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曉光 伊西科
成為一家網紅店,應該是當下這個所謂“消費升級”的時代,幾乎所有店老板都夢寐以求的。但當有言(youyan-utalk)輾轉聯系到時下最具人氣的網紅店——鮑師傅糕點的創始人鮑才勝,這個只有大專學歷,幾乎從來沒接受過媒體采訪,普通話都說的不是很標準的小個子男人,在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說的最多的就是“壓力很大”。
“我這幾年壓力越來越大,去上海開店,從北方到南方,本來就承受很大壓力,不知道能不能成。我們其實一直以來就想踏踏實實做事,一步一個腳印,也沒什么太多的其他虛頭巴腦的東西,但這火了以后壓力更大了。”
讓他感到焦慮的是鮑師傅上海店的意外走紅。今年2月,在北京已有不小名氣的鮑師傅在上海人民廣場開了第一家店,一時間在滬上人氣爆棚,門口幾乎天天著排長隊,一則“上海人民廣場鮑師傅糕點店排隊7小時,黃牛高價倒賣排號”的消息更是將其推上風口浪尖。

鮑師傅上海人民廣場店排長隊的情景
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從廣州北上進駐上海的奶茶店“喜茶”,以及更早之前已在上海開店的臺灣潮流奶茶品牌“一點點”,同樣是排隊排成長龍。鮑師傅、喜茶、一點點,這幾個品牌也開始被媒體一起拿來討論——這些網紅餐飲是如何走紅的?還能火多久?是不是炒作?有沒有雇人排隊?
?“店門口的海報算不算?”當我問鮑才勝有沒有做過品牌營銷傳播的時候,他的這個回答讓人忍俊不禁,“我們其實也不想看到排隊的人過多,隊伍過長,有時候甚至還會去勸他們別排了,因為等他們排到的時候很可能我們今天已經沒貨了。”
在見面之前,我想象中的鮑師傅——我指的是鮑師傅糕點的創始人,應該可能是一個大腹便便的富態中年男子,跟那些常見的廚師和面點師傅類似。但眼前的鮑才勝身高只有一米七左右,體態瘦削,生于1974年,來自江西資溪縣。
至于為什么現在愿意出來接受采訪,鮑才勝說現在市面上假的鮑師傅太多了,“再不出來都要壞了‘鮑師傅’這個品牌了”。如果用百度地圖在北京搜“鮑師傅”三個字,會出來75個結果,但鮑才勝說時至今日,正宗的鮑師傅在北京只有14家店,另外在天津2家、上海1家,上海還有3家正在裝修。

“他們違法成本低,我們維權成本高”,鮑師傅無奈地說,他們前不久剛剛在天津打贏了一場官司,歷時半年,但最后的經濟補償只有一萬塊錢。
那鮑師傅北京的14家店都分布在哪里呢?鮑才勝掰著手指頭給我數了數:地安門、西單、雍和宮、阜成門、西安門、東四、新街口、永定路、安定門、馬家堡、惠新西街、華威北路、雙井、中關村,以二環里居多。
其實我也有點擔心坐在我面前的這個鮑師傅是不是真的鮑師傅,他這樣自信地信口拈來也讓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那如今爆紅的鮑師傅究竟是如何起家的呢?鮑師傅為什么這么火,還能火多久?
“5年在北京掙了一套房子”
鮑才勝成長于江西撫州下屬的資溪這個贛東南小縣城,資溪被稱為中國的“面包之鄉”,據此前媒體報道,資溪面包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1987年秋天,退伍軍人張協旺、洪濤回到家鄉,利用在部隊學會的面包制作技術,率先跨出山門,在鷹潭市開起資溪人創辦的首家面包店,憑著可口的產品、過硬的技術、辛勤的勞動、熱情的服務,第一年就獲利3萬余元。
“他們應該是第一代,那時候面包也沒那么多花樣,他們做的挺好后,大家就帶親戚帶朋友,資溪做面包的人就逐漸多起來了。”鮑才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在一所不知名的大專院校讀了幾年后,不到二十歲的他也和同鄉們一起,做起了面包糕點的生意。
但江西市場容量有限,資溪人就開始走南闖北,甚至走出國門,鮑才勝說他先后在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地都開過面包店,店面都不大,也沒什么牌子。這跟蘭州拉面、沙縣小吃多少有些類似,相關報道稱“資溪全縣12.6萬人中有一支近4萬人的‘面包大軍’,把7500多家面包店開到全國近1000個城鎮”。
“鮑師傅”這個牌子第一次出現是2003年,中國傳媒大學(當時還叫北京廣播學院)旁邊定福莊北街上,店面只有五六十平米。“我當時感覺肯定是大城市有發展潛力,就想著來北京了。”鮑才勝回憶說。
但北京不同于二三線城市,彼時味多美、好利來等面包品牌已經在北京經營的風生水起,鮑才勝深知要想活下來,就必須走特色路線。
其后不久,鮑師傅首創并推出了肉松小貝這一單品,深受學生群體的喜愛,當時就開始經常有很多人排隊,而肉松小貝在后來也成為了鮑師傅的主打產品。

