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對于風口浪尖的華為,任正非在媒體面前表達了作為國際領先企業的胸懷和視野。在華為遭受美國政府和企業的極端封殺下,任正非和華為展現出自強自立的遠見和企業精神。而在同一時間,中國汽車企業卻遭到發改委官員的怒批。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
“汽車企業中還沒有華為,我們的汽車企業還輪不上美國來打,不夠格,不用打。”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2019)》發布會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與政策研討會上表示。
對于現階段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吳衛提出“自信、自強、自主、自立”8個關鍵字。自信方面,吳衛認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企業的實力增強,2018年有7家企業列入500強,有5-6家零部件進入100強,雖然占比偏低但仍有進步。并且現在中國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中國市場在國際上的權重越來越重。
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在全球汽車工業轉型變革之際,中國汽車企業在新技術研發和應用上走在了最前沿。但是,吳衛指出“很多企業吹牛很厲害,戰略上都是很浮的東西。”

他表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靠自主創新。要把技術抓在自己手里,而目前中國汽車企業自己能抓住的東西不是太多。吳衛強調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要打造世界級競爭企業。他透露最近相關部門正在抓核心技術的攻關工程,攻堅有實力的企業,重點放在新能源汽車上。
對于外資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政策徹底放開管理,吳衛認為政策讓外資企業和中國企業都處于公平競爭下,自主品牌能不能更好的發展,取決于中資企業的本事和態度。他批評有些企業的“投降主義”,一味認為外資企業就是強。
對于當下中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工業與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處長馬春生、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處長汪濤、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昌林、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中國汽車技術研究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吳松泉等做了不同的分析和建議。

在現場,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豐田汽車公司共同組織行業機構及相關企業單位有關專家編著的《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2019)》正式發布。
該《報告》以行業協會數據、信息網絡體系和行業專家智庫為支撐,以服務企業、服務行業、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為目的。全書包括總報告、乘用車篇、商用車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篇、智能網聯汽車篇、零部件篇、標準化篇和附錄等八部分,基于行業發展態勢綜述、市場運行規律揭示、熱點事件政策影響分析、新技術新產品發展創新以及新標準制定等,對汽車行業發展趨勢進行深度分析。
《報告》以翔實的數據系統全面地闡述了中國汽車工業2018年度全年發展情況,揭示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態勢,重點分析了中國汽車工業在世界汽車工業及中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對2018年汽車工業的熱點事件和新技術新產品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述評。《報告》在總體上對2019年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和研判,是一部完整系統、全面翔實地論述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的權威性文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
最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總結發言,他表示,今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一如既往持續致力于為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努力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汽車行業高端智庫,匯聚思想志士,合專家之力,共同描繪中國汽車未來宏圖,為未來起航,為中國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