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絕對不能光指著小企業,小企業的能力還是有限的?!鼻鼐J為,一定要讓大企業釋放它的資源、平臺、供應鏈,還有它的市場能力。

3月19日,第三屆“風向標——中國創新創業先鋒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創頭條、優客工場協辦,以圓桌會議形式,邀請國家“雙創”工作各部門和企業家、投資人圍繞“如何加強雙創全方位服務”共同參與討論。
君紫資本董事長秦君在論壇發言中分享了她看到的雙創氛圍的變化,并對未來雙創的良性發展提出了她的建議。
她認為,去年開始大家開始回歸理性,公共條件變得更加成熟,對于雙創的服務也更加趨于專業化。
對于創新創業未來的發展,秦君認為政府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她建議支持小企業創新的同時要更加鼓勵大企業去創新。
以下為創頭條整理的講話實錄(略作不改變原意的刪改):
我現在做專職投資人,投資人琢磨的還是創業服務的升級版。前年寫中國雙創的升級戰略,我們當時總結了幾點,把很多條和框變的更有指導意義的同時,最關鍵的是能夠實現業務化,能夠落地。
14年的雙創氛圍處于中國最繁榮的時期,從去年來看有幾點變化:
第一,大家回歸了偏理性。眾創空間也好、孵化器也好、服務于雙創的平臺也好,我老覺得大家責任太大了。跳出投資人的角度,我覺得賦予它的責任和要求真的有點高。因為這些年最大的變化是公共條件的成熟化,從大概13年開始,創業整體納入國家戰略以后,我們的公共條件已經非常成熟化。
第二,我覺得趨于服務的專業化,專業能力的形成。眾創空間慢慢的還是要注入專業的能力、服務的專業化。我覺得服務專業化、能力越來越專業以后是個好事,也是這些年我認為雙創最重要的體現,我們孵化了專業孵化機構、專業服務機構。
第三條,服務能力價值化。真正的生態不是簡單粗放的一種聚集,它是真正的聚合的能力,聚合是什么?它是產生交易關系的,相當于一個產業鏈,每一個鏈條、每一個環節上要活躍的,它自己既要產生商業價值,同時還要跟別人產生賦能的關系,這才叫真正的生態。不產生交易關系的,那叫公共條件,不能說那是你的資源,也不能說那是你的孵化優勢,也不能說是你服務創業者的優勢。公共條件成熟以后賦能非常多的專業機構,專業能力不斷有商業以后。咱們國家一直支持科技服務業,我在科技服務業總體專家組里做專家,我們一直探討服務業到底怎么樣自己既產生經濟價值,同時服務于更多的產業。我覺得它是個產業能力的釋放,這時候我們怎么看服務業的發展,我一直覺得服務能力開始凸顯它的價值化,這個價值化經過一個大的長周期,培育出來一些專業能力,而且這些能力逐漸在生態上有一些驅動力,關鍵這是新的動力機制的一種生產關系的產生,這個動力機制的產生是什么?你自己有價值,還能釋放價值給別人。
這是今天我看到雙創階段的三個能力不斷的增長。
我覺得中國現在創業由于資本市場的變化,早期創業的公司也有所變化。
所謂的科創板是把雙刃劍,可能這個雙刃劍就會重新洗牌原來的GP,我認為50%-70%之間的GP面臨著新的考驗,這個長周期里大概5-8年的周期催生了大批的機構天使投資。機構天使投資下一階段面臨兩個非常大的挑戰,第一自身生存,周期下來以后檢驗業績的時候到了,你怎么活?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第二個是現在很大的問題是國企和央企以及政府資本的加大,社會的錢非常少,未來這個格局非常尷尬,從資本本身這個結構。
我現在覺著我有三個建議:
第一要鼓勵政府和大企業創新,因為創新絕對不能光指著小企業,小企業的能力還是有限的。我們一定要讓大企業釋放它的資源、它的平臺、供應鏈,最重要的還有它的市場能力以及它的成本。但是釋放的同時應該讓這些大企業關注一些適齡的尤其央企和國企,央企國企比較猛,都去搶后邊,整個市場會出現一個失衡的生態關系。
第二個建議,鼓勵自恰型公司,鼓勵愿意踏實做實業、愿意真正在收入比例里拿出來研發投入、技術投入的小企業,這些可能是政府要重點關注的。小而美的公司越來越多,自恰型的公司多了,什么叫自恰型的,它自己能夠找到短期小周期的生存方式,能夠在它的研發領域不斷的找到錢去投入,關鍵是它能夠歇斯底里的找到適合它生存的能力,小而美的自恰型公司會催生一批,回過頭來,這類公司現階段就是融不到大錢,就是要積極的熬著,這種自恰型公司熬5-8年的時候,中國真正科技力量的崛起才是這批小公司的大未來。
第三個建議,營造創業環境。現在進入另一個時期以后,政府怎么樣能夠重新認識市場、政府、國企、央企新的生態組合的關系。國企找不著市場的錢,民營企業不愿意把錢給國企,現在比較難過的是今年新生的小企業在早期資金上的壓力非常大,我一直覺得只有源源不斷的新創辦企業的崛起,它的數量越多才是我們的活水才是源頭,這個活力不能丟了,這個氣氛不能沒了,關鍵還有是源源不斷的各種新創辦的、創業者的信心,還依然要鼓勵還要加持,還要在不同的場合、不同方式上,一定要對他們鼓勵。
所以這個環境還是要讓他們更多人愿意創業、想創業還要有能力去創業,這個環境的營造還是蠻重要的。
點擊進入專題:第三屆“風向標——中國創新創業先鋒論壇”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