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已經印發《關于擴大開放促進投資若干政策措施意見的通知》(下稱《措施意見》),明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四川省對外開放利用外資的政策導向,提出了5個方面28條具體舉措。
不涉及國家安全領域 基本都允許外商投資!
對外資準入的再松綁是其最大的亮點
鼓勵外來資金參與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參與推進科技創新、金融創新、開放創新,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積極吸引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不同形式參與投資金融、保險、證券、融資租賃等現代服務業。鼓勵外來投資企業投資物流、旅游、會展、電子商務、會計審計、建筑設計、知識產權、評級服務、電子信息、服務外包,以及“互聯網+”醫療、康養等領域。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攻關、技術標準制定。
對參與政府重大科研和工程項目。支持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各種形式的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對建立國家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可按規定享受相關補助。政府通過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事先公開的收益約定規則,支持外商投資企業依法依規參與我省基礎設施、公用事業、農林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項目建設運營,包括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公用、環境保護等。有序吸收外商投資進入國有資本投資領域,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各級國有企業參與多種形式的國際資本和技術合作。鼓勵外來投資企業參與四川外債管理改革試點。
可以看到,對于不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基本上都是允許外商投資的。有專家說,這將對本地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也是通過競爭促進國內資本產業發展的機會。
另外,《措施意見》提出,外商投資企業在川投資項目,屬于《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和《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的,按規定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四川部分中增加石墨的高端應用和精深加工,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及制造,環保設備制造及解決方案應用,TFT—LCD、OLED等平板顯示屏、顯示屏材料制造,衛生咨詢、健康管理等醫療信息服務,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中心和大宗商品進出口分撥中心建設等產業。
據了解,《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于5月23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5次會議審議通過,《目錄》自1995年首次頒布以來,曾分別在1997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1年、2015年修訂過6次。2017年修訂版的主要特點是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其中的限制性措施已由2015年版的93條減少到不足70條。
對人也有更開放的態度
《措施意見》明確,來川從事投資、創新創業或商業貿易考察的外國人以及外籍高層次人才,可在抵達成都口岸后直接申請落地簽證入境。重大外資項目的外方代表、外籍高層次人才以及其外籍配偶和未滿18周歲外籍子女,可申請5年以內長期多次往返簽證或居留許可。對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不受60周歲年齡限制,可簽發3—5年有效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和工作類居留許可。
重視升級是對外開放的關鍵詞。《措施意見》中提出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可設立適度規模的專項資金(基金),建立完善并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平臺作用,采取投資入股、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研發補助、設備補貼、物流補貼、培訓資助、社保補貼、租金補貼、廠房代建、貢獻獎勵、人才獎勵等方式,對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予以支持。
對招商引資的稅收優惠、降低生產要素和物流成本舉措也有體現,比如將符合條件的在川投資企業納入全省直購電、豐水期富余電等政策實施范圍;創造條件推進天然氣大用戶、工業園區企業用氣由“轉供”改“直供”;對充分利用成都國際航空港、中歐班列(成都)拓展境外市場的企業可按規定給予補助。
有專家認為,對外開放的態度其實是認識的深化,招商引資的作用不是過去的彌補資金缺口,而是在拉動增長、擴大就業、推動經濟結構升級、倒逼改革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措施意見》中提到的幾處“等同”也值得注意,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同等適用“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政策措施,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同等適用相關用地政策等優惠,對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項目,同等納入全省各類產業投資引導資金(基金)支持范圍。有觀點認為,對外資優惠政策經歷了國內外企業政策并軌,再到鼓勵外資的政策頻出,是適應不同發展階段和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