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第三屆“風向標——中國創新創業先鋒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邀請創新創業領域的企業家、投資者圍繞“如何為中小企業和年輕人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展開討論。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創頭條、優客工場協辦。
知呱呱創始人兼CEO嚴長春參加本屆論壇,他結合行業經驗剖析了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行業發展的建議。
他認為目前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激增,但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缺乏復合型、交叉型、實戰型人才。
另外,談及創新創業企業融資難問題,嚴長春認為,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緩解。
以下為創頭條整理的講話實錄(略作不改變原意的刪改):?
先簡單介紹一下知呱呱科技的情況,知呱呱科技是2015年9月份成立的,當時以專利服務為切入點,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自主研發了知識產權的SaaS系統和智能業務處理系統,幫助中國創新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的管理、檢索、查詢、研發導航、預警分析還有知識產權的布局、挖掘、保護和商業化一站式全鏈條的服務。
目前知呱呱科技有600多人的專業團隊,企業用戶超過35萬家,預計今年年底能夠突破一百萬家。
下面結合我自身的實際工作情況,主要分享一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現狀還有它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建議。
1、我們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現狀。目前知識產權實施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的一些方針政策,知識產權服務市場需求激增,從申請量上看,專利申請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商標申請量連續17年世界第一。
2、我們國家現在知識產權侵權的案件數量快速增長,賠償額度大幅度提升。2018年侵權案件總量28.8萬件,同比上升41.8%,包括最近公牛集團被訴專利侵權,索賠額高達十億人民幣,賠償標的再創新高。
3、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數量快速增長,但是整體規模偏小,高度分散。全國有4萬多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70%的代理機構都是二三十人規模以下的小作坊式的機構。
現在知識產權服務業存在一些問題:
1、知識產權服務業專業服務能力不足、服務產品單一、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缺乏服務標準,用戶體驗較差。關鍵核心技術保護不到位,導致企業缺乏競爭力以及后端成果轉化難,還有可能面臨侵權的風險。低質量的專利很容易被別人無視或被競爭對手繞過,在維權階段起不到作用,此外企業走出去更繞不開知識產權這道檻,這是國際默認的游戲規則,因此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專業化、產業化、國際化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2、知識產權服務的專業人才相對比較缺乏。行業需要既有理工科專業技術背景又懂知識產權法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有真才實學能征善戰的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高校對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大多是屬于偏重法律輕運營、偏重學術輕應用、偏重理論輕務實,呈現出學難致用、供需脫節的瓶頸。
3、高科技企業大多使用國外的產品。比如湯森路透,數據產品能記錄研發過程的使用行為,通過行為數據可以分析發現企業的研發方向和技術路徑,這些信息就有可能暴露給國外的情報機構和競爭對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技術安全和技術保密工作帶來重大的隱患。
知識產權服務行業我們的建議主要有三個方面:
1、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建議把知識產權服務的標準與規范體系建設作為高技術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優先試點,逐步建立知識產權評估、交易、質押、托管、投融資、證券化、戰略咨詢等方面的服務規范與標準,在標準規范的制定、試點實施推廣等層面加大指導和支持力度。
2、加強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培養。建議高校培養我國目前急需的既懂技術又懂知識產權法律的復合型、交叉型、實戰型知識產權應用專業人才,改進教學方式,加強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
3、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針對企業融資難問題,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覆蓋面,推動風險補償貼息等,各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扶持政策向創新型企業傾斜。降低融資成本,完善銀行保險擔保基金等多方參與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分擔融資風險,幫助創新創業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點擊進入專題:第三屆“風向標——中國創新創業先鋒論壇”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