漫產業的新探索。而中國漫畫從紙媒時代到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變遷,又帶來了哪些新的發展趨勢呢?讓我們一起去聽聽在四川動漫產業高峰論壇上的嘉賓們圍繞動漫產業的創新與大家一起分享的動漫創新新鮮事兒吧。

2017年6月6日,由四川省文化廳指導,國家動漫游戲產業(四川)振興基地、成都大學動畫學院、四川動漫研究中心、四川動漫協同創新中心、星空社主辦,四川匯智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四川省數字娛樂文化促進會、成都高新游戲產業聯盟協辦的“2017四川原創動漫大賽啟動儀式暨四川動漫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大學學術廳舉行。本次啟動儀式由成都大學副校長馮煉致辭,四川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處副處長丁彥發言,國家動漫游戲產業(四川)振興基地董事長張馳宣布2017四川原創動漫大賽正式啟動。
同日舉辦的四川動漫產業高峰論壇還邀請到了動漫行業大咖們與動漫企業代表、省內各院校動漫專業負責人和師生代表們一起進行現場分享和互動。
中國在線漫畫產業新方向——條漫

星空社主編、聯合創始人徐曉東
中國漫畫從紙媒時代到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變遷,互聯網時代帶動移動化趨勢,移動化趨勢則帶動了條漫的興起,在移動互聯網大趨勢下,傳統分頁漫畫在手機端的展現效果一般,而條漫更適合在手機端閱讀,互聯網為條漫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條漫作為在互聯網時代下新的漫畫創作形式被越來越多的漫迷們接受,動漫產業的發展也不再僅限于躍然于紙上的分頁故事,而將與更多的環境資源結合起來展現出更多被大家接受的形式。
傳統動漫角色的再創作

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章
中國的動漫電影正在蓬勃發展,從《大圣歸來》到《大魚海棠》,國產動漫正在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而他們成功的關鍵不僅是專業的制作技術,還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吸引人心的故事情節。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章以正在創作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與大家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不管是“大圣”還是“哪吒”,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角色,如何將這些經典的角色賦予新時代的定義,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和波瀾壯闊的場景都是動漫工作者們想象力的創新,正是這些來自傳統的創新讓國產動漫有了更多新鮮的血液,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文物動畫興起的新動畫模式

力方國際首席運營官李鋒
雖然從2014年動漫行業總產值突破千億以來,國產動漫產業呈現持續上漲趨勢,規模越來越大的二次元用戶量帶動著整個產業的發展,但是國產漫畫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動漫作品中占比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國產動漫存在文化滲透力不足和動漫產業鏈發展不成熟,這也反映了我國漫畫優質IP作品仍待孵化。動漫產業是一個高度依賴文化內容資源的產業,因此未來動漫行業的發展趨勢仍將以精品IP為核心資源,而興起的動漫新媒體平臺產業將得到迅速的發展。以文物動畫創作為例,博物館作為精神產品重要的資源產地,擁有豐富的IP資源,文物動畫將文物、動畫、互聯網、視覺、文博、科技相結合起來,形成文物動畫這種新的模式,動畫將不再僅限于單一電影的行業里,只有走出動畫的局限性,不斷創新才能將動畫與更多優質IP結合起來創造出更多的新模式,給動漫產業帶來新的機遇。
新時代動畫人才創新培養

成都大學動畫學院院長郭道榮
動漫行業的不斷創新也意味著動畫人才的培養也需要適應新時代的創新,傳統的動漫產業主要是動畫片、漫畫、卡通以及周邊衍生產品的開發,但現在動畫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度加深,動漫可以開發出各種實體與虛擬衍生產品,所以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難以為繼。成都大學結合多年來動漫專業的發展經驗,將動漫產業的發展與高校動畫專業學生的培養模式相結合,提出了創新動畫人才培養模式,即產教融合,引進行業實戰經驗和強大資源,引入一線從業骨干組建雙師型教師團隊,校企共建工作室,共建優質課程和項目實戰。以及在高校內部建立動畫人才孵化園區,以學校專業教學工作室為主體,校企結合,共同打造學生實習實訓基地,通過基地培育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項目品牌,通過項目孵化實現人才孵化,形成“教學-科研-展示-交流-體驗-經濟轉化”多元一體的功能區。動漫行業的創新引領人才培養的創新,人才培養的創新也將帶動產業的創新發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動漫產業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就要走上創新之路,我們可以在傳統的經典中尋找靈感,也可以在不斷試驗中總結經驗,我們要秉持優良的傳統,也要在探索中不斷創新。2017四川原創動漫大賽已經正式啟動,歡迎大家帶上優秀的動漫作品參與本次活動,并持續關注我們的作品評選,了解動漫產業的創新新形勢。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