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四月天,不負春光與創業

? ? ? ? ?2017年4月19日,我創業兩周年了,慶幸感恩,創業繼續。
? ? ? ? 人就像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沙粒,人到世上只是塵埃的偶然落定,大部分的人就像是河流里的沙子,被歲月沖刷得暈頭轉向,生命源于塵埃,又歸于塵埃。
? ? ? ? 兩年,730天,17520小時,1051200分鐘,一路走來,時間不短,道路很長,故事很多。如果非得用一句話來概述這兩年的創業,我想說:雖然這兩年的路走得很難,但是我堅持著強大的信念突圍出來了。
01創業,就像是一副故土的山水畫

“天邊夕陽再次映上我的臉龐
再次映著我那不安的心
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涼
那無盡的旅程如此漫長
我是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
......”
? ? ? ? 伴隨著車里放著的這首許巍的《故鄉》 ,我終于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 ? ? ? 清明小長假期間,我陪著父母回了一趟老家,回到了那座江蘇和山東交界的小村莊。村口下了車,腳踩在進村的土路上,一種故土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不大的村落,村里還是那么熟悉的幾十戶人家,幾座老房子,老房子旁邊新蓋的樓房,都分布在主干道的兩邊。大門兩側墻角整齊堆好的棉花桿,斑駁的大木門上貼著紅火的對聯,門口的柿子樹和帶刺的花椒樹都長出了新葉。
不遠處的田野,規整的種滿大蒜和洋蔥,偶爾能看到一叢又一叢的韭菜散落的長在田埂上,田間地頭旁,停著堆滿農具的三輪車,村民們正擺弄著竹條和塑料薄膜搭建育苗塑料棚。
農用拖拉機剛耕完的地,方方正正的土地,踩上去松軟的感覺,遠處一長排筆直高聳的楊樹,樹上點綴著幾個鳥窩,泥土的氣息,秧苗和樹葉的翠綠色,都在彰顯著春天的生命力。
天空很藍,微風很輕,陽光很暖,故土很美。恰逢第二天下雨,淅淅瀝瀝的春雨,遠處的湖面,路兩旁的樹木花草和盛開的油菜花,有如一幅山水畫。
之前上大學的時候和工作以后也回過幾次老家,不過都是來去匆匆,來不及駐足仔細欣賞故土的風景,這一次回來覺得故土格外的美麗親切,父母親也有二十多年沒回老家了,兩位老人顯得特別興奮激動,緊緊握住老伙計們的雙手,止不住的鄉音,聊不完的家長里短,帶不走的故土回憶。
那一瞬間,你會覺得,創業,就像是一幅故土的山水畫,不管你漂泊多遠,獨在異鄉多累,一旦你回到魂牽夢繞的故土,覺得一切的打拼都是值得的,創業,也是一場故土的回歸。
02創業,就像是一次救贖的致青春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趕著去死。)
——《肖申克的救贖》
這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面的一句臺詞,很簡單的一句話,很簡單的兩個選擇,要么好好活,要么趕著死。
俗話說“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不得不承認,創業之前的幾年我偷懶了,過得太安逸,很多事情沒有想清楚,沒有全面成長,你走過的路,經歷的事情,時間都會陸續回饋給你。
所以,我這兩年的創業應該是抱著趕著去死的心態好好的活,選擇走上一條很難的路,救贖過往的自己,再次致青春。
記得當時從SOHO中國離職的最后一天,我拿出手機在辦公室自拍了一張照片,照片里的自己,照片里的辦公室陳設物品,以及照片背后帶不走過往十幾年的工作回憶,這應該是我僅有的一次自拍,現在想起那個場景也很感觸。
后來創業以后,為了品牌宣傳,看似是出入在聚光燈下,合影拍照不斷,其實每天跟一個五線小明星一樣奔波,一直到現在,我也沒一個固定的辦公室,流竄在車里和各個空間的工位。
偶爾在一些演講場合提到過,我們以前做地產行業的人腰是很肥的,那個時候看不上互聯網行業,更沒想過創業,現在看來,這是一種目光短淺的錯誤,也是一種放棄自我成長的行為。
干了十幾年的房地產,早期思維轉換沒那么快,還是一套傳統行業“土鱉”的樣子,一身高級西服,穿著奢侈皮鞋,拎著皮質手提包,中規中矩的干著創新創業。
其實你看“中規中矩的干著創新創業”這就是一句矛盾的話,創新肯定是活躍顛覆的,而不是中規中矩,所以我早期剛開始的狀態就是矛盾錯誤的。
突然有一天,我從車里翻出了壓在儲物盒里的雙肩包,拿回家把手提包里的東西一股腦全倒在雙肩包里,從此每天上下班,出差行李,這一個雙肩包全搞定,想想也是很方便。后來開始穿休閑鞋,穿帽衫,穿休閑裝,呈現出自己一個輕松而又親切的狀態。
四十不惑的年紀選擇了創業,這個年紀了,說是不惑,看看頭發越來越少,就知道這兩年創業路的坎坷與坑一定不少。青春不去,創業不死,過去偷的懶,現在都得補回來,欣然的去接受,救贖過去,那些熬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03創業,就像是一場資本的談戀愛
