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耀東
編輯?|?大錘
在北京生活,走在路上經常會聽到幾位大爺的相互問候:
“呦呵,您嘛去呀?”
“嗨,這不出來溜溜食。”
“跟您說,您猜怎么著,昨個呀,我整一個好東西!”
“奧?說來聽聽的?”
?
雖然這些大爺們的活動范圍不大,在北京城里的存在感卻不低。并且憑著他們極具辨識度的京腔和個人形象,成了北京城里的一大特色。
?
▲1998年,幾個北京大爺在茶館里泡茶、聊天 | 來源:四九城
老北京人喜歡說“您”,也喜歡稱“爺”(yé)。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北京人互相稱“爺”的習俗有了變化。北京的“爺”(yé)少了,“大爺(ye)”們卻站了出來成為了北京的符號。
?
▲圖片來源《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
?part.1? ?大爺們的時尚:時事兒都懂,逢事兒就上?
?
我在這兒說北京大爺們能說會侃,各位應該沒什么意見吧?反正你要是著急趕路,可千萬別去招惹路邊兒的北京大爺們。
▲圖片來源:微博
因為他們很可能會跟你從“前門大街怎么走”聊到“清朝的那個皇帝愛吃哪道菜”,順便在不經意間透露一下自己的皇族血統。等聊完你再看時間:嚯,倆點兒都過去了。
▲本來就能說會道的北京大爺們,直接在鏡頭前飆起了英文
?
除了閑的沒事兒跟人插科打諢裝老炮兒之外,生在皇城根兒的他們還總能指點兩下江山,點評幾句時政。
小到社區公園翻修地鐵封閉,大到印巴沖突朝美會談。一番高談闊論之后也總能氣不長出面不更色,談笑風生之間就好像這些事情都發生在自己的老家后院兒。
?
▲圖片來源:微博
除此之外,北京大爺們還總能“以天下為己任”。就這么說吧,老幾位在大街上遛一圈兒下來,凡是看不過眼的都得上去管一管。而他們的標注開場白經常就是:“不管您愛不愛聽嘿,我都得說您兩句。”
?
前些時間私占毀壞小黃車的事件很多,在北京方莊購物中心附近一男子損壞并私占共享單車被警察處罰留證,因他態度蠻橫,路過的北京大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上去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做人。
?
▲圖片來源:微博@北京人北京事兒
?
不光如此,這群本來就存在感極強的大爺們還有一口標準的京腔加持,說起話來抑揚頓挫全是話佐料。可能這也是他們這么話癆還能惹人喜歡的原因之一吧。
?
▲北京著名體育評論員張衛平,他京味兒十足的口頭語被網友做成了rap
?
?part.2? ?北京城里最靚的星?
?
別看北京大爺穿著樸素,這樸素里可都是有講究的。比如他們常年穿布鞋,一般是黑色鞋面,千底層鞋底。
雖然看著普通,穿起來可舒服。北京大爺就靠著這一雙布鞋走天下,有時候還會把腳跟處的布踩在腳下,一鞋兩穿。現在很多時尚的穆勒鞋都是走的這種“踩跟”的風格。
▲“踩跟”風格的穆勒鞋
“老北京布鞋”經過北京大爺們的發揚光大,早已經成為北京“特產”。來北京玩不帶走一兩雙,總覺得不是那么回事兒。
?
▲圖片來源:微博
北京大爺還愛戴配飾——手表。這跟北京大爺愛收藏的習慣分不開,別小瞧北京大爺手腕上的手表,這一般都有“歷史”。
北京大爺不屑買潮牌戴潮表,鐘愛古玩,有歷史感的東西。要是讓北京大爺給你講講這手表故事,估計很久都講不完。
?
讓北京大爺馳騁時尚圈的,是這么一件白色背心。
在北京的盛夏,北京大爺最愛穿的就是這么一件白背心。有的年代久了,泛起了黃,有的被洗的垮了下來,但仍然被他們寵愛著。
?
曾有外國友人到北京后發現滿大街都是穿白背心的老大爺,于是給白背心起了個別名叫“北京比基尼”。
?
?part.3? ?北京大爺們的野路子玩法?
?
北京大爺們愛玩兒蟲逗鳥是出了名的。什么蛐蛐、蟈蟈、油葫蘆都得找精致的小葫蘆裝起來,一天到晚不離身。尤其到了冬天,他們還堅持把蛐蛐蟈蟈們放在自己衣服口袋里保暖。
?
玩兒蟲的北京大爺都特別投入和講究,有股子愛鉆研的學術精神。北京大爺最愛的社交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研究怎么給油葫蘆和蛐蛐兒“點藥兒”。因為有的蟲兒叫聲不夠完美,就通過人工在其翅膀上點藥改變叫聲。
?
除此之外遛鳥也是北京大爺們的心頭好。就像老舍先生的《茶館》中的松二爺,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還念念不忘他的黃雀兒呢。
?
