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宣布7個新聯合合伙人名字時,我突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信任,信任就是給予。”掌上糖醫的創始人匡明在講出這句話的時候笑得很輕松,他贏了自己。
幾個月前,公司核心高管先后提出離職。大家不滿一個新高管加入后的一系列”人事斗爭”,每個人都想走。
他從未想過,在留學劍橋,并在外企征戰多年后,創業時會陷入如此危機。
一夜未眠后,他最終決定---讓搞事的人離開,給予跟隨自己的人以最高的認可。一番殺伐決斷,數字醫療領域的領軍項目掌上糖醫煥發新生!
近日,匡明在數千位面試CEO中脫穎而出,入學騰訊主辦的青藤大學。這所創業大學里2年內已經成功孵化出9家獨角獸,學員總市值已經達到1700億元。
人們常說,創業九死一生,勝出者會被狠狠地推向下一個地方,然后開始新的輪回。相信經此一役,匡明又可以往前走很遠。
?數字醫療領域奔跑的野獸
數字醫療項目掌上糖醫,是匡明的第一個創業項目。這個以糖尿病切入慢病管理的服務和數字醫療平臺,雖然未像滴滴等明星公司一樣奪目耀眼,但也因為精準的切入,穩健的戰略,以及高效的執行,在短短2年間,成長為醫療領域中稀有的優質公司。
匡明是一日可以跑三個城市的人,他一直說自己要始終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完創業全程。
自2014年誕生至今,掌上糖醫在兩年內已經斬獲由經緯,IDG,中國平安等多家知名機構入駐的多次融資,估值已達近10億元。
匡明從不隱藏他的理想:構筑一家在大健康領域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糖尿病領域的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只是一個開始。
一個野心家,除了能看見未來,更需要的是上等的天資和超越常人的成長速度。

?在劍橋看到中國慢病的數字化未來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匡明,幾乎周圍人頭腦中蹦出來的第一個詞都是——聰明,極其聰明。
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他,有著不錯的家庭。父母二人一個在銀行工作,一個在財政局。匡明從小喜歡看書,四歲開始學校生涯,是奧數的常客,順利進入上海交通大學。
正如那句話所說,聰明者涼薄,智高者性偏。年少時的匡明并沒有太多朋友,他更愿意活在自己的虛擬世界里。
大學畢業后,匡明加入了別人口中的好公司Intel,成為了一名明星工程師,期間專利無數。但真正改變他的,還是在劍橋的那一年。
劍橋就讀的課程最后,匡明被安排到當地一家著名醫院實習。醫院中,他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在病患者到達醫院前,醫生早已接收到病人在家期間的體征數據。見面后,兩人卻只在一間溫暖的屋子里,閑話家常般輕松愉快地完成整個就診過程。在診療同時,醫生對病人的下一階段用藥方案已經做出了大幅但精細的調整。
?“您是如何完成診療的呢?”匡明好奇地問醫生。
“事實上,慢性病治療的關鍵是習慣,聊天的過程是為了尋找數據變化的真正原因。”醫生回答。
正是觀察到這么一個看似簡單隨意,卻能對病患做出更為精準診斷的診療過程,匡明仿佛看到了中國醫療應有的未來。
?化崩潰為力量的強生全球管培生
埋下的種子總會發芽。
在劍橋的課程結束后,帶著對未來醫療的憧憬,匡明在諸多offer中選擇了強生醫療。
那時的他就有這樣的直覺:如果要對這個世界產生足夠的影響力,那么有人能夠因為你所從事的事業而更好地活下去,無疑會非常的有價值。這件事就是健康。
匡明被招錄加入的是強生一個“全球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在這個計劃中的所有新入員工,被安排在強生全球各分部范圍內輪崗。他先在歐洲和美國負責戰略和新產品上市工作,后來回到中國任銷售經理。匡明不但在這個計劃中罕見地“活”了下來,也擁有了更開闊的視野。
被問到如何做到連續兩年獲大中華區銷售經理年度業績冠軍時,他提高聲調說,“當別人只賣公司提供的”現有”產品時,我創造出了”新產品”---賣給醫院整套解決方案,銷售額大漲300%就這么簡單。”
于是,團隊大振,匡明也一戰成名。
?站在路口舍棄百萬辭職創業
此時的匡明,拿著百萬年薪、擁有體面的生活,但這一切也讓他焦慮。
三十而立,這份焦慮累積到了臨界值。他反復自己,這一生到底想要什么?
