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江湖流行著這么一句話:中國沒有互聯網,只有BAT!
這不,在直播領域已經有了全方位布局的騰訊,又以重金下了一個籌碼,那就是在宣布關停其親兒子“微視”后,于今日宣布投資日活用戶數超過5000萬的快手,戰略布局短視頻發展的新戰場,在這輪投資中,騰訊扮演著一貫的領投者角色,并宣布將在產品、技術、服務、用戶體驗等多個方面,幫助快手鞏固其在生活分享平臺領域的領先地位。

是的,你沒看錯,中國的直播江湖可謂都被騰訊給包圓了。
實際上,無論是對直播還是短視頻,從2013年起,騰訊便堅持“快、準、狠”的發展理念,通過“投資+自建”兩種形式,覆蓋了包括游戲、體育、秀場、名人明星、泛娛樂、教育等多個領域的10大直播平臺,并利用已有社交、視頻優勢資源,推動直播業務的發展。
而在短視頻上,騰訊也可謂先發制人。2013年,騰訊推出“微視”,盡管這個親兒子在遭遇了親爹站臺、被迫整合、到親爹遺棄、放棄關停等多舛命運,但騰訊對于短視頻這塊的的重視大家也是有目共睹。2016年1月,騰訊也悄然上線了一款音樂秀產品“閃咖”,主打10秒大片錄制、音樂秀、對口型表演等功能,幾乎也容納了小咖秀、秒拍、美拍等所有吸引用戶的產品特點,但用戶量仍難以比肩一線產品。
而此番投資快手,則讓騰訊在短視頻的補位戰中再添一名猛將。快手對于中國中長尾市場移動網民的理解,對于內容生產和粉絲運營的獨到經驗,輔以騰訊在社交、資訊、娛樂媒體上的全網的分發優勢,無疑會給中國短視頻市場的發展帶來不可想象的空間和影響。
當然,臺子搭好了,戲也要好好唱。如今,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都已經過了兵荒馬亂的流量爭奪階段,進入到內容深耕的理性發展時期,忙著投資、收購視頻平臺的騰訊,也不忘拿出態度和用心,扶持大批量的自媒體內容創業者。在2月28日,騰訊發布的“芒種計劃2.0”上,就宣布拿出10億現金補貼原創和短視頻內容創業者。騰訊可謂是通過“平臺”和“內容”兩手抓,來奪回短視頻發展的主動權。從目前來看,盡管快手的小視頻質量還參差不齊,但若能接入騰訊系,騰訊在短視頻內容版塊也絕對能快速做到業界翹楚,扳平當下的失勢局面。
那么,問題來了!騰訊為何要在社交視頻上投入如此用心?
縱觀騰訊這些年的發展,除了在游戲領域有如此縝密的“全賽道布局”,騰訊就連其安身立命的社交,也沒有如此傾心傾力傾財。筆者總結,如下幾點也許可以回答:
1、社交娛樂是年輕一代手機網民最為核心的訴求,而直播和短視頻,恰到好處地抓住了用戶內心深層次的追求,毫無疑問,是他們kill time的最佳利器。這種全民參與內容生產、消費和流通的社交模式,必然存在難以想象的發展空間;
2、相比騰訊傾心的圈層封閉的游戲,社交視頻的用戶基礎更為廣闊。主播類型的多樣,帶來了直播內容、體驗上的豐富,而通過公眾號、知識分享平臺、游戲等培養起來的用戶付費、打賞習慣,也讓社交視頻擁有了更好的盈利基礎。但刺激用戶消費的前提依然是,每一個進來的新用戶,都能從平臺開心地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內容,并持續消費內容;
3、社交視頻的營銷效果更為理想,對于平臺方而言,商業潛力更大。觀察2016各大互聯網公司的發展年報,我們不難看出,通過嫁接短視頻、直播,無論是發展遭遇天花板的陌陌,還是在用戶獲取上遭遇難題的今日頭條,都迎來了“用戶量”和“盈利”的雙豐收。這不僅得益于已被驗證的直播和短視頻是一種極度增強社交粘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因為這種聲畫并茂、更為個性的營銷形式,更為迎合了碎片化的消費場景,在“能看圖片不看文字,能看視頻不看圖片”的快餐閱讀場景下,讓廣告主擁有了更強的買單欲望,而這種從圖片社交向視頻社交的發展模式,也呼應了紙媒向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發展的全過程。
據社媒營銷公司微播易觀察,社交視頻營銷從2016年5月快速發展,分別在7月(暑期)和11月(雙十一)迎來了消費高峰。而從2016年年底發展到現在,只是經歷了短短一個春節,微播易平臺的社媒廣告投放占比也已從2016年的10%增長到25.8%,這樣的高速增長模式,不得不讓業界側目。目前,圍繞社交視頻營銷的玩法,也囊括了:定制、植入、冠名、視頻發布、硬廣、電商合作等多種,個性化、內容化、且貼合年輕用戶觸網習慣的圈層營銷形式,也更容易吸引年輕用戶買單。

(快速上漲的微信指數,是不是也指明了錢流的方向?)
錢流來了,人流也來了,品牌主們,你的營銷真的不為它所動嗎?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