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某一天,我打開蝦米,看到一封信:《我們割愛只為更好的未來——高曉松、宋柯致全體用戶》。眼前浮現了高曉松360度都是死角的臉之后,心想,咦?不是一直都在版權清理呢么?!周小公舉的歌不一直在蝦米上都處于癱瘓狀態么?!
但這次還真有點不一樣。今年11月,相關主管部門發文要求,各大在線音樂平臺必須對未授權歌曲進行集中清理。讓我們來看看,阿里和騰訊都手握哪些資源?騰訊已囊括“QQ音樂、網易云音樂、酷狗、酷我”4個App,旗下有索尼、華納等2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而阿里則有“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擁有滾石、華研等獨家版權。這也就是說,你要聽周杰倫、王若琳,就必須得去扣扣音樂,要聽五月天、EXO,就必須得去蝦米。
然后各種在線音樂平臺就慌了。怎么辦?能抱大腿就趕緊抱大腿啊!比如,網易云音樂立馬就跟騰訊握手言和,自此終于可以愉快分享網易云音樂的歌到朋友圈了。這也就正式拉開了騰訊音樂和阿里音樂“明爭暗斗”的宮斗戲碼。
不管哪種市場格局,對于像創小妹這種聽歌雜且多的人來說,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就是,我們必須要兩個陣營各下載一個APP,才基本能聽到所有的流行音樂。
而對于有志于在線音樂應用的屌絲創業者來說,更要命的問題就來了,這個領域還有玩得機會么??
①?一個字:全!
這個道理很簡單。聽歌類應用,總得先有歌才有發言權嘛。我想聽小公舉的歌,不好意思沒有!我想聽EXO,不好意思沒有!那基本也就廢了。比如我最近細心觀察了下豌豆莢里各類音樂APP的評論,很多用戶都在表達“歌都下架了!聽不了”的怒氣,最后憤然卸載。
所以,隨著以后版權越來越正規和嚴謹,這一點可謂是各路在線音樂應用的命脈所在了!
②兩個字:特色
既然大家都差不多,那我為什要用你呢?顏值毋庸置疑,必須加分。但最主要的還是,你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這里創小妹就從一個普通裝B民謠狗的角度,來說說騰訊君和阿里君的主打APP吧:
蝦米:準確的音樂風格分類和引導
創小妹是從豆瓣倒戈過來的“叛黨”——當然豆瓣的屬性還是跟蝦米不同的,畢竟豆瓣只做電臺。倒戈的原因是,豆瓣電臺給我推薦的歌,慢慢的都難聽的跟shi一樣,而蝦米對于音樂風格的區分簡直是強大到沒朋友。早期還是一只偽搖狗的時候,基本就是從蝦米的幾十個搖滾分類里科普學習、試聽揣摩的,這也就是蝦米成為我新寵的原因。細致的分類促成了對用戶口味的精準定位,漫游功能也是基于此,準確地、自動給用戶推薦類似歌曲。
網易:社交做的超級好
第一次聽見網易云音樂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網易難道不是搞公開課和“一樓神回復”的嗎?但不停的有人安利我,說炒雞好用。我就下了個試試,不得不說,歌單確實做得很棒,至少深得我心。而網易云音樂最明顯的一個屬性就是,社交屬性非常強。這也導致我現在養成了一個非常壞的好習慣——每首歌都要看評論,一樓的精彩評論簡直分分鐘堪比糗百。
網易云音樂聚攏了非常多的獨立音樂人,給他們精心制作專題,致力于推廣小眾獨立音樂。你甚至可以在里面看見,你喜歡的音樂人回復了你,這對于小粉絲心態的創小妹來說,無疑有巨大無比的吸引力。網易云音樂可以說是,真真正正把聽眾和音樂人連接到了一起。
QQ音樂:視聽體驗一流
QQ音樂APP除了配備騰訊幾乎無可匹敵的超大曲庫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綠鉆充值率絕對是所有APP里最高的。話說,某同學沖了綠鉆覺得,要對得起高音質,就買了個歌德耳機。當然這是個段子,但不可否認,扣扣音樂一直專注在用戶的試聽體驗上,綠鉆的超高品質音樂,配合DTS音效,再用上個好耳機,那酸爽簡直不敢相信!
③三個字:有B格
創小妹是APP試用狂魔,閱音樂APP無數,現在的版權管制其實還沒進入到很多小眾APP。比如,我就用過一款APP,你用它分享到朋友圈,下面的分享軟件就會寫成“I’m?獨立音樂”(最關鍵的是,他壓根就不叫那個名字,不過它主打獨立音樂,也只有獨立音樂),瞬間B格滿滿有木有?!
但退一步說,B格只是暫時的,其他方面做不到位,用戶用起來不嗨的話,也最終難逃被打入冷宮的命運。但顯然,無論阿里還是騰訊系,這一方面做得都還不夠。
網易云音樂沒出來之前,我也沒覺得他能做好音樂APP,所以我的答案肯定是:有得做!?
我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說不定還是有機會拼一拼阿里君、騰訊君的。
①?小眾入手,清晰定位
請你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大批不愿意跟大家用一樣東西的人存在。所以,你需要明確想做的產品針對的是哪批裝B犯,摸清楚他們的心理,對癥下藥。越細分,活下來的可能性就越高,因為博大眾,講真,很難博得過BAT們(因為他們壕啊)。不要擔心小眾沒人用,只要你做的足夠好,中國辣么多人,光聽一個歌曲種類的人群起碼也得有幾千萬人吧(真不是在安慰你,雖然很難),但既然要在巨頭碾壓下生存,就得有打硬仗的準備啊!?
②導航類
這樣認為的出發點就是,作為一名骨灰級用戶,這種“聽周杰倫去QQ音樂,聽李宗盛再切換到蝦米”的時代不應該會一直持續下去的。比如,有沒有可能,某個應用集聚騰訊君和阿里君所有資源,只需輕松一搜,duang的一下就可以跳到蝦米或者QQ音樂,這樣用戶就只需要打開一個APP就OK了,不用再煩人地切換來切換去。創小妹感覺,快手差不多就是個這樣的APP,提供各大視頻網站的源。
③開發出全新的功能或體驗
體驗這個真沒法具體去定義,但就目前這幾個主流應用的體驗水平,這方面如果能有所突破,應該有機會。
但微創新總是可以的。比如,做一個可以實時直播燥翻全場的live,把民謠狗的錢收入囊中;或者做一個深夜寂寞音樂聊天室,任意播放一首歌,讓聽眾聚到一個小型聊天室,交流心得,“音樂+社交”可能就是這么回事。
Ps:
創小妹是一個業余音樂APP愛好者,聽了很多年會讓我提前失聰的歌,唯一的小心愿就是,聽歌聽的更爽一點。所以,非常希望出現越來越多、更加多元化的音樂類應用。沒準做出改變的,就是你咯。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