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上海人心中都有一條“巨富長”(上海巨鹿路、富民路與長樂路三條小街的簡稱),作為淮海商圈與靜安商圈之間的一塊生活區域,這里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好小店,午后的陽光穿過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透露著上海獨有的小資情調。這里被《外灘畫報》刊文評價為“上海最有趣、最豐富的街區”。我們要說的MUJI風聯合辦公空間,就位于這片文藝之地。
當新天地、田子坊這些標注為上海老式風情的地標紛紛淪落為旅游景點,文藝青年們開始重新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后花園——“巨富長”,以富民路為中軸,襄陽路以西,常熟路以東,長樂路以北,延安路以南,位于淮海商圈與靜安商圈之間的一塊獨居特色的區域。這里既有很多個性小店,也是文藝青年度過小資時光的寶地,里弄還隱藏了無限風情,等待人們的探知。

一條小馬路,走路不過15分鐘,這便是上海20年代最好的住宅區新樂路。這里潮店林立,不經意間就會與某個明星打個照面。道路兩旁種滿了法國梧桐,和附近人流如織的淮海路相比,多了一份鬧中取靜的從容。這里的弄巷,別有洞天,這家MUJI風格的聯合辦公空間就隱藏在新樂路134弄的小巷子里。

步入這條只容得下一輛汽車行駛的窄巷,目光最先被一面約100米長的涂鴉墻所吸引。這面墻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百米暖墻。2015年,《暖墻》公益活動發起人費雯儷女士和插畫藝術家大熊老師共同發起了“老弄堂公益改造活動”,來自上海杉達學院的7名學生歷時40天,將老弄堂里原本斑駁發黑的墻壁改頭換面,賦予了年輕、藝術的活力。
如今,這面陪伴了附近居民兩年的暖墻即將迎來新一次的裝扮,老弄堂將煥發出怎樣的藝術生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還未走到小巷深處,一座MUJI風的建筑就呈現在眼前,這是由辦公場景服務生態創新品牌Workingdom傾力打造的聯合辦公空間,空間軟裝全部采用MUJI設計及產品,設計簡約明快,追求最純碎的質樸與簡潔,強調品質與舒適感,正如設計師田中一光所說的那樣:“簡素并不會對豪華自卑。簡素中有奧妙的知性、感性,毋寧說是值得驕傲的世界。如果這樣的價值體系可以推廣,那么可以用盡量少的資源,過更豐富的生活。”
Workingdom此次將MUJI“斷舍離”的極簡狀態帶到了聯合辦公領域,不僅完美契合了本身“讓工作變得更簡單”的產品理念,同時也為未來聯合辦公空間發展趨勢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

追溯建筑前身,這里曾是著名建筑事務所馬達思班(MADA s.p.a.m.)位于上海的總部,生來帶有藝術氣質,空間充滿了設計感。馬達思班的創始人是著名設計師馬清運,他是繼梁思成、陳植等建筑學前輩之后首位獲獎學金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的中國人。拿獎無數,設計作品有恒隆廣場、上海嘉定圖書館文化館、天一廣場、寧波老外灘街區改造、浙江大學寧波分校等。
據稱,建筑改造時,還有工人撿到了馬老師寧波天一廣場的獲獎獎碑。不得不說,建筑空間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存在,中外設計在其中碰撞交融,過去和現在于此處相遇,給予置身其中的人,深遠遼闊的意蘊感染和別樣的文化體驗。
目前,空間正在開業籌備階段,還未正式對外開放,但也有不少“探鮮家”忍不住前來探店。漫步在“巨富長”的林蔭道上,感受老法租界的濃情與優雅,如果在這里辦公,生活與工作好似打破了邊界,這最迷人的轉角處還有哪些驚喜相遇,我們希望與你一同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