據說,北京大爺這養鳥的愛好,也是從清朝八旗子弟傳下來的。滿清入關,八旗劃地駐防,子弟世代屬旗不得擅離。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后,世代享有錢糧,不得另尋工作。為了解悶,八旗子弟只好養鳥自娛。
清末民初后,破落貴族之物倒也成為尋常百姓的向往樂趣。
北京大爺對遛鳥兒的執念很深。冬天的早上零下十幾度,大街上除了遛狗的北京大媽就得是這些遛鳥的北京大爺了。并且講究的北京大爺每次遛鳥走多少步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否則走得少了,鳥兒就不叫了。
?
說到這兒,你可千萬別以為北京大爺就只玩兒這些“老人四項”花鳥魚蟲。科技產品他們也沒落下。
?
養鳥兒讓北京大爺生活豐富了起來,除了養,北京大爺還愛拍。這就產生了北京大爺的單反文化,在北京大爺這個群體中,沒有點“家伙什兒”,還真不能說自己講究。
?
講究的北京大爺們對單反的要求很高。
因為鳥兒是高速運動的動物,所以普通的單反自然不能滿足北京大爺極致的需求。他們需要的是“長槍短炮”,不但長鏡頭、高速鏡頭全都要配好,還得帶好三腳架、小馬扎,穿上攝影小馬甲。就這樣往那里一坐,就是大半天。
?
▲圖片來源:微博@想說愛我很容易
有網友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跑步時,就遇到過這么一群北京大爺。如果是外人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奇觀,但是熟悉北京大爺的人都知道,這是人家大爺們拍鳥兒呢!
?
▲北京大爺拍鳥,愣是能把單反相機玩兒出98K狙擊槍的感覺
跟其他地方枯燥的老年生活不同,北京大爺會折騰,能折騰,也敢折騰。
單反攝影給了北京大爺社交的場景,像這種群體攝影的團隊在北京有很多,我就經常在不同地方看到過他們背著沉重的設備,在對著遠處咔嚓咔嚓。
▲北海北的北京大爺們 | 來源:微博
當然,拍鳥只是他們潮流生活的一項活動,除此之外他們還拍景、拍花,可能還會拍人。
▲三里屯街拍的北京大爺們 | 來源:新周刊
不過,北京大爺雖然也會出沒于三里屯,但他們還是更鐘情于后海、公園或者故宮這樣有點安靜的地方。
▲故宮里全副武裝的北京大爺 | 來源:澎湃
還有一點也挺有意思。這些大爺們拿著單反拍照片時可能話都說不了幾句,但是一張好照片拍出來,他們大聲炫耀的聲音,恨不得讓整條街道的人都聽到。
?part.4? ?老年健身大軍中的一股濁流?
?
你以為人上了歲數,想鍛煉就只能到公園溜溜彎兒,去廣場打打太極拳?我可真得替北京大爺們只問你一句:“小伙砸,您zheì是瞧不起sheí呀?”別不信,北京大爺們的健身方式你還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
公園里的健身器材,都被大爺們玩兒出了奧運會體操比賽的架勢。
?
轉體360°了解一下:
愛的魔力轉圈圈?
空中漫步?
什么?你說你還頂得住?那冬泳了解一下?冬天如果在什剎海逛街,千萬不要小瞧街邊兒穿著厚重羽絨服的北京老大爺們。因為沒準兒哪位老哥突然就能當著你的面兒就地換裝,然后一個猛子扎進零下好幾度的水里。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健身的路子這么野,怪不得有網友表示在北京的公交上給老大爺們讓座日常遭到拒絕:沒準兒人家老爺子的身子骨比你這個坐辦公室的都硬朗!
▲圖片來源:微博
沒有誰會比北京大爺更能折騰的了。他們出生在北京,這個被稱之為“皇城”的地方。即便他們是普通人,他們也曾受過北京整體文化的熏陶,從小也是聽父輩的故事長大的。
他們也有“玩”的資本。所以他們不僅衣著走在時尚前沿,更是把玩單反、堪比專業攝影師,骨子里另類的北京大爺們即便是上了年紀,也能走出不一樣的潮流之路。
?
就像汪曾祺在《云致秋行狀》提到主人公云致秋(也是一位北京大爺)愛聊天愛玩的時候是這么解釋的:“這只是反映出他對生活、對人,充滿了近乎童心的興趣。”
?
北京大爺,真的是頂可愛呀!
??
你有沒有過一個瞬間
覺得自己比不上一個老大爺?
[1]賈福林. 北京的“爺”[J]. 初中生之友,2011(13):34-35.
[2]曹佳歡. 京味小說家筆下的小人物形象[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朱棟霖. 論《北京人》[J]. 文學評論,1980(03):94-104.
[4]趙書. 北京城市性格初探[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8(04):80-83.
[5]韓國圣,李輝,黃躍雯. 北京市傳統戶外閑暇活動的行為特征:遛鳥的探索性質性研究[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34(03):72-77+71.
內容已獲上流UpFlow獨家授權。點擊下方鏈接查看更多原創文章。
我媽把我睡成了扁頭,還很得意
中國的實驗學校,到底在做什么實驗?
本文來源:上流UpFlow
注: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后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