從IT到醫療;從工程師到戰略訂立者;從全球市場,再到一線銷售,愈加成熟的匡明也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強生可以改變他,但他能帶給強生的改變卻很有限,在強生的全球戰略面前,很難看清自己。要填補中國的慢病管理空白,想實現通過醫療服務幫助慢病患者治療的理想,必須從頭構建。
糾結了半年,匡明終于下了決心。
“我想賭一把大的。”匡明說。
糖尿病,一項目前尚無根治藥物,但可以通過多種治療手段得到有效控制的慢性疾病。它所帶來的各種并發癥和高額治療費用,足以拖垮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
2014年底,匡明和他的早期團隊推出的“掌上糖醫”。這是一款可以通過智能的計算方式,讓糖尿病患者隨時隨地精準的記錄血糖、評估并發癥、了解控糖知識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務平臺。
與此相匹配,匡明的團隊還自主研發了一款智導互聯模塊,這一硬件模塊可以將傳統血糖儀中的血糖數據批量傳輸導“掌上糖醫”App端,解決血糖數據連續記錄的障礙。通過技術改造和成本控制,他的團隊將該模塊設備的售價降到了幾十元。
“掌上糖醫”很快拿到來自中國平安和經緯的數百萬美元天使投資,希望能夠通過跟保險公司的深入合作盡可能減輕糖尿病為代表的慢病患者長期治療的經濟壓力。
?危機時讀懂人性
陳強是匡明“六顧茅廬”從阿里談出來的運營負責人,也是和他一起創業的09號員工。他做過傳統零售,做過2B,做過跨境電商。之所以放棄了阿里的股票,加入掌上糖醫,是因為陳強覺得,匡明和自己早先的老板馬云有神似,比如對未來總有新知和洞見,同時又有很強的執行力。
但并肩創業2年后,陳強發現公司的一切都變了味兒。似乎沒有人直接和匡明對話,來回轉述的語意又都被曲解。漸漸地,昔日“戰友”開始互相猜忌。但這時,匡明正心無旁騖地為下一輪融資奔波在一個又一個城市之間。
2016年的一天,陳強在一家星巴克里告訴匡明,自己要離職。聽陳強絕決地表明去意,匡明愣住了,眼淚也不能控制地流下來。陳強可是那個陪他從0到1,上山下海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戰友”。即使任何人有可能離開,他卻從沒想過陳強會走。
隨后幾位高管也都表示要離開。當陳強知道以后,他第一個改了主意并找到匡明說,如果這些人都走了,掌上糖醫還剩下什么?我必須留下來,我不能眼看自己一手搭建的公司就這么毀了。
匡明腦袋后面那個不停飛速運轉的世界終于第一次停了下來。原來自己在書中讀到的“朋友”,想象中的那種可以站在一排并肩作戰的“戰友”一直就在身邊。
“他們既然愿意信任我,我為什么要吝惜先給予信任?”想通了這一切后,匡明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擔。
后來的一次團隊活動中,他站在近百位員工面前宣布,7位管理者一起出任掌上糖醫聯合創始人。這也將是這所公司誕生20個多月之后的又一次新生。按他的話來說,從那一天開始,掌上糖醫又開始了“二次創業”。從強生辭職并加入匡明團隊的首席醫學官及聯合創始人張玉琴也坦言,她沒想到匡明能夠成長這么多。
?曾經每一個新增用戶都讓他高興地想要舉杯慶祝。
他曾認為自己是最懂醫療的。
他曾認為自己是最懂互聯網的。
但他一度承認自己并不真的了解人性。
?回顧自己創業所經歷的一切,匡明還是一副似乎能一眼看透一切的傲嬌樣,創業的坑,懂的再多也還是會踩,重要的是踩了之后要趕緊爬起來,關鍵還是要活著。
他總結自己的幾點創業經驗:
1.???? 信任團隊,做到充分交流;
2.???? 充分談論,但決定后就堅決執行;
3.???? 當資源有限的時候,專注一點做到極致;
4.???? 最后一點:心要狠,不合適的人堅決不能要。
?平安創投的投資人張江談到匡明也頗有感慨,有一些東西,可以預估,比如匡明跨行業的背景,他的能力,他的學習速度。但兩年后的今天,匡明身上的一些變化,卻讓他十分意外。很多創業者最后是被“自己”擋住的,很多人直到失敗都不明白的道理是什么。
“當我知道匡明要用自己家里的錢回購公司股票,我很吃驚。”張江說,“匡明認為比起投資其他公司或者買理財,自己的公司更值得期待。”
給投資人信心,也給自己最大的賭注。
山河平靜遼闊,無一點貪嗔癡愛,而我們匆匆忙忙,因為這是我們唯一的路。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