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下簡稱創交會)5月10日在成都啟幕后,5月11日,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創新創業(成都)基地聯合每日經濟新聞第二次發布“雙創指數”。
這一將“雙創”建設量化的數據,在2016年的基礎上再次有了多項提升,被發布人、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創新創業(成都)基地負責人王亞松稱作“雙創指數2.0”。新版“雙創指數”顯示,成都在2017年3月的指數為220.38。同時,2017年第一季度成都雙創指數得分為218,較全國雙創指數203高出不少。王亞松在發布會上指出,“指數顯示,成都有望成為下一個‘創新實現者’。”
什么是“創新實現者”?這幾個字聽來簡單,但其含義卻非同小可。
大勢所趨以融合構建創新體系
“總理點贊”、大數據“雙創首秀”……去年創交會期間,“雙創指數”一經誕生便引發關注。
今年,再次發布改版后的“雙創指數”,王亞松介紹說,新指數的指標修訂源自對國家和城市的長期跟蹤,也與“雙創”發展中出現的新現象、新政策相匹配。基于此,他將改版后的指數稱作“雙創指數2.0”。
根據發布會內容,新版“雙創指數”從主體、投入、產出、環境四個方面確定了雙創企業、創新投入、創新成果和雙創環境四個一級指標,并分別以各個指標的經濟合理性和統計相關性兩個角度確定共計10個二級指標和23個三級指標。其中,新增指標包括“財稅政策占比”“中小企業比例”“知識產權保護裁判文書數量”“孵化器數量”等。
為何要重建指標體系?在王亞松看來,這與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模式要進行系統性創新的共識密不可分?!安豢煞裾J,政府的‘雙創’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及配套衍生工具的出臺對于‘雙創’的發展至關重。但是,‘雙創’的發展需要根植于一個合理‘雙創’體系的構建和發展?!?/p>
他就“雙創”體系闡述道,這一體系并非各因素的拼接,而是通過“融合”的過程,將政策滲透到創新企業。
“通過充分的創新投入、成熟的市場、蓬勃發展的商業部門和與創新主體緊密的關聯,建立起完善的創新體系,這才是‘雙創’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理想情況下,這些系統可實現自我維持,發展軌跡自下而上,并無需反復通過政策或政府來驅動創新。而政府在‘雙創’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將漸漸由導向型轉換為服務型?!蓖鮼喫烧f。
雙創指數揭示“創新實現者”潛力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此次發布的“雙創指數2.0”以成都地區的指數為主,時間從去2016年6月首個“雙創指數”發布起至2017年3月,以月為單位進行發布。
與去年類似,“雙創指數2.0”以2014年9月為基準,設定當時雙創指數為100。而跟據新的評價體系修正后的數值,2017年3月成都雙創指數為220.38,為2014年基準的2.20倍。其中,2016年5月~2017年3月,成都雙創指數平均同比增長6.82個百分點。在王亞松看來,這顯示出成都“雙創”在不斷向好發展。
對比全國“雙創指數”,在2016年后三個季度還相對略低的成都指數到2017年第一季度實現了躍升,指數達到218,較全國雙創指數203高出不少?!俺啥茧p創指數的相對高水平增長,顯示了成都成為‘創新實現者’的潛力?!蓖鮼喫稍诎l布會上說道。
他所提到的“創新實現者”,是由湯森路透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報告》中所提出的。根據其定義,如果一個經濟體的創新表現高出與其處于同一GDP水平的其他經濟體10%,那么,該經濟體將在創新方面擁有區別于其他經濟體的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