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車位主,你愿意在車位空余時出租出來嗎?
目前北京汽車保有量約600萬臺,但僅有約290萬個車位,平均每臺車擁有約半個車位,在美洲和歐洲,平均每臺車擁有大概1.3個車位。北京車主確實“苦逼”。
解決停車難,一方面是開源,增加新的停車位;另一方面是進行錯時停車,提升車位的使用率,尤其是對各個城市的核心城區。“車位分享”正是通過后者幫助車主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車位分享”以手機APP的形式,基于LBS(地理位置),通過互聯網社交來實現就近共享停車。
車位主在“車位分享”平臺上設置車位具體位置、出租時間、具體收費等信息后,便可共享自己的車位。
車主按照停車需求,在平臺上尋找停車位并預定支付,可以選擇日租、周租、月租。因為車主以上班族居多,所以目前平臺上以月租為主。
車主進入預定車位的小區后,采取有位停車而非專位停車。即車主進入小區時,物業通過車牌號碼判別車輛是否為車位租戶,通過確認后車主只需尋找空位停車,無需停在車位主出租的指定車位,大大節省了找車位的時間。
利益分配方面,平臺收取部分租金作為服務費,剩余租金由車位主和物業進行分配,如果車位屬于停車公司的,則停車公司獲得除去平臺服務費剩余的租金。整個線上交易中,車主需要預付車位租金,平臺則在每月1日與15日分別與車位主和物業進行結算。
模式中涉及的車主、車位主和物業都能在交易中獲益。
車主通過平臺找到低價且便捷的停車位,同時認識與自己價值觀接近的白領。車位主通過分享自己空閑時段的車位增加收益,并認識身邊的車友。小區物業或停車管理公司通過平臺進行小區車位錯時管理,在沒有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升了車位利用率,增加了收益。
對于模式可能存在的跳單問題,“車位分享”創始人柳安表示車主容易通過平臺與車位主直接接觸,但很難不通過平臺跳過物業。
分時停車的概念早在2012年就已經被提出,國內也出現不少分時停車服務平臺。柳安認為,國內大部分競爭者都是搶存量市場,重B端輕C端,以各自平臺+停車場為主。因此“車位分享”從C端切入做增量市場,專注開車上班族分時共享停車,緩解上班族停車難問題。
創立“車位分享”之前,柳安也在做停車智能硬件服務。當時與梅蘭芳大劇院談合作,雖然車輛引導、定位、線上交付等功能都已實現,但對方并不愿為硬件買單,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很多停車服務商采用硬件免費策略。如果繼續做智能硬件,沒有清晰的盈利路徑。
2016年8月柳安帶著團隊開始轉型,11月正式做“車位分享”。“今年是非常好的窗口期。”柳安認為以C2C車位共享切入更具想象空間。
今年春節過后,“車位分享”以北京萬柳、朝陽門等作為試點正式開始運營。“車位分享”曾在海淀檢察院附近社區上線了18個共享車位,開發周期22天,出租周期18天,復購率達到100%,同時新增用戶42人。目前平臺已經覆蓋101個小區或停車場,登記車位達到1600個,并以每天大概100個的速度持續增長。
在計劃中,“車位分享”將著力布局三大業務:車位租賃、VIP代泊及車位金融。今年以車位租賃為主,VIP代泊為輔。VIP代泊由自有人員服務,已于今年4月底開始運營,主要服務銀聯VIP客戶,半年內不會以盈利為目的。車位金融則為車主提供車位貸款,并負責后續運營。
目前“車位分享”擁有20余人的技術研發團隊,主要來自百度、騰訊等公司的核心技術研發人員。線下推廣團隊大約10人。近期計劃通過引入600萬元資金出讓10%股權,進行新一輪融資,傾向引入有政府或市場資源的資本方。
隨后“車位分享”將進軍上海和廣州市場。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杜航,郵箱:duhang@ctoutiao.com
創頭條歡迎創投達人投稿,投稿郵箱:tougao@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