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每一個從阿里巴巴出來的創業者,朱振華(花名:王陽明)的身上天然帶著“阿里”的標簽與話題。作為一個十一年的老阿里人,朱振華由衷感慨道:“這十一年來,在阿里,我感受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純粹的阿里文化。”
十一年,這種文化潛移默化,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朱振華的靈魂與思想中,成為他創立微洱科技、研發小微AI客服機器人的某種動力。
談及當年加入阿里的往事,朱振華調侃了一句:“那真是‘陰差陽錯’。”他話鋒一轉,又坦言:“是偶然,也是必然。畢竟,每一個優秀的程序員,大概都很難不被那樣的技術力量與氛圍吸引吧。”
十一年前,他是心思單純的天才程序員;十一年后,他是雄心勃勃的熱血創業者。光陰如梭,歲月流轉。對朱振華而言,科技不斷更迭,閱歷逐漸豐富,唯一不變的,只有以技術改變世界的初心。

“我很早就對自己許下一個目標,要成為一個偉大的程序員。”朱振華笑著說:“我特別喜歡開源。我認為開源的東西才能成就整個世界的發展,這是我從小的夢想。”
面試時,阿里的技術負責人向他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內存圖形出現鋸齒狀的時候,你覺得這個系統出了什么問題?”
朱振華一聽,愣了一會兒,隨即興奮了起來!
“這個問題太有感覺了,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他像個好奇的孩子一樣笑了起來:“我以前未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這讓我覺得,我在阿里一定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更好的技術,它的技術力量和氛圍吸引了我。”
2006年8月,朱振華開啟了十一年的“阿里”旅程。
“我是一個叛逆的程序員。”
這種叛逆勁兒帶著點兒程序員的單純與少年人的自負,這也與朱振華本身對技術的天賦息息相關。
“那時候我能看到一種趨勢,Java已經是基礎技能,未來的技術肯定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挖掘、算法應用等為主的。程序員光懂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理解商業,明白商家到底需要什么,做到線下的全賦能。”
對于頂級程序員而言,很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如何理解商業。而當時,互聯網商業最強在哪里,在天貓。
2012年,朱振華選擇了去天貓事業部工作。
高P程序員,技術大咖,就職于國內頂尖的互聯網公司,這樣的閱歷讓朱振華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嗅覺,而叛逆賦予了他超強的行動力。
在天貓,朱振華做了兩件大事。
頭一件,就是參與構建了神秘抽檢系統。第二件是參與建立了首個天貓的無人超市。
“我想知道如何用技術去賦能商業,當時做了一些嘗試。”這些嘗試也包括了智能口紅機、智能穿搭、大數據、人臉識別、刷臉支付等項目分支。
“這幾個項目都與KPI無關,老大也不是很贊成。”朱振華笑道:“但我自己想做,就帶著自己的團隊把這些項目做好了。”
當時,神秘抽檢系統被央視廣為報道,連商務部長都來學習了。
“既懂技術又懂商業,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2016年12月,沉淀之后的朱振華帶著他對技術與商業的思考,選擇了離開阿里,自己創業,擔任遙望網絡的CTO,這家公司主要為廣告主提供集創意策劃、流量資源采購、品牌展示、效果監測、反饋評估、策略優化在內的營銷服務。

