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互聯網時代很多是給空間、給政策……在to B行業里頭,國有企業仍然占據著大量的行業社會資源。”

3月19日,第三屆“風向標——中國創新創業先鋒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邀請創新創業領域的企業家、投資者圍繞“如何為中小企業和年輕人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展開討論。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創頭條、優客工場協辦。
航天云網公司副總經理祝守宇參加本次論壇,并從工業互聯網領域出發,分享了航天云網服務中小企業的具體措施。
他認為,相比于消費互聯網時代,中國的to B行業面對更多困難,也正是因為如此,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更加重要。國有企業和央企需要注入中小企業的活力,中小企業也需要國有企業和央企的帶動,更好的發展。
以下為創頭條整理的講話實錄(略作不改變原意的刪改):?
我來自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云網公司主要從事工業互聯網領域,航天云網是國家的第一批雙創示范基地之一。
17年4月26日李克強總理曾到航天科工集團調研雙創工作,當時雙創工作有一個命題叫“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特別國有大型企業、央企怎么能夠帶動中小企業在新的雙創時代發展。
雙創升級的主要趨勢在于,創新創業的發展模式正在以商業模式、創新和消費領域創業為主的雙創1.0向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生產領域創新創業為重點的雙創2.0演進,特別是現在國家兩個最主要的政策,一個叫“制造強國”,一個叫“網絡強國”。在建立這樣兩個國民經濟的主戰場上面,我們有很多新的機遇,從互聯網消費領域向信息生物研發等生產領域聚焦,這是比較重要的趨勢。
to B業務現在也是一個比較關注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航天科工集團的一些典型的措施和趨勢。
第一,航天科工集團內部有推動科技人員內創的措施,同時也大力開放,跟很多創業企業、創業人才進行相關的合作。
第二,我們有個具體的措施是最近剛剛開始的,在國資委的支持下,航天云網牽頭成立央企的工業互聯網融通平臺。是1+9的模式,由我們牽頭集聚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一汽等9家央企,成立一個央企的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這個創新中心面向共性技術,同時也是一個牽引的機制,把央企作為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工業領域用互聯網方式對外開放和合作的載體。
第三,航天企業是高技術密集的企業,互聯網起源于美國國防部的研究項目,今天改變我們生活的很多事實上都是軍用技術推動的,特別是航天的科技。所以航天科工集團有這樣一些特點,專業門類特別多,涵蓋材料、控制等,但所有的產品都是非常小批量,同時也符合現在工業、新互聯網時代新的制造業的個性化定制等。所以,在軍民融合的條件下,怎么能夠把航天技術跟更有活力的創新創業人才結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很大的命題。
第四,國有企業現在在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這是非常大的一個領域,國企跟雙創的結合會有很多機遇,國企與硬科技等方面將會有很好的結合。
現在各個領域的to B都是比較重要的熱點,事實上,相對消費互聯網的時代,中國to B的市場非常初級,也非常的困難。
消費互聯網時代很多是給空間、給政策,相當于最大的政策就是沒有很嚴密的監管,給它一定的空間。產業發展很多是一種自身式的發展,特別是消費者本人,不用控制,消費者很好的應用就可以自我發展。
但是在to B行業里頭,國有企業仍然占據著大量的行業社會資源,而且重要的領域很多是國有企業在占據。形成一種條塊分割,市場也不統一,出現“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
我們舉個最簡單、最典型的企業軟件領域,像美國的企業軟件有很多零件的廠商都是營收兩千億以上的公司,但是我們國家最大的用友都跟人家差距很大,人家收入四五百億美金,我們四五百億人民幣都達不到。
同時我們看到創業企業,比如現在云計算的時代,企業服務事實上發展也很困難。差距最大的兩個,一個是集成電路,一個是軟件。軟件是企業軟件、工業軟件,這兩個領域是我們以前叫“核高基”里頭的,缺芯少屏,屏上來了,但是芯比較差。而恰恰軟件領域是創新創業領域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這么大的領域,因為我們國家市場分割的原因造成這樣一些困境。
所以從我們這個角度來講,在國資委的牽頭底下,我們現在借工業互聯網,用互聯網的方式,結成生態合作伙伴,將在這方面做出更多的貢獻。我們現在建的工業互聯網的央企工業平臺就是想建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希望工業領域、企業軟件、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創新創業團隊、也好多多進行合作,形成國有企業對外合作的牽引的力量和窗口。
點擊進入專題:第三屆“風向標——中國創新創業先鋒論壇”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