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播易通過分析諸多的電商社交視頻案例發現,將短視頻、直播和電商進行結合,依靠真實和生動的視覺化的傳播方式輔以不同的應用場景,能將產品賣點更直接和及時的傳遞給用戶,同時也更容易觸發消費者的關注、分享、討論和互動,并由此帶來更多的購買轉化。
那么以短視頻和直播為主的社交視頻都會出現在電商營銷中的哪些場景中呢?
(一)短視頻+節慶促銷
節慶日是營銷中的關鍵節點,而電商造節早已不新鮮。“雙十一”“6·18”“閨蜜節”“女人節”“瘋搶節”,一個個電商為促銷而造的節日幾乎要把日歷占滿。隨著電商造節促銷成為家常便飯,消費者對于“電商節”的消費疲勞就慢慢的顯示出來。
在線上這些重大的狂歡節中,更全面的產品展示、更真實的產品體驗以及對產品使用場景的多元解讀,常常能為品牌帶來更強的說服力,讓線下的消費者更真切地體會到產品賣點,最終實現線上的引流,拉動銷售。
例如,在去年雙十一期間,微播易與暴風TV合作,通過陳翔六點半制作了一則原創短視頻。視頻通過講述雙十一期間沒有搶到暴風超體電視的兒子,意外收到老爸蹲點搶到的這款電視,十分感觸父子情深。而結局卻是,老爸只是用新的包裝盒寄給了他家中的舊電視。這則視頻通過意外反轉的劇情,收獲了用戶的瘋狂點贊、轉發,將暴風超體電視的火爆人氣以及產品賣點也充分展示出來。
(二)短視頻+新品上市
一般短視頻的播放時間會控制在5分鐘以內,這就讓它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產品最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再利用短視頻達人的影響力在對應的圈層快速擴散。因此,許多電商品牌在新品上市時,越來越偏愛用短視頻的方式為新品鋪路。
專業防曬傘品牌——蕉下,在3款新品上市之際,為建立品牌的時尚形象,與微播易合作,通過邀請3位美拍達人創意出3段短視頻,其中,美拍達人Baby-J就化身為一個勵志女神,在寵愛自己的過程中找尋到了真愛。
整個視頻中,Baby-J用不同的服飾搭配了不同的防曬傘出鏡,也潛移默化的傳遞了蕉下品牌的時尚形象。用更為貼合目標人群的觸媒習慣與消費者溝通,取得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短視頻總播放達338萬次,點贊10萬+,有效曝光品牌形象同時,也為店鋪帶來大量流量。
(三)直播+新品上市
與短視頻不同,直播更具有即時性,它是主播內容分享的過程,也是產品展示和價值觀趨同的過程。直播+新品的方式,可以讓產品信息通過主播的推薦和展示,在短時間內快速擴散到更多的人群中,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直播中消費者可與主播隨時提問互動,消費者之間也可產生互動,這種你來我往的過程所營造出的社交氛圍,更容易激發出消費者對商品的購物欲望,一些圍觀的受眾也會不自覺地掏腰包。

老板電器在新品上市之際,微播易為其策劃了一場吃秀直播,邀請了知名的美食達人大胃王密子君參與。直播通過燒菜試吃、直播抽獎等方式與粉絲進行互動,在2小時的直播中,在線觀看人數達到了4.8萬人,銷量比平時翻了約10倍。
(四)直播+活動發布
相比線下的一些促銷活動,直播+活動發布的形式,能夠借助參與活動的明星、直播達人的影響力以及各種直播互動,點燃粉絲的參與熱情,將產品活動信息傳遞給更大規模的消費者。
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澳大利亞知名保健品牌Swisse就聯合微播易策劃了一場直播促銷活動。在這場直播中,微播易共邀請了明星劉燁,網紅達人鄭在秀、王不凡等“流量擔當”在天貓直播和京東直播同步開啟。整場直播活動,讓利促銷、趣味挑戰、明星訪談等為主的直播互動,吸引了眾多粉絲的關注,其直播期間的銷量也遠超日常。
(五)直播+引流
對于更側重于成交的電商品牌主來說,更多的流量,也就意味著更多可能的銷量。相比較在電商平臺投放成本巨大的廣告吸引粉絲注意力來說,直播這種方式能在更低的成本下,短時間為品牌主帶來流量。

潘婷曾和微播易合作,以直播方式向大家推薦潘婷一款奢護精華霜。這場直播邀請了網紅艾克里里,并以“虐發”挑戰為亮點,讓頭發遭受干冰極凍、高溫鐵釘等惡劣環境的“折磨”,之后接受潘婷修復霜的護發救援,3分鐘,被“折磨慘烈”的頭發亮澤如初。
這場直播以真實、趣味的內容成功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粉絲們紛紛種草這款產品,大大促進了銷量的轉化!
(六)直播+邊看邊買
相較于上一種方式,直播+邊看邊買在提升用戶購買體驗和促進銷量轉化方面更及時,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在此次微播易推出的618電商大促活動中,就與數十位支持邊看邊買的淘寶達人和一直播達人進行合作,和眾多品牌主一起迎戰618。
電商與社交視頻元素的結合,打破了只以圖片和文字承載內容的傳統電商模式,通過可視化的語言和多維場景解讀、展示,尤其是電商直播的及時性、互動性、社交性,解決了電商傳播獲客成本趨高、體驗差的難題。微播易也希望和更多的電商品牌主一起,創作出更多的社交視頻電商玩法。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