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個邀請,問是否有興趣去參加一個聚會,說已經邀請了醫療行業的一些創業者,找我過去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這樣的活動我當然是拒絕的。拒絕的一個原因是我不懂這個行業,另一個原因是我非常討厭去跟一些同行交流,我甚至討厭去參加行業的一些大會,說真的,我覺得這些會議都是狗屎。
同行間的交流,會有人講真材實料的內容么?比如講講某個業務是怎么做的? 還是彼此忽悠把對方帶到溝里?亦或是浮光掠影講一些大而無當的空話?
我認為這些活動都沒有價值。當然,有無數人反對我的看法,尤其是看到「狗屎」兩個字,很多人更是認為這是偏激的說法,「也不都是這樣啊,這樣的會也有用的,比如說…」找出很多說辭證明他參加的那些事兒實際是有意義的,比如說,可以經營人脈;比如說,可以尋找合作機會。
也有人說,去學習一下也好啊。不過,作為一個行業創業者或是從業者,還要跑到行業會議上去學習,這本身就很嘲諷。
我并不是討厭所有活動,我倒是覺得,創業者可以適當去參加一下跨行業的活動,這才有可能聽到一些新思路,作為借鑒。如果能多聽聽用戶怎么說的,就更好了。不過,現在基本上在網上也能收集到用戶有效反饋,也不需要到處跑了。
真要見面談合作,找準目標,上門拜訪也好,網上一對一交流也好,單刀直入,幾句話即可把事情說清楚,何樂而不為?
到處跑來跑去參加活動,參加會議,是消耗時間的啊。別人總看到我每天在網上寫寫東西,發個朋友圈,好像特別有時間浪費。說實話,這點時間加起來還不如你從會場到機場的時間長。你說誰更有時間供浪費?
昨天看電影《火星救援》,結尾處,主人公說了類似如下一段話(大意):你可以坐以待斃,也可以立刻動手解決問題,解決一個再解決一個,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你就活下來可以回家了。
創業就是這樣啊,解決一個一個小問題,然后就把事情做成了。但是,開一個又一個會議,參加一個又一個活動,參觀一個又一個公司,拜見一個又一個大佬,喝了一次又一次咖啡… 如此這般,我看這事兒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