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西部城事。
成都東進,重慶向西。
重慶和成都推進合作時,朋友圈的深度還在繼續拓展——3月11日,另一份跨省文件《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出臺,從交通互聯互通、攜手打造西部智能制造、開辟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經濟軸線等角度,明確了和貴州的合作方向。
重慶向西也向南,四川同樣沒閑著。這兩天四川的代表團和媒體,討論比較多的恰恰也是陸海新通道。在四川向南拓展的過程中,貴州又是繞不開的節點。
來源:網絡
重慶和貴州,向來有比較密切的經濟和人事往來,有合作的基礎。相對來說,重慶和成都乃至說四川的產業互補性要差一些,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如西部城事昨日所言,“相較于成熟的城市群,成渝都還處于一種待激活的狀態”。
四川和重慶打造南下通道,在爭取和貴州合作的過程中,這種三角關系就顯得有些微妙。不過它倒是意味著貴州的戰略位置,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01? ?川渝為什么爭相和貴州合作
分析貴州在四川和重慶“南下”戰略中的位置時,先來看南向的出海通道到底有多重要:
以四川為例,目前四川的大宗貨物主要經長江水道,從上海再經新加坡出海。如果打通南向通道,經貴州從廣西北部灣港口經馬六甲海峽出海,里程節省1000多公里,時間節約近三分之二。
南向通道能極大程度地提高物流效率,所以過去幾年,西部幾省都在積極推動,打造新的出海口。具體時間線如下:
2017年8月,重慶、廣西、貴州、甘肅4省區“南向通道”框架協議;
今年1月7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云南、寧夏8個省區在重慶簽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框架協議,重慶是運營中心。
南向通道的書面名稱變成了陸海新通道,不過大家可能都發現了,四川和陜西兩個前期參與討論的西部大省,不在協議簽署之列。
向南開放,仍然是四川的戰略重點,只不過四川選擇了更適合自己區位的差異化南下方式。
重慶南下的戰略動作,在《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中交代的比較清晰,如交通層面最重要的渝貴高鐵。
來源:《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
四川方面最近力推的項目,同樣有成自宜350公里時速高鐵、成都至貴陽鐵路、攀大鐵路,此外還包括成昆鐵路的擴能改造,瀘州至遵義鐵路前期研究,等等。
在西部城事看來,川渝的共識還是挺多的,成渝城市群的很多項目都在推進中,只要避免重復建設,那應該樂于看到圍繞南向通道的競爭關系。畢竟有追趕才有壓力和動力,沒有對手反而會懈怠。
而對貴州來說,重慶為運營中心的線路之外,不管四川會不會開辟另外的管道,貴州和廣西都位于關鍵的通道位置上,都會是被重點爭取合作的對象,也是川渝競爭的受益者。
和西部兩大經濟高地成為深度合作的朋友,無疑是巨大的機遇。
02? ?川渝南下,貴州能得到什么
西部地區歷來面臨著遠離出海口的難題,成都、重慶和西安的中歐班列,這兩年的開行數量爆炸式增長,目的正是打通一條和中亞、歐洲的陸上連接線。
中歐班列上的區位,貴州相對來說要比不過甘肅,蘭州是關鍵節點。不過在西部的另一條重要外貿線路,也即南向陸海新通道上,貴州的地理優勢毋庸置疑。
來源:《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
用貴州省黔南州州長的話說,黔南是包括四川在內的西南地區面向兩廣、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的“出口”。
而且注意,對上述出口通道有重大需求的四川和重慶,還不是經濟小省區。四川2018年的經濟總量是40678.13億,全國第六位;重慶是20363.19億,全國第十七位。
貴州為14806.45億,排在全國倒數第七。有兩個經濟大省帶著參與西部的對外開放,貴州的底氣要足很多。
當然南下通道的首要功能是外貿,但哪怕就外貿而言,四川和重慶的體量也不小。
2018年四川的進出口總額是5947.91億,其中東盟部分占18.9%,共計1121.71億;歐盟占16.7%,共計996.01億;同一年重慶的進出口是5222.6億,比如對馬來西亞的進出口也在兩百億以上。
這些地區的進出口產品,很大部分得依賴南向通道完成,貴州作為鐵海聯運的過境節點,交通物流收益會有不小的提升。
四川主要貿易伙伴,來源四川商務廳
而且就目前四川、重慶和貴州的合作內容看,貴州在南向通道中的區位紅利,還遠遠不止于外貿層面。
比如《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到,以兩江新區和貴安新區為極點,打造陸海貿易新通道經濟軸線。具體措施包括推動渝黔商貿物流合作、共建現代智造大“走廊”、渝黔能源保障基地等。
也就是說,未來的南向通道,不只是一條物流專線,還是一條經濟走廊。
川渝地區的制造業基礎不差,像四川的汽車產業,重慶的筆電產業,拿到全國范圍都有比較優勢。以“煤電煙酒四大傳統產業為支柱的貴州,一方面可以提供通道,另一方面可以學習經驗,充分吸收川渝經濟輻射的能量。
03??貴州的機會來了
貴州在南向通道中的優勢,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底子不差。
公路方面,貴州是為數不多已經提前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基礎相當不錯;鐵路方面,作為八縱八橫的一個連接點,貴州未來到成都、重慶、長沙、廣州、南寧、昆明等樞紐城市都有高鐵直達。
正是得益于大力改善交通,貴州的旅游產業才迎來了爆發的窗口,去年全省旅游總人數9.6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30.2%;實現旅游總收入9471.03億元,增長33.1%。
重慶目前正在推動讓陸海新通道成為國家戰略項目,如果目標能夠實現,貴州同樣將得到巨大的加持效應,至少物流通道的價值能有更大發揮,和西部諸省的互聯互通效果加強。
而且對貴州這種內陸省份來說,對外貿易向來都是短板,2018年全年的進出口只有728.12億元,不到四川的零頭。
在川渝的帶動之下,參與西部的對外開放,短期看,有助于做大進出口的份額,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
長期來看,貴州作為產品和信息的中轉站,也能通過參與全球分工開闊眼界,提升開放氣質,避免深居內陸而與外界脫節。
過去幾年,貴州的增速在全國首屈一指,近兩年來也有降速的趨勢,2017年是10.2%,2018年是9.1%。
在外界經濟環境變化,內部投資驅動型模式面臨天花板的前提下,出現降速在所難免,貴州正處在尋找新增長點的時刻。
正在建設中的南下通道,對貴州將是難得的機遇。四川和重慶已經行動起來了,貴州作為重要的合作伙伴,順勢而為將會打開新的空間。
而且川渝之間歷來有產業上的競爭關系,貴州在南下通道上的協調平衡,也有助于打造一種三方合作共贏的氛圍。
本文來源:西部城事
注: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