鮑師傅肉松小貝
“那時候生意比現在好做的多,房租不高,用工成本也低”,憑借著這家小店,鮑才勝用5年時間在北京掙了一套房,“當時房價也不高嘛,五環外也就四五千吧,現在甭說5年,50年也不一定能買得起了吧。”
2008年,因為房租到期等原因,鮑才勝把這家店面盤了出去,轉而在雍和宮、長椿街、阜成門開了3家小店(長椿街店后關停)。至于為什么有底氣進到二環里開店,鮑才勝說是因為肉松小貝、蛋黃酥等幾個單品開始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甚至不少明星都來光顧。
以肉松小貝為主打,鮑師傅后來又研發出了提子酥、棗糕、蛋黃酥等20多個品種。從2013年開始,鮑才勝逐漸開始對門店進行擴張,每年開業至少3家左右,逐漸達到目前北京地區的14家直營門店,員工人數也從最初的七八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幾百人。
真假鮑師傅 鮑師傅到底好吃在哪里?
但隨著鮑師傅的逐漸走紅,大約從2014年開始,市面上開始出現了不少各種打著“鮑師傅”名號的店面,如“金典鮑師傅”、 “至尊鮑師傅”等等,去年下半年這些形形色色的鮑師傅店面更加多了起來。這讓不少消費者眼花繚亂,到底哪些店面才是真的鮑師傅?

