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滔
創業項目:大疆DJI (中國 深圳)
項目簡介: 專注于飛行器及飛行影像系統的技術公司,十年內申請專利達1500多件,2016年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
創始人背景:香港科技大學碩士,狂熱的直升飛機愛好者
融資情況:獲紅杉資本和Accel Partners超過1億美元風投?
李佳說:人惡沒有大智慧,心邪做事不靠譜。
汪滔出生在杭州,當時,他的母親是教師,父親是工程師。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父母決定去深圳下海經商。由于父母工作的忙碌,汪滔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不得不被送回杭州,寄宿在老師家中。
身邊缺乏了父母的陪伴,航模手工是他少年生活中最好的陪伴,各色各樣的航模作品貫穿了汪滔的成長。他回憶起小時候看過一本叫做《動腦筋爺爺》的漫畫書,里面有一個紅色的直升機,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夢想著自己能做個一模一樣的直升飛機,然后帶著它一起旅行。
看著兒子對直升機的熱愛,汪滔的爸爸在汪滔16歲的時候,獎勵了他一臺遙控直升機。如獲至寶的汪滔自然是第一時間就把玩起了這個新玩具。然而,這個直升機并不好操控,剛剛飛上天就掉了下來。
高考時,汪滔報考了華東師范大學的電子系,繼續著自己的航模夢。
結果,上大學之后,汪滔又開始了對直升機航模的研發,但摔壞了好幾臺。螺旋槳葉還在他手臂上留下了一道疤痕。這一次次的失敗,讓他萌生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做一個能夠自動控制直升機飛行的東西。

(汪滔和無人機)
2003年,已經大三的汪滔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決定——退學。
因為他的成績只是中等偏上,從華東師范退學后,他并沒有如愿進入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最終進入了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但對于汪滔來說,香港科技大學的經歷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回想起在港科大的求學歲月,汪滔說:“在香港科技大學讀書的時候,對我影響最深遠的經歷就是參加了Robocon比賽。我從大二開始參加,連續參加04、05兩屆。2004年參加時,我們幾乎擁有全香港最強大的技術團隊,在機器人上面擁有很多先進技術,但很可惜,由于團隊內部的一些矛盾,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上場的時候,機器人沒有充完電就上去了,最后名落孫山。第二年總結了第一年的經驗教訓,團隊合作有了大大提高,大家都是日以繼夜的,熬夜把作品做出來。最終,獲得香港冠軍和亞太區并列第三的成績。這對我有深遠影響,不光在技術上有鍛煉,特別是對團隊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有多強的欲望把事情做成。想得冠軍的努力背后,要有非常強大的欲望。我學會這個道理,把它更好的用在后面的創業上。”

2005年,因為對直升機的欲望,汪滔在準備本科畢業課題的時候,說服老師同意他自己來決定畢業課題的方向——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研究的核心在于使航模能夠自動懸停。同時,他還從學校申請到了1.8萬港幣的科研經費。
經過5個月廢寢忘食的努力,他終于研發出了可以令直升機在空中懸停的飛控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他得到的領悟是看問題需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見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通過獨立思考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同時,他的項目得到了機器人領域權威李澤湘教授的注意,并被李教授招收成了自己的研究生。
2006年,在導師李澤湘教授的支持下,汪滔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嘗試著把本科畢業項目被制作成視頻。汪滔說:“當時,我做了一個有關直升機的視頻,看視頻的人覺得這架直升機還不錯。后來有人找我買它。我當時看開價不錯就賣了,我當時賣了50000元人民幣,而它的成本是15000元。”
早期的大疆主要靠參加各種展覽和在無人機愛好者網站發廣告來進行兜售。盡管是創業初期,但當時的一個單品也能賣到20萬元。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大疆都是以小作坊的方式在運轉,甚至在第一次去德國參加展覽時,被安排在了玩具區,和那些賣絨毛玩具的中國廠家在一起,而不是被安排在模型區。

(大疆第一代消費級無人機——精靈Phantom1)
雖然只是小作坊,但汪滔的“完美主義”讓他對每一個細節都力求精益求精。這一切可以從一顆螺絲擰的松緊程度來看出。為了讓螺絲既能防止松動,又避免被卡住擰不開,汪滔放棄用工具,而是選擇用手指來擰,以求能把力度把握精準。在飛控系統上幾百顆的螺絲,就是這樣一顆一顆地按照不同要求擰上去的。
突然,被來自新西蘭代理商的一條信息打破了原有的平靜。代理商告訴汪滔:她一個月賣出200個平衡環,但95%的客戶都把平衡環安裝在多軸飛行器上。當時多軸飛行控制系統的主要廠商是一家德國公司MikroKopter,但他們的產品策略是DIY,用戶必須找到自己的組件并下載代碼,因此用戶體驗不是很好,產品的可靠性也不行。
汪滔敏銳地捕捉到了機會:大疆也許應該成為第一家提供商業用途成品飛行控制的廠商。市場上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樣本,汪滔冒著極大的風險作出了決定——做多軸整機飛行器!
“我們當時想做一款有成本效益的,不需要玩家自己組裝就能隨時起飛的產品。當時主要考量就是這款產品能夠先于我們的對手進入低端機市場,并沒有想要賺錢。”汪滔解釋道。
創業的第三年,大疆的第一款基于飛控技術面向消費者的產品 Ace One 面世,把市面上幾萬元的產品價格做到不到兩萬,迅速打敗了當時德國和美國的兩家競爭對手。
之后推出的數千元入門級產品“精靈2”更是大獲成功,把無人機的用戶從航模發燒友一路拓寬到普羅大眾。從硅谷大咖紅杉資本合伙人邁克爾·莫里茨,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到國內互聯網新貴極客王興、王小川、張一鳴都成為了大疆飛行器的粉絲。汪峰更是用大疆飛行器來向章子怡求婚,成功刷上了頭條新聞。

(汪峰求婚現場采用大疆無人機)
在汪滔看來,“消費入門級并不意味著價格低廉卻品質粗糙,相反是既便宜又絕對好。”
2016年3月推出新產品“精靈4”之后,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市場,大疆的市場份額均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90%。作為把份額看得比毛利更重要的汪滔來說,他在市場對無人機還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時,已經腳踏實地地做產品,用性價比打開了市場,也牢牢地占據住了行業霸主的地位。
2016年11月,大疆再次發布全新一代的"悟” Inspire 2和 精靈 Phantom 4 Pro 無人機,從高端級和消費級“雙管齊下”來進一步挖掘市場,在提升性能的同時,也讓用戶能夠更加智能地規劃飛行路線,提升精準性。

(大疆最新一代無人機——Inspire 2)
另外,現在汪滔出游的時候,經常背著大疆的無人機,到風景好的地方放飛航拍一下。終于實現了他兒時的夢想。

在未來,“激極盡志,求真品誠”的汪滔已經把目光投到了無人機產品和配套服務兩方面。從農業無人機市場、袖珍版無人機產品,再到培訓培訓無人機飛手學員,一個百億美元的市場正等待著汪滔去探索。

(大疆農業無人機)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