2019年,朱振華接手杭州微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致力于研究機器理解人類語言的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小微客服團隊聯合了谷歌團隊,用一年打造,自主研發出了小微客服AI機器人。
這是朱振華一直以來都想嘗試的領域。
小微客服集合了自動問題回復,機器學習,用戶畫像,催單催付款等功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購物問答體驗,賦能客服人員。
選擇這個賽道進行創業,與朱振華在阿里的經歷息息相關。
在天貓時,朱振華接觸了很多客服人員。客服的離職率很高,流動性比較強,半年一年辭職很常見,因為客服工作有大量的重復內容,工作很機械。在節假日高峰期,因為店鋪客流量大、人手不夠、回復不及時、技術故障等原因,客服人員還會遭到客戶的遷怒與投訴……
這種不被理解的感覺非常痛苦。很多人覺得,自己找不到出路,這份工作中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像機器一樣。
“我跟阿里集團的客服線關系特別好。那時候,每周都有一個商家大會,把一線的主管人員叫過來,聽他們吐槽。這些一線的聲音,會讓你感受到這個群體的痛苦,讓你有使命感去做一件事情,去改變她們的工作方式和環境。”
客服群體里通常是20%的金牌客服和80%的普通客服,但20%的金牌客服能產生80%的利潤,如何用技術賦能客服人員,把20%提升到40%、60%,讓非金牌客服也能把銷售額提升上去。
這是小微客服想做的事情——用技術賦能商業經營。
朱振華說:“你要試著去改變生態,用技術推動行業的變革。”
這也是阿里教會朱振華最重要的一個道理。“我們要堅持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流氓兔男裝是小微客服的用戶,主管雷克塞表示,選擇小微主要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小微的準確率高達98%。第二,小微會派出專屬實施和服務人員來進行配置,自己不用操心。第三,小微客服可以進行智能穿搭推薦,鼓勵用戶購買,提高轉化率。
“我們從年初開始用小微客服,現在日均接待量在1000左右,轉化率提升到了58%,效果還不錯。”
流氓兔男裝的一位客服小姐姐作為直接使用者,說出了自己的體驗:“一些簡單的回復、尺碼推薦等,小微客服都可以很好地完成。還有催單,以前都要靠人工催,很麻煩,效率也低,但小微客服可以自主高效地把催單這件事做好。轉化率也在提高,我個人的轉化率提高了5%左右,還是很不錯的。”
短短數年時間,微洱科技迅速成長為一個將近200人的團隊,服務商家300多家,業務遍布杭州、金華、溫州、常熟、廣州等城市,并繼續快速向其他城市擴展。

數據顯示,小微客服助力店鋪運營后,可節省店鋪70%的人力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42%,縮減平均接待時常2~3倍,提升白天轉化率5%。
微洱科技沿襲了阿里的“花名文化”,不同的是,阿里的花名主要來源于金庸的武俠人名,而微洱科技的花名,更多是“量子”“黑洞”“引力波”“奧爾特云”這樣的科技花名。
科技是冷硬的,想象是浪漫的,大家通常認為這二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我希望我們微洱科技的每個人都能沉浸在對科技的幻想與好奇中。未來的技術都是想象出來的,當年的AI智能、大數據、算法應用,不也是從想象變成現實的嗎?科技是需要成為一種日常信仰的。”
有人擔憂說,AI智能等科技的快速發展,會讓客服群體無所適從,讓人的價值不復存在。朱振華卻不這么看。
“技術在變革,社會環境在變化,人也要去變化。”朱振華認為,未來,智能AI必然會取代人工客服,但未來的服務一定會做到精細化,他表示,客服就是銷售。AI智能會把人工作中的一些機械性的東西取代,然后把人的這種價值,特別是這種情感價值會更放大一些。
現在的賦能,人和機器是脫離的,人離開電腦,還是人自己。未來,電腦和人,可能是一體的。人機必然會結合,AI必然會助推整個世界往前走。
在這個過程中,客服需要主動變革。把基礎性的機械事情交給機器人去做,發揮自己的價值,這才是完美的人生。
朱振華說:“今天我們做的事情,真的能改變世界,改變科技與人的關系。這種改變可能只是一點點,可能只是微乎其微,但是每一份推力,對于世界的變革,都是有意義的,這是我們所堅持的。”

朱振華為微洱科技打造了“致力于AI變革世界,成為百年AI企業”的愿景。“帶著改變世界的使命感和對科技力量的絕對信仰,去找到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你就會明白堅持這件事的價值和美好。”他說:“這既是技術人的情懷,也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