身處創投圈,創業和資本肯定是分不開的,兩年的創業之路,資本是我的短板,說實話,我做得不是很好,好像我們這種老同志,不是很受資本待見。當然這不能怪別人,這是我自身的問題,個性使然,說話直,不求人,寧肯自己苦耕,也不低頭,不混圈子,簡直就是一個另類。
個性愚直的人也需要一個發泄的方式,打網球比較適合我。一方面是創業兩年來,身體熬得越來越差,偶爾感到說不動話,覺得累,適量的運動也能調節一下狀態;另一方面打網球的時候,也是一個自我心靈對話的過程。找一個網球教練,全程基本沒什么交流,就是不停的對練,不停的揮拍,揮灑積蓄已久的壓力,一場揮汗如雨下來,一身輕松,繼續戰斗。
創業,就像是一場資本的談戀愛,我不是老對不上眼,就是失戀,好在單著也能活。怎么說呢?創業這件事,還真不是埋頭苦干就能成的,你得學會講故事,你得學會把自己收拾打扮的光鮮亮麗,還得把內在展示出來,關鍵是你得找到有感覺同頻的對象。
創業和融資是兩條不同的路線。創業,不能只是當作一個浪漫的過程,對于創業,我的確憧憬有一段很純粹的資本戀愛,如同青春一般純凈,但更明白光有初心還不行,融資只是“包辦婚姻”的一種形式,得需要一個野蠻生長的過程。
創業的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跟資本談戀愛的過程,可能也是一個相愛相殺的過程,遇到合適有感覺的資本,成功拿到融資,更好更快的前進發展,最后大家修成正果,賺錢上市,過程雖然很漫長,但真能按著劇本走,也是皆大歡喜的一件事。
其實創業,也是一件講究緣分的事情。緣分不到,不必強求,最起碼我覺得堅守信念,一直深耕,這個方向不會錯,剩下的就是等待,時間會給出答案。
佛前一燈明,
心中萬水清。
了了去來去,
空空行者行。
04創業,就像是一幢大樓的夯基地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于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于是都來安慰他。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同樣的情況下,可能你我這些大眾,肯定沒有這樣的定力和心性。正如王陽明所說: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這兩年的創業路確實走得很難,似乎是選擇了一種hard模式,可越是艱難的時候,更是告誡你要扎實打好基礎。艱難只是外部環境給你的反饋,就像是創投圈一直說資本寒冬,這是一個大氣候,拋開外在,還得看自己如何修煉內功。感謝這兩年自我救贖,才能再出發,走得雖慢,卻也是螺旋式上升。
打樁,夯實地基,這是洪泰創新空間近兩年來發展的重心。這個行業競爭也異常激烈,各自風格不同,我做不來八爪魚,還得堅持深耕,“深耕”內容包括:在上游要做好投資機構的連接;在中游要做好實體產業的連接;另外還要做好與高校等科研機構的連接。

創聯智谷作為洪泰創新空間創新創業的另一個載體平臺,做好深度管理、深度孵化、深度內容的耕耘,為今后“蓋樓”和“突圍”做準備。通過輸出管理和戰略合作的方式,形成相對規模化的運營和管理雛形,在加大規模的同時,標準化管理模型,與更多產業發生鏈接,打造全國性連鎖眾創空間品牌。
05創業,就像是一場圍城的強突圍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壓力井噴的時代,在這個批量生產創業者,批量生產眾創空間的當下,圍城之下,大浪淘沙,創業,就像是一戰圍城的強突圍。
“突圍”是今年的一個關鍵詞,眾創空間這個行業已經逐漸出現一些雛形,大家可能有人往左,有人往右,有人往前,跟早幾年的房地產和其他很多行業一樣,各自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模式,這是一個好的現象,百花齊放。
圍城之下,第一階段各大玩家紛紛沖進來入場,都在攻城略地,搶占市場,開始了一場“拼規模”的競賽。第二階段眾創空間發展的主旋律是“突圍”,必須思考如何在這場紛爭亂戰中突圍出去。
要想沖進來是容易的,因為沖進來門是開著的,就跟炒股一樣,你想買進可以,但是什么位置賣出就很考驗能力,突圍的時候門是關著,這是講究戰略方式的。所謂的“突圍”不外乎三種可能:一部分人通過不斷融資突圍,一部分人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融資突圍,一部分人真的賺錢,能直接開門出來,但是能找到“門”,開門出來的比例很低。
至于如何突圍,對比房地產的“七通一平”(給水、排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暖氣、通天然氣或煤氣、以及場地平整),未來眾創空間的發展也有著類似的邏輯,會經歷從提供物業為主和提供基礎的服務,升級成為產業鏈式服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構建服務的模塊化、標準化、可復制性,將是眾創空間探索的重要內容。
