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大炮”這次又開炮了,不過扮演的卻是創業者“暖心大白”的角色。
在《人民日報》上,周鴻祎明確提出兩個訴求:一是對股權眾籌希望能夠減少限制,尤其是法律中關于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的限制,第二是員工的期權稅太重,希望能夠減免。(詳見《【大咖】周鴻祎:哪幾個法律條文可能阻擋你的創業?》http://www.startup-partner.com/1433.html)
在《人民日報》發文,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鼓與呼,這已經超越了企業層面,而是上升到國家創業制度層面的事了。
顯然,作為企業家,周鴻祎這樣的訴求會贏得創投領域的廣泛支持,甚至推動創業制度也不一定,這無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但我認為,周鴻祎這次發炮是為了360的轉型再創業進行布局謀篇,也是在為員工創業爭取更多的彈性空間。為什么?從最近的一些事件中可以略見端倪:360正在由軟變硬,與此同時360也需要重提創業精神。
1、從安全領域到互聯網+
從軟件到硬件,從安全領域到泛安全領域,360現在越來越硬,當然所做的事也越來越多:從兒童安全手表到路由器,到硬件免費的攝像頭到行車記錄儀,再到雙十一熱賣的奇酷手機,360并不滿足于只在軟件領域里創業,而是希望能夠迎接科技領域未來的全新挑戰。
根據已有信息分析,周鴻祎認為,目前的產品線擴張,核心依然是安全。從互聯網的安全到移動互聯網的安全再到物聯網的安全,這似乎原本就是周鴻祎應該有的地盤。所以,周鴻祎才會“宣揚硬件免費”,或者不惜一切代價重返手機制造市場。
雖然周鴻祎在這個方面沒有繼續放大炮,但是,周鴻祎試圖在這個試圖有所圖謀,要把安全從軟件覆蓋到整個世界的野心已經顯露。周鴻祎不是一個守在過去的世界里自得其樂的人。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以全新的創業精神面對全新、也更為強大的挑戰。周鴻祎不僅要喚醒360內部的創業者精神,還要為他們的內部創新提供更多支持。
2、建言創業制度為創業精神鋪路
在最近周鴻祎的內部講話中,已經明確提出要改造公司。怎么改?
周鴻祎的想法是:把大公司做小。“創新是未來互聯網的主旋律,它要求你的公司向自組織的管理模式靠攏。”
“我認為360應當更加嘗試自組織管理模式……大家更像一群創業者,每個人都更富有創造力,及時應對市場的變化。”周鴻祎希望能夠把360變成諸侯制的創業集體,但這樣就需要有制度上的支持。
這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周鴻祎在《人民日報》的建言,不僅適用于每個年輕的創業者,也適合想把“大公司做小”的360本身。
“我們在開發360奇酷手機的時候,也有進行股權眾籌的想法。360公司投資20多億元成立了奇酷手機公司,從中切出一小部分股權,再限制一定的份額向普通人開放。……但根據公司法,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不能超過200人。”周鴻祎要想把大公司做小,就要給小團隊提供足夠的股權激勵,如果突破不了這個瓶頸,他的運作就會大打折扣。
期權等遠期激勵提供稅收優惠政策也是同樣的道理。
3、物聯網圖謀
“希望成為中國最大的IOT(物聯網)的互聯網公司”是周鴻祎在《人民日報》文章里明確提出的目標。
早在一年前,筆者就撰文分析360會將安全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安全感。因為過去只在互聯網上才能發揮作用的殺毒軟件,在IOT時代,將會對每一個角落發揮作用。
現在,周鴻祎終于來了。“軟硬件、IOT、安全感”幾個方面布局,周鴻祎還差什么?
員工的心態。任何一個成功上市后的創業企業,員工的心態也會有所轉變——財富激增、員工動力下降,怎么激活每個人的創業動力,是科技巨頭們的當務之急。更不用說,周鴻祎這樣已經把成為“中國最大IOT”目標直接喊出來的領導者。
而要重返創業心態,不僅要有創始人的決心,還要有合適的制度保障。周鴻祎已經想到如何讓整個團隊“變小”,但顯然這些制度阻礙了周鴻祎的雄心。
這或許就是周鴻祎變身“創業大白”背后的圖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