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標輕輕一點,企業以往要跑兩天的跨境付匯辦稅流程,即刻在互聯網上“跑完”。5月30日上午,“國際匯稅通”佛山上線發布會舉辦,百余家佛山企業現場見證上線一刻。
據了解,“國際匯稅通”系統集成了企業、稅務、外管、銀行四方數據,通過互聯網和“數字廣東”政府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傳輸,納稅人只需通過“匯稅通”企業端在線提交備案表和跨境合同資料,數據便能夠自動傳遞至各端口,使整個辦理流程從原來的“至少跑兩次”到“零跑動”,業務平均辦理時間縮減6小時。
同時,“國際匯稅通”可對接全球174個國家(地區)的常見貿易活動類型,可以一鍵實現涉稅判定、稅款測算以及稅收協定(安排)優惠辦理等涉稅業務辦理等功能,為港澳投資和從業人員提供了一站式對外付匯服務。
據介紹,“國際匯稅通”由佛山市稅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佛山市中心支局聯合創新開發。該平臺自今年5月上線廣東省電子稅務局并在佛山率先試用以來,共完成對外付匯金額15.34億元人民幣,如今該平臺在佛山率先全面上線。據悉,該平臺將于7月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廣,9月完成全省推廣。
數據顯示,2018年,佛山成為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城市,完成進出口總額4599.3億元,增長5.5%;其中,與香港進出口總額496.8億元,增長8.3%;對澳門出口3.8億元,增長20.1%。擴大對外開放投資領域,引進超千萬美元外資項目39個。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表示,“國際匯稅通”是佛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創新探索,“‘國際匯稅通’平臺的搭建,全面打通了跨境付匯的‘高速公路’,進一步促進了大灣區內貨物、服務、資金等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將為佛山打造灣區一流的營商環境注入強大動力?!?/p>
此外,佛山在全國首創推出“智能稅款計算器”,覆蓋90%以上的服務貿易外匯資本輸出類型,可實現“一鍵判定”是否應稅、“一鍵計算”稅款金額等全自動化辦理體驗。
“在系統試用階段,計算稅款近2.57億元,準確率達到100%,大大降低企業或個人開展涉外貿易的難度,有效促進港澳和內地之間經濟貿易往來。”佛山市稅務局局長朱毅說。
“以前企業辦理對外付匯,要在稅務局和銀行之間來回跑,而且很容易在數字上出現失誤,‘國際匯稅通’減少了中間的跑動環節,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線上數據打通后,準確率達到百分之百。”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遠璋說,該平臺幫助企業減少了工作量,企業可以集中精力開拓業務,做好產品和搞好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