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在陌生人眼中是一個東北豪爽硬漢。他,在員工眼里是一個體恤員工、和藹可親的干練領導。他,在一同工作的基地農民眼中是一個可以依靠信賴的大哥。他就是“沙糧哥”品牌大米的創始人——李紹華。?
沙糧哥品牌大米創始人李紹華
? ? 在茫茫大漠的周邊居住著數百戶農戶,臨近沙漠,農業發展的不是很好,民以食為天,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戶收成不好就要背井離鄉拋下孩子親人外出打工,來補貼家里的生活費用。
? ? 一次偶然機會,李紹華與沙漠結下了不解的情緣,內蒙的起風季節真不是說著笑的,黃沙漫天飛,他有一個想法,他想在沙漠里種植綠色,為飛沙揚礫的沙漠點綴生機的綠色,話不多說,說做就做,一片綠洲即將要誕生。?
沙漠中頑強生長的水稻
? ? 種植什么好呢?他決定在沙漠種植水稻,這樣不僅治理了黃沙,也能讓人們吃到天然有機的沙漠水稻了,他的初衷是為了治理黃沙,后來,治理黃沙他發現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于是他想到了沙漠周邊的農民,讓沒有事情的農戶來幫忙種植管理稻田,當然,不是白給他干,他會給農戶分紅,為此他還成立了農業合作社,一年下來,黃沙治理了,農戶也有事情忙了!
? ? 他說,既然選擇了種植沙漠水稻,就要做到有機,讓人們吃上健康的好米,他們在沙漠種植水稻,種植地較純凈,無污染,不施肥,用的都是農戶家里動物糞便的有機肥,種植一茬后,避免不了草地會生蟲,他沒有噴灑農藥,而是在場地養鴨,讓鴨禽去啄蟲,或手工拔草捉蟲,所以也就不會有土地污染。
?
沙漠水稻生長初期
? ? 種植的有機大米很快在市場上紅火起來,農民的收入增多了,他也如釋重負的笑了!2017年他和他的團隊定了個目標:爭取實現沙區156戶農民脫貧,每1000畝沙地成立一個農業合作社,每個合作社里有5-10戶的農民,合作社每畝收益500元,1000畝就是50萬元,平均每戶農民可增收5-10萬元的收入。
? ? 他說在沙漠里種植水稻最大的意義在于幫助農民致富,養活更多人!“治沙扶農,矢志不渝”這句貼在他的辦公桌上陪伴了很久的話也一直影響著他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