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金存管一直以來都是網貸投資人和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也是目前平臺實現合規的重點之一。但近來偽存管問題屢見不鮮,困擾著投資人。此前14部委聯合召開的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公安部相關負責人指出,對于聲稱與銀行“戰略合作”或者聲稱群眾的資金由銀行托管、監管,但實際上僅僅是在銀行開立有賬戶的現象,務必高度警惕。筆者將為投資人支幾招識別真偽存管。

? ? ? ?具體為:弄清平臺存管進度→開戶體驗識別真偽存管→跟銀行核實平臺存管情況,另外同一個銀行存管的平臺開戶流程基本一致。接下來將具體介紹這三步走流程。
? ? ? ?第一步,弄清楚平臺存管進度——簽約對接中or已上線。投資人需弄清楚平臺宣傳的銀行存管是處于簽約對接階段還是已完成系統對接并上線,這個可以直接看平臺公告、詢問客服或銀行。投資人需注意簽約與上線的區別,簽約僅是代表平臺與銀行達成資金存管業務的意向協議,資金并沒有交給銀行存管,只有完成存管系統對接并正式上線之后資金才是銀行真正存管。
? ? ? ?第二步,從開戶體驗上識別真偽存管。根據今年2月底出臺的存管指引,聯合存管被判死刑,此類模式下銀行不為投資人開立子賬戶,由第三方支付代為投資人開立存管賬戶。操作上與原來相比變化并不大,注冊完成之后,注意提示開通的帳戶是第三方支付賬戶而不是銀行存管賬號,開通第三方支付賬戶之后整個存管開戶過程就結束。此模式由于不合規,除了此前存留此類模式的平臺外銀行沒有新開展此類業務,不少此前為聯合存管模式的平臺也重新選擇與其他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或者與存管行重新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升級為直接存管系統。本文將重點介紹如何識別直接存管真偽情況。
? ? ? ?從目前上線的直接存管系統來看,銀行為投資人開立的賬戶類型有電子賬戶和虛擬賬戶兩種。先來說說電子賬戶式直接存管,這種模式較好識別,注冊之后會提示開通存管賬戶,在開通的時候會提示填寫相關身份信息并有存管三方協議,開通成功后會出現類似于以下個人獨立的電子賬戶。需要注意的是此模式下開通的電子賬戶開戶人一定是投資人個人,而不是平臺運營公司。目前為投資人開立電子賬戶的存管行有徽商銀行、廣東華興銀行、浙商銀行、江西銀行和民生銀行等。

? ? ? ?目前也有不少銀行為投資人開立的子賬戶為虛擬賬戶,采用無痕體驗,這種模式從體驗上較難識別,部分銀行雖有開戶環節,但由于開通的是虛擬賬戶,不顯示具體賬戶信息,并且支付通道往往為第三方支付,如廈門銀行,在開通的時候也需要填寫身份信息和顯示資金存管三方協議,跳轉頁面顯示的是廈門銀行域名,但前端并不顯示存管賬號。甚至有些銀行連開戶這一環節都省略,由銀行自動開戶,毫無存管痕跡,如廣發銀行跟存管上線前的體驗完全一樣,這類基本上從體驗上無法識別,只能通過第三步進行核實。
? ? ? ?第三步,直接跟銀行咨詢核實平臺存管情況。目前不少銀行采用的是無痕體驗,從體驗上看不出來是否上線存管,只能跟銀行直接核實真實存管情況,但目前僅部分銀行可通過客服或公眾號來進行核實平臺存管情況。筆者整理了部分銀行的聯系方式可直接核實具體平臺的存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