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聯合辦公行業再次發出重磅消息:P2與Workingdom戰略合作,未來將在3年內國內布局落地100家實體空間。
有人說:兼并有用嗎?不過是多了幾個空間而已,很有可能還是負債。在共享共贏的時代,有沒有一種方式,既可以擴大規模又不是你死我活?
有人猜測,此次P2和Workingdom的戰略合作會像是WE+與酷窩式的合并重組嗎?空間研習社第一時間采訪了當事人。
規模和效率,硬幣的兩面
在聯合辦公領域,規模和效率貌似一個硬幣的兩面,很難兼顧。一味追求規模,可能用戶體驗跟不上;而一味追求運營細節,速度就會慢下來。
有沒有一種方法,既可以實現空間快速的規?;?,又能做到運營效率的高效?這是空間運營者一直在苦苦思索的問題,所以當下一個流行的做法是合并,例如WE+與酷窩的合并,擴大了規模。但是,合并真的能提高運營率嗎?能擴大你的價值嗎?答案是個問號。特別是兩個企業的用戶,價值觀是否一樣,因為力的作用到一個方向才能做加法,反而則是做減法。
長租公寓也罷,聯合辦公也罷,本質上其實都是資產管理。而資產管理的核心就是對成本和收益的管控,若想在之后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存活下來,沒有規模就站不穩腳跟,單純的二房東模式,做得再好回報率也只有6%-12%,賦予內容、為入駐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才會使聯合辦公更具備想象空間和價值,而這些也需要規模的支撐。

單純從投資開發來看,有過房地產投資背景或開發經驗的團隊,好像更有優勢;所以這也是開發商或地產服務機構自認為可以傲立群雄的基礎,但真的是這樣嗎?
地產投資規模派的人,往往容易忽略了運營管理的重要性,而運營管理是需要時間、人才、經驗的沉淀,和用戶品牌勢能的積累,同時也可能在規模拓展方面顯得腳步稍慢。
目前在聯合辦公領域,已經鮮明地形成以優客工場為代表的投資規模派,和以P2為代表的運營服務派兩大陣營,他們各有優勢,也各有軟肋,誰也不說誰更好或更劣。
除了常規的兼并,還有沒有一種具有革新意義的合作模式能夠產生1+1>3的效應?
讓空間和內容“結婚生子”,在聯合辦公行業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帶有不同基因的兩方攜手合作,發生化學反應,成為大于等于3的結果呢?
P2與Workingdom戰略合作,顯然是一個開啟。
P2攜手Workingdom ?1+1>3?
Workingdom,一個致力于重塑中國新生代工作方式的創新型品牌,三位聯合創始人在地產和金融領域擁有多年的管理經驗和資源積累,因而Workingdom在獲取物業、產品標準化、成本控制、項目管理、企業制度化管理、投融資等方面優勢明顯。能夠最大化地利用金融杠桿,具備極強的快速規?;瘡椭颇芰Γ艺猩棠芰O強。短短一年時間,Workingdom已擁有20余個空間項目,其中10余個空間已處于成熟運營階段,體量超過50000方,僅上海一處,就已成功覆蓋陸家嘴、人民廣場、淮海路、南京西路、徐家匯等核心CBD商圈。發展速度實在驚人!
而聯合創業辦公社(P2),是國內首個提出聯合辦公概念的聯合辦公運營商,在國內最早開啟聯合辦公的運營,不管是跟百度太合音樂合資打造國內首家音樂垂直主題聯合辦公空間,還是跟阿里聯合發布全球第一款智慧聯合辦公空間,以及跟新榜、真格聯合打造的垂直內容創業空間,都是在布局創業生態,為用戶構建更好的服務場景,探索運營的精細化。更加注重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有豐富空間運營和社區建設經驗,更懂聯合辦公市場,更懂用戶。
那么,類似這樣的合作以前有沒有過?答案是有的。
第一:一起開工與創邑SPACE的合作。
創邑前身也是上海本地最大的“二房東”,在拿項目、設計、投資等方面都比較強,在運營板塊則選擇了社群能力更強的一起開工合作,通過這樣的合作,一起開工的創始人阿菜親自帶隊,幾個月的駐場合作,做到了雙贏的局面,迅速實現滿租。
我們當時也很期待這樣的場景能夠繼續下去,只可惜一起開工后來調整了業務重心,這樣的場景沒能重現。
第二:北京的漢美與索易商捷的合作。
漢美是北京管理面積最大的商務中心品牌,擅長拿項目、投資,但在空間運營精細化和服務溫度上,伴隨著規模的擴大明顯不足,所以他們選擇了與北京商務中心運營能力非常強的索易商捷戰略合作,由索易商捷負責項目的招商和運營,經過一年的合作,索易商捷管理的項目運營品質得到顯著提升。但是不到一年,雙方和平分手。當事人講可能兩家公司在價值觀上存在差異,一家追求精細化小而美,另一家追求快速做大做強。但據業內人士分析,和平分手的原因可能還是雙方的合作,未能真正實現共贏。
那么問題來了。P2與Workingdom的合作,會暴露上述這些問題嗎?
目前空間研習社對此還是持樂觀肯定態度,因為P2與Workingdom的合作在設計模式時,充分考慮了以上問題。
第一,不是誰兼并誰,兩家公司相對獨立運營;
第二,也不是服務費合作模式,而是協作分工;
第三,雙方是就每個項目成立項目結算單元,基于每個項目投入的不同分配股權和收益,以確保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做大蛋糕。
合作對行業會帶來哪些價值?
P2與Workingdom的合作,對聯合辦公行業來說,會有哪些價值呢?我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來進行思考:
第一,規?;撕喜⑹崭睿€有其它選擇嗎?
第二,同行間除了競爭,還可能牽手合作嗎?
第三,有沒有可能未來大型連鎖型聯合辦公品牌的運營板塊獨立成立某個公司,類似于商業地產開發商的運營團隊成立運營公司,不光可以服務自己企業的項目,還可以服務其它空間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也采訪了聯合辦公領域的幾位資深專家。
優客工場COO 關心:聯合辦公還在起步階段,非常樂見各種創新實踐,規模和效率往往難以兼顧,P2與Workingdom的合作至少開啟了一種試圖打開這個魔咒的法門,祝福他們。現在是合作大于競爭的時期,聯合辦公這樣的基于存量空間創新的商業模式,未來誕生10家以上上市公司是不算多的,只要是真正為企業創造了價值,就一定有發展的空間。希望更多的空間運營商一起來探討空間運營模式的創新。
Rocket space china生態系統總經理 沈傳立:未來聯合辦公的運營團隊應該獨立成為一個公司,放權給他們,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專業的聯合辦公社群運營團隊,專業的聯合辦公招商團隊服務那些擅長空間投資開發的企業,這才有可能解決規模和運營效率難以兼顧的難題。
空間研習社創始人 陳敏:早在2016年,我就曾撰文預測過,未來聯合辦就會有這種趨勢,與其說預見,不如說是一種期盼,今天看到P2與Workingdom戰略合作,真心祝福他們能合作成功。因為他們的成功將為聯合辦公行業未來的發展探索出一個更加高效的發展軌跡。
任何一個行業要稱之為行業,我認為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專業越來越細分。比如拿房的管拿房,投資的管投資、設計的管設計、運營的管運營;
2、必須有更多的品牌被用戶認知,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但用戶認知的不應該僅僅是規模,而是不同的產品特色;
3、產業生態的完善。比如空間的各類服務商和各類內容商本身的發展成熟。
你對P2與Workingdom戰略合作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