打鮑師傅擦邊球的門店
鮑才勝直言,這些都是假的,他們在北京就那14家店。鮑師傅天津地區負責人彭剛透露,這些山寨店相互之間是有聯系的,但并不是有組織的,而其中很多則是原先在路邊賣煎餅果子、買早點的小攤販。
但有言經過調研,也有不少顧客表示,從這些假的鮑師傅店買的產品,為什么口感上跟正宗鮑師傅店好像也沒大的區別呢?
“會做面點的人來說是其實的確都能做出來。”鮑才勝坦言,鮑師傅現有的20度個產品品類,從制作工藝上來說并無多大難度,但差距體現在哪里呢?一個是選料,另外一個是產品的配方。他強調,鮑師傅采用的都是國內甚至國際一流的原材料,如制作糕點所需要的雞蛋全部來自圣迪樂村,而肉松則是和國內知名的企業合作進行研發。
“一流的原材料,反復的試吃體驗以及對制作工藝的嚴格把控,這就構成了鮑師傅好吃的全部秘訣。”鮑師傅天津地區負責人彭剛說。
在日常管理中,鮑師傅也遵循著品質優先原則。比如在不影響產品品質的前提下,鮑師傅現在有一些能夠用機器代替的會用機器代替,但目前絕大部分都還是手工;產品的正常保質期可以到三到四天,但是當天的剩下的他們全都扔掉,第二天絕對不再賣了。
“我們都是直營店。為啥不做加盟店,就怕我們的品質管控的不好。”鮑才勝說,鮑師傅每家店的單品種類會略有不同,以照顧不同的口味需求,而所有的店長是從店員成長起來,店員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來培養。
“鮑師傅可以說是我們的首席產品官,新品基本上都是他研發出來的。”彭剛告訴記者,他對鮑才勝最大的印象就是追求極致、甚至有些偏執,鮑師傅現在20多個產品種類都是經鮑才勝不斷調試、試吃最終確認的。此外,他們也有一個技術總監(產品研發負責人),近年來也會去到臺灣、日本、韓國等地考察學習。
?“傳統糕點新配方,或者老糕點,新口味。”鮑才勝這樣一句話形容鮑師傅。
對于這些假的鮑師傅店面,鮑才勝說他們有勇氣把店面就開到他們的旁邊或對面。2016年,鮑師傅在天津塘沽開出第二家店,彭剛這一次直接把位置選在了一家假的鮑師傅門店對面,“我就是想去打他們”。
在鮑師傅的門店開業之后,對方的客流量明顯減少了,這讓彭剛相信老百姓心中自會有一桿秤,當他們明白真偽之后,自然愿選擇來真的鮑師傅店來消費。
到目前為止,鮑師傅一共只有17家店面在運營,其中北京14家、天津兩家、上海一家。除此之外,上海仍有3家門店在裝修中。只要記清楚這些店面的位置,這也是區別鮑師傅真假的一個重要因素。

鮑師傅北京十四家門店地址
除此之外,鮑才勝還提出了另外幾種辨別真假鮑師傅的方式:
1.門頭名稱只有“鮑師傅糕點”幾個字,沒有其他字;
2.包裝袋有所有門店的名稱;
3.沒有任何營銷活動,沒有任何折扣和優惠。開業門口擺花籃的都不是真的。
鮑師傅還能火多久?
雖然鮑師傅2003年就成立了,但直到2013年鮑才勝開始著手注冊商標。2014年,申請“鮑師傅”商標注冊成功。
在拿到商標注冊后,鮑才勝正式開始了維權之路。2017年5月,鮑師傅的第一起維權案終于有了結果,可看著判決書,鮑才勝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整場官司持續半年,對方的賠償完全不夠請一個律師的費用。
“現在是違法成本太低,維權成本太高,剛好反了。”鮑才勝無奈的說。這也是目前讓鮑才勝最焦慮的問題,數百家的假店,如果一個一個的告,根本處理不過來。

鮑師傅天津店
在鮑師傅走紅之后,現在也有不少資本輾轉聯系到他們希望進行投資。鮑才勝說,他們也開始在跟一些資本接觸,但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擴張,更重要的是希望資本來幫助他們進行規范化運營以及打假。伴隨著夏天的來臨,糕點行業也進入了淡季,鮑師傅團隊會抽出更多的時間放在打假上。
如今的鮑師傅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品牌,但從內心深處來講,這并非鮑才勝所愿。
針對網上鮑師傅雇人排隊做虛假虛假營銷的傳言,鮑才勝表示鮑師傅成立至今從未做過任何營銷活動,更別說雇人排隊了,再說也沒有人會幾年下來一直雇人排隊。在他看來鮑師傅是一家要打造成百年老店的企業,只有踏踏實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才是王道。
對于鮑師傅究竟能火多久的質疑聲,鮑才勝表示鮑師傅已經火了十三年,說鮑師傅會曇花一現是沒有道理的。“我們不想那么火,我們只想一步一個腳印做下去。”鮑才勝反復強調這句話。
彭剛提到一個細節,在他們天津塘沽店兩年前開業的時候,他親耳聽到有大爺在旁邊譏諷地說道:“頂多排仨月”,但現在塘沽店門前還是經常排滿了長隊。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