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ICT界TAB對陣的大格局下,王小川的搜狗所處位置相對微妙。出自搜狐,牽手阿里,現在又背靠騰訊。每一步都走得相當驚險,但結果總出人意料。以產品見長的搜狗,此前甚至曾被稱為“小騰訊”,行業影響力可見一斑。
作為清華計算機系出身的創業者,王小川一直被打上“技術男”的標簽,但大巧若拙,這個技術男在創業過程中的方向把握、格局拿捏上實在可借鑒處不少。
根據公開材料,思達派(www.Startup-Partner.com)整理了王小川關于創業的相關經驗,希望能對創業者們有所啟發和參考。
王小川認為,創業過程中需要始終把自己當做一個創業者,保持初心。“創業就是我們有一種共同的信仰,并且互相信任。”?
對于創業風口,王小川認為,當過多關注下一個風口在哪里的時候,恐怕本身就遇到陷阱了,或者來講,如果跟趨勢不符合的風口就是陷阱。看風口,要看當下是否是最好的切入機會。
最初做搜狗輸入法來源于一位用戶的建議,即利用搜索引擎為輸入法建立詞庫,針對這一建議開發的搜狗輸入法最終奠定了搜狗成功的基石。王小川認為,沒有對用戶的尊重,就沒有今天的搜狗。
搜狗目前的幾千名員工中,超過80%是研發人員,搜狗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三級火箭”無一不是技術底蘊支撐。
雖然出身搜狐,但在管理體制上,搜狗采用了與搜狐不同的體制。在資本方面,搜狗曾引入阿里投資用于發展,并于兩年后回購,阿里也獲得了投資回報。2013年搜狗引入騰訊4.48億美元戰略投資,強強聯手,讓新搜狗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