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每年拿出1/3的財政科研資金用于基礎研究,今年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會超過40個億。”5月25日,深圳副市長王立新在2019年未來論壇·深圳技術峰會上表示,深圳正在建設一大批基礎研究機構,地方政府科技投入重點由成果產業化轉向基礎研究。
王立新介紹,2019年,深圳科技研發資金預算規模123億元,其中基礎研究安排45.36億元,占科技研發資金比重36.87%。今年1月至3月,深圳繼續保持科技支出力度,市財政科技累計支出82.3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8%,持續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2018年,深圳的研發投入占到GDP的比重已經達到4.2%。深圳90%以上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職務發明專利來自于企業。
歷年來,廣東持續在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深圳也歷來被視為本土創投的“風向標”,騰訊CEO馬化騰在隨后的致辭中表示,大力支持深圳基礎科研項目和實驗室落戶,出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吸引新政策,對深圳吸引更多基礎性科學研究的人才非常重要,騰訊將積極投入數字灣區和科技灣區的建設,在培養產學研創新生態上出實招。
以下是深圳副市長王立新的演講全文:
尊敬的張磊主席,馬化騰主席,丁聰總經理,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來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南海之濱,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科學家和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企業家、投資家齊聚深圳。我在這里要特別感謝張磊主席接受馬化騰主席的建議把論壇放在深圳。各位嘉賓今天出席2019年未來論壇深圳技術峰會,我們感到非常的高興,非常的榮幸!在此,我謹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峰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嘉賓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深圳今年40歲。已經從一個邊陲的農業縣成為一座現代化國際化的大都市。深圳是一座充滿魅力、充滿活力、充滿動力、充滿創新力的城市。每個人來到這里都會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都會感覺自己變年輕了。我想這也是張磊主席說馬化騰主席舉賢不避親,我說未來論壇技術峰會放在深圳,沒有選錯地方。
深圳始終把創新和人才作為城市的主導戰略。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各路英豪、各路英才。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帶動下,2018年深圳的研發投入占到GDP的比重已經達到4.2%。相當于以色列的水平。PCT國際專利的申請量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已經是15連冠。所以,深圳涌現出這樣多的創新型企業,絕不是偶然的,而是靠長期的積累,靠我們的科學家、研究人員一個課題一個課題的研究、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攻關,一個專利一個專利的申請,而累積起來的。
去年我們戰略性新產業的增加值增長率達到兩位數。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0家以上,全市的高新企業已經達到1.44萬家,居全國第二位(2018年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3185家,總量達14415家、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同時,我們獲批了全國首批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我們建設了一大批的基礎研究機構,這也是我們深圳作為一個地方政府在近年來實現的一個重大的轉變。
大家知道過去深圳以“四個90%”而著稱:“90%以上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職務發明專利來自于企業。”那么,政府主要支持成果的產業化、產業的發展,我們比較少的投入到基礎研究。現在我們這個政策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我們每年拿出1/3的財政科研資金用于基礎研究。今年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會超過40個億。(2019年,深圳科技研發資金預算規模123億元,比5年前增加了84.13億元,增長了500%,其中基礎研究安排45.36億元,占科技研發資金比重36.87%。今年1月至3月,深圳繼續保持科技支出力度,市財政科技累計支出82.3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8%。)
我們這兩年相繼成立了兩個省實驗室,一個是鵬程實驗室從事網絡空間信息研究,一個是深圳灣實驗室從事生命信息和生物制藥研究。成立數10個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得主領銜的實驗室,成立了13個基礎研究機構。那么,我們希望這一系列的基礎研究機構的成立能吸引一大批全球的科學家和年輕的科技人員來到深圳來從事基礎研究,來補齊我們創新鏈的短板。大家從最近的形勢也看到基礎研究對深圳、對中國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過去講80年代上大學的時候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來我們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認為孩子還是應該讓他去學經濟學,學金融、學設計,讓他快樂,讓他離錢更近一點,認為離錢更近一定會賺到更多的錢!那么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提那句口號,就是:“學好數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
當前,我們深圳正按照習近平主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的新定位。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建設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在此背景下,深圳將堅持“創新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憂患意識,持續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我們今天看到:一項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非常重要。固然重要,但是創新的生態鏈更加重要。就是當你解決了某一個核心技術,某一個關鍵零部件的時候,你并不具備產業的安全性,你并不具備完全獨立自主的能力,你需要在整個創新生態鏈上要補齊所有的鏈條,你才是真正的具有世界的競爭力,才能真正的具有世界的話語權,也才能真正地造福人類。
我們要搶抓粵港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大家知道,粵港澳大灣區旨在建立世界級的城市群,加強城市間的互聯互通,使各種生產要素,創新要素能夠自由地流動。粵港大灣區,我認為最重要的定位就是要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我們看到中央對這個定位支持力度非常大,剛剛出臺的一個政策,對海內外的人才進行15%所得稅的優惠,這個政策是真金白銀的!我們地方政府,深圳會帶這類人才來補齊稅收。所以這樣的力度,學成一定要歸來!因為稅收便宜啊,我們昨天晚上還有研究這個事情,你100萬薪,本來要繳45萬的稅,現在只要繳15萬的稅,你一下子多了30萬,家里面的人很高興,所以你的日子也會更好過。(繼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9年2月18日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推進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吸引境外(含港澳臺)高端和緊缺人才到大灣區工作,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2019年3月14日聯合頒布了《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1號,以下簡稱“31號文”詳見:財政部官宣!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發布!)。
未來論壇作為中國首個推動基礎科學發展的民間科學科學公益組織,對外拓展了中國科學技術面向世界溝通交流合作的渠道。對內鏈接起了中國一南一北兩大科學和科技中心城市。相信此次未來論壇的舉辦,將從科研到技術轉化,再到產業應用與城市發展等方方面面,給深圳科技創新帶來新的啟迪,也希望未來論壇積極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多組織各類活動,推薦深圳讓全球各類人才了解深圳,熱愛深圳,來深圳創新創業。祝本次峰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