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滴滴打車火遍中國市場的時候,其背后的投資者朱嘯虎也開始走進大眾視野。此后,他更是因為投出了餓了么、小紅書、ofo等明星項目而躋身中國一線創投人物,并且成功入選2016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作為國內可以自造風口的投資人物,“獨角獸捕手”朱嘯虎受邀與創TALK展開對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分享了他的投資心得。

在創業項目呈幾何倍數的增長的同時,融資渠道相對收窄,如何拿到投資成為每一個創業者都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同樣的問題也常常遞到每一個投資者面前:什么樣的創始人、創業項目可以拿到投資?
以餓了么為例,朱嘯虎指出餓了么早期的獲客方式和商業模式就十分具有操作性。在餓了么訂餐平臺上線之初,餐館飯店對平臺的依賴性并不強,餓了么放棄每單收取提成的盈利方式,轉而收取年費,培養餐館飯店對訂餐平臺的依賴性。
2008年,朱嘯虎將互聯網、無線和新媒體等領域作為自己的賽道,開始了自己的創投生涯。9年時間里,朱嘯虎一共投資超過2億美金,主導過30余個項目,投出了眾多的明星項目,所轄基金的收益率在10倍以上。
“敢說敢做”是外界對朱嘯虎投資風格的評價,而這種“快、準、狠”的投資風格的關鍵,在于他對趨勢的準確判斷。如同他的一個觀點所言:很多時候成功,是因為在正確的時間點上站在了正確的風口上,朱嘯虎認為,不一樣的時間點造就了不一樣的商業模式,隨著主流消費群體的更換,原先不可行的商業模式變得可行。
今年以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等投資領域一直為社會所關注,人們熱衷討論今年的投資風口是什么。在采訪中,朱嘯虎提及最多的就是泛娛樂領域,“互聯網每年都會有新的東西出來,比如今年投資的狼人殺和抖音”。
在朱嘯虎斬獲引人注目的投資戰績的同時,他的投資原則也成為人們分析的對象。他自己也曾多次公開表述自己的投資原則:市場規模龐大、低成本的擴張能力、阻止潛在競爭的能力。在這種原則背后,是他對剛性需求的關注。
如果以案例為實證的話,滴滴出行、ofo小黃車無疑都是朱嘯虎眼中的剛性需求的典型,但這沒有消除人們的疑慮,反而更加激起人們進一步挖掘的興趣。如何判斷某種需求是否是剛需?對此,朱嘯虎認為,這應該依據具體的應用場景來判斷,如果某一應用場景成為人們生活必須,那么可以判斷為剛需。
作為這種觀點的補充,朱嘯虎提出,并非所有的剛性需求都可以互聯網化,互聯網不是萬能的,只有標準化、高頻的需求才能夠實現互聯網化,而像婚戀這種低頻的剛需更適合線下運營。
此外,作為投資人,投后管理始終無法避開的環節。而朱嘯虎卻表示自己并不太看重投后管理:“如果一位CEO需要很大的投后幫助的話,我們寧愿不投”。在他看來,一位好的CEO有足夠的能力掌控公司的發展,而不需要很多投后管理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