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前往青年汽車的總部浙江金華進行探訪。與南陽項目所在地相比,這里顯得很冷清。
針對河南南陽備受爭議的水氫發動機事件,記者昨天下午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信部沒有收到有關青年汽車公司“水氫能源車”的產品準入申請,不能生產銷售和上路行駛。
工信部表示,截至目前,仍未收到青年汽車公司關于“水氫”車型的產品準入申請,該款車型未獲得產品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目前這款車型不能生產銷售和上路行駛。
此外,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騙補”疑問,工信部也回應,該產品沒有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能申請新能源汽車補貼。
為了尋找更多“水氫發動機”的信息,記者昨天前往青年汽車的總部浙江金華進行探訪。
據了解,早在2017年8月21日,水氫燃料汽車就已經在浙江金華青年汽車廠宣布首次下線。
與南陽項目所在地相比,浙江金華汽車集團總部門前顯得十分冷清。
從門口可以看到,青年汽車集團內一邊是寫字樓,一邊是生產車間,車間的門只開了一條縫,在記者蹲守的一個小時里,沒有看到一位工人進出。
在門口的廣場上,停著幾輛藍色的客車,上面寫著城際公交,保安人員介紹說這些都是青年汽車生產的電動客車。
隨后記者在金華的市區也看到了不少電動公交車,車頭都有著青年汽車的標志。
當地的司機介紹說,金華市內所有的快速公交專線的客車都是采購自青年汽車。
南陽“水氫”汽車項目爭議不斷,青年汽車至今未拿出令人信服的技術創新,也讓公眾懷疑“南陽神車”是一場意在騙取補貼的作秀。
在純電動汽車補貼退坡的當下,氫燃料電池汽車成了市場寵兒。專家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大發展方向,真想騙補并不容易。
對氫燃料電池車,國家對客、貨車采取定額補貼方式。輕型客車/貨車補貼上限為30萬元/輛,大中型客車/中重型貨車則是50萬元/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方面,則是基于額定功率的補貼方式,補貼標準為6000元/千瓦,補貼上限為20萬元/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介紹:“企業如果造一個新能源車,第一要申報目錄,第二,這車在規定時間內實現銷售,車型要接入地方跟國家的新能源車監控平臺,這些數據經過監控,合理運行之后,再跑完2萬公里,才能拿到補貼。”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由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共同研究制定,在補貼清算過程中,企業的申請材料需通過注冊所在地財政、工信、科技和發改主管部門審核,公示無異議后,上報至四部委。
四部委組織材料的技術審核和車輛的現場審查,并將審核結果向社會公示,確保補貼申報公正公開。對違規謀補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補的企業,將追回謀取、騙取的有關資金,沒收違法所得,并對相關企業和人員予以罰款等處罰,涉嫌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查處。
2017年2月,工信部曾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開出罰單,青年汽車位列其中,原因是2014年銷售的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