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分擔年老、失業、疾病以及死亡等社會風險,實現社會安全,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我國各項社保費率的降費情況如何?社保待遇水平怎樣?社保基金運行是否平穩?近日,人社部對人們關注的社保問題進行回應,并曬出社保成績單。
社保費率下降,企業減負明顯
2015年以來,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率均在下降。2015年、2016年連續兩次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由此前的3%降低至1%~1.5%,降幅超50%。截至2016年底,有22個省份(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失業保險費率為1.5%,10個省份失業保險費率為1%,兩年累計減收失業保險費900億元。2017年2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于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將總費率降至1%。
工傷保險費率也在降低。自2015年10月1日起,人社部、財政部對工傷保險費率政策進行調整完善。實施一年來,減少企業繳費130余億元。
在降低生育保險費方面,2015年印發《關于適當降低生育保險費率的通知》,提出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余支付能力超過9個月的統籌地區要將生育保險費率降低到不高于0.5%,每年減輕用人單位負擔約100億元。
待遇水平提升,享受政策紅利
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待遇水平均在穩步提升。城鎮企業參保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從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增長了676元,年均增長8.8%。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也不斷提高。2016年底,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17元,其中月人均基礎養老金達到105元,基本實現5年翻一番的目標。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提高。2016年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在80%和70%左右。
失業保險金標準和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不斷完善。全國月平均失業保險金水平由2012年的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1051元,增長365元,年均增長11.3%。工傷保險待遇標準大幅提高。2016年因工死亡職工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達到62.4萬元,比2012年的43.6萬元提高18.8萬元,年均增長9.4%。生育保險待遇水平繼續提高。2016年生育保險生育待遇水平達到15385元,比2012年的11287元增加4098元,年均增長8.1%。
從人社部公布的數據分析來看,社保繳納的費率下降,而待遇在提升。社保繳費基數將有所降低,這有利于減輕低收入者繳費負擔,讓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時,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資也有望增加。旨在進一步形成合理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避免對低收入群體的制度性擠出。另外,我國社保政策的不斷完善,可以看出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進一步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平衡發展。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