我們以前一直在做一些模式創新、互聯網創新,現在更多的是要跟實業鏈接,這也是我們今年眾創空間中很核心的要素,要往地面走,要落地。長三角、珠三角,這些本來就有產業的支撐的地方更適合這種模式的發展,加強鏈接實業的屬性,形成“小鎮”,這是一個創新創業聚集地的升級版。
創聯智谷也會和洪泰創新空間攜手,通過和實體鏈接,不僅解決小企業的需求,也會和大企業產業發生碰撞。第一,我們孵化的項目可能更多要偏向實業以落地;第二,很多外圍的企業,空間外的很多企業需要找創新空間做連接,比如說服裝行業整合,我們可以通過做一個垂直服裝時尚類的孵化器或者空間,很多企業就可以鏈接起來,產生碰撞,這個就有意義了;第三,加強與商業交易的連接,比如空間內部入駐企業的產品銷售問題,在理論上可以與線上購物中心、淘寶京東這樣的線上電商平臺產生連接,探索出一種類似于以前工業加工時代的“前店后廠”模式。
這也是一個存量資產管理的時代的到來,不管是最近火熱的雄安新區,還是北京房產限購新政,都充分說明了我們要進入一個真正的讓存量資產升值、升級的時代,房地產只是一個載體,房地產會有顛覆性的事件出現。為什么鏈家值錢,就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存量資產管理時代了。在存量資產管理時代,像鏈家這樣的模式,我認為是很有價值,它比任何一家開發商都有價值,因為開發商只管自己開發的一畝三分地,而鏈家這樣的模式接管的是全國的住宅類物業。
對于眾創空間也是一樣,大量的存量資產需要盤活管理,這個市場是巨大的,至于眾創空間為何現在還談不上“過熱”,一方面是目前新開發房地產的體量還太大了,改變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其次是因為創業空間的體量還不大,只是在小眾化的市場流行,處于早期階段尚未成熟,要想獲得資本和產業的認可,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06創業,就像是一個抉擇的在出發
很多人說今年中國的創新創業沒有了以往的火爆,相關的投融資消息似乎也越來越少,變得些許冷清。我覺得這很正常,前兩年互聯網行業存在較多泡沫,通俗講就是很熱鬧,而現在正逐漸回歸理性。
當然雄安新區這段時間非常火,我相信類似于雄縣的這類重磅消息在未來3-5年還會不斷出現。因為這是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布局,而對于創投領域也是重大利好。
所以很多人奔著雄縣蜂擁而至,買房炒房,尋找新的投資商機,很多人羨慕在雄安新區有戶口有地的人。很多85后、90后時常會抱怨說生不逢時,羨慕抓住機會和紅利的60后70后。但我覺得不論什么時代的人,都有著屬于你這個時代的紅利,每個人身邊每天都有很多機會,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看到這個機會并與之產生連接。
人的一生算下來也就3萬多天,這三萬多天你能活成什么樣子,或者能不能這輩子獲得成功,我認為主要看六個關鍵抉擇點:讀什么大學、去哪個城市、入哪一行、跟什么人干,要不要買房以及要不要創業。這六個關鍵點你能做好一兩個,生活就馬馬虎虎過得去了,你如果能抓住三四個關鍵點,你肯定也就成功了。
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正確抉擇的關鍵是你是否具備決策判斷的能力。一個人不偷懶不取巧,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的路,走過的路,跨過的坑,這都是寶貴的經驗,也是你決策的重要依據。
創業,就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抉擇,對于創業企業來說,每天也在面臨不同的抉擇,創業選擇什么方向,在哪兒創業,怎么打磨模式,怎么融資,拿誰的投資,怎么持續盈利......這些都是企業面臨的抉擇。
真正的創業就是心靈回歸,堅守初心,創業的初心應該融入到你的血液、商業模式里,創造更多有意義的社會價值,讓自己真正的融入社會,成為一個社會有價值有意義的人,情懷回歸故土,讓內心更加接地氣。
07創業,就像是一朵無我的塵埃花
有一天,趙州從諗在佛堂前掃地。
有僧人問趙州道:“你是得道高僧了,怎么還掃地?”
趙州答道:“塵埃是從外面飛來的。”
那僧人又問道:“這里是清凈圣地,怎么會有塵埃?”
趙州說道:“瞧,又飛進來了一個塵埃。”
生命本如塵埃,平常心是道。掃地、除塵都是禪修的過程,人剛出生的時候是一顆初心,無我境;隨著成長,有了些許塵埃,達到自我境,這些塵埃有時候會蒙蔽你的心性,放下自我境,認真掃地,就找到了真我境,最難的就是破而后立,從真我境又回歸無我境。
天闊水清河灘淺,風淡云散蘆葦前。
空靜自在行彼岸,古寺鐘聲客坐禪。
無來無去心無住,歲月如光花漫天。

隨其心靜,則佛土凈。
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最美好的夢想,都源自塵埃,
我們低到塵埃里,從塵埃里開出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