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造車越來越熱。在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宣布和老對手李斌(易車)共同參與創辦兩家電動車企業后,uc創始人何小鵬也加入這一浪潮,創辦投資了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有幾個關鍵詞:跨界suv、智能互聯、電動車、自動駕駛、百公里加速7-8秒、續航300公里、價格親民,計劃于2017推向市場。目前,試驗車已完成5000km道路測試。
與蔚來汽車類似,小鵬汽車背后也是大批互聯網大佬投資,除何小鵬和yy創始人李學凌(微博)外,騰訊高管吳霄光、58同城ceo姚勁波(微博)、獵豹移動ceo傅盛(微博)、經緯創投的張穎(微博)等也將參與其中。
小鵬汽車很快將完成a輪5000萬美元融資。何小鵬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互聯網造車雖然成本很高,卻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如今團結的這批人有足夠意愿和財力冒這個險。
?“現在根本不會投游戲或者手機app了,除了賺錢沒有太多意義。”何小鵬稱,如今這個時代,更重要的是有理想,而不是僅僅滿足于賺快錢,互聯網需要更多趣味性、科技性的創新。
uc并入阿里后,何小鵬仍在阿里巴巴工作,不過,何小鵬偶爾也做投資,何小鵬表示,“中國在互聯網、在硬件上會有一些公司能走向全球,我們應該幫助更多年輕人走向全球。”
?
互聯網造車首先需要造車的人
?
在李想、何小鵬紛紛宣布投入互聯網造車浪潮之前,這個市場已很熱,尤其是80后游俠x汽車陷入造假漩渦更讓這個行業備受爭議,最大指責是,游俠團隊僅僅是抄襲了特斯拉。
作為汽車行業天使投資人,何小鵬也很關注游俠汽車,他對騰訊科技表示,汽車的確難做,大企業也不敢隨便進入。“游俠團隊還是不錯的。”何小鵬說,只是游俠團隊在運作過程中犯了一些錯誤,因為做車復雜、很長線,游俠團隊有些急。不過這個新市場需要更多的團隊一起來,才可能做大,因此期待更多創業者創新和競爭。
與游俠團隊不同的是,小鵬汽車一直沒有建互聯網團隊,何小鵬和李學凌等只是其中很重要的投資人,不斷給團隊提供幫助。有一種聲音認為,互聯網造車創業者不需要從零開始開發車,而只需要把重點放在人機交互界面的開發和車輛運營,找整車企業、設計公司進行車輛開發。
這也給互聯網造車創業者的一個思考,即互聯網的人應該在什么階段加入造車。
何小鵬認為,當前部分互聯網人造車最大問題是,有好的點子,叫外包團隊去做,外包的特點是,沒有長期性,也不可能真正用心做一輛有顯著差異化的車,但互聯網產品特點是,應用或服務到用戶手上那一刻,才是壓力真正開始的時候。
?“讓別人幫你設計一輛好車,假設你成功了,我也會找這家團隊,它也一樣會給我一輛好車,那我將來怎么差異化?我覺得很多友商干得都不錯,但方向錯了,導致現在一些困難。”
何小鵬認為,為了具備車輛快速迭代開發以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互聯網造車不可能避開核心的研發、制造環節,而且必須建立新的,基于汽車的軟件和硬件迭代能力。
何小鵬這一觀點跟李想此前的表態有些類似。李想即表示,其最先完善的不是hmi(即人機交互系統,包含硬件、系統、應用、內容等)團隊,以及造型設計團隊。無論是蔚來汽車,還是車和家,最先成規模的團隊是供應鏈和制造的團隊,以及技術、工程和研發的團隊。
正因為對汽車本身的重視,小鵬汽車目前的三位創始人及核心團隊都是具有多年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開發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
他們從2014年中開始籌建團隊,先從以電機、電池、電控為核心的純電驅動系統和以中控大屏為核心的智能系統做起,構建小鵬汽車的核心技術。他們稱之為“三電一屏”的開發。
?“我們大概花了一年半時間潛心研發,包括研究特斯拉專利、整合特斯拉在華供應商、臺架/輪轂/騾車測試等,每個部件的迭代開發超過了四輪。”
聯合創始人夏珩原為廣汽新能源控制科科長,他表示非常享受在小鵬汽車專注的開發工作。“我們的液冷電池包能量密度達150wh/kg以上,電機能量密度高達14.5kw/l。我想其他互聯網企業要造好電動車,一定要電池、電控方面有自己的能力和持續的投入。”
?
小鵬汽車開發的“三電一屏”系統
?
現在小鵬汽車的工程研發人員近100人,成員主要來自廣汽、寶馬、福特、比亞迪等整車廠,德爾福等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華為等互聯網/科技企業,大都具有十年左右工作經驗,參與過2-3個車型的正向開發,對汽車開發過程有深入理解。
和樂視等一些公司一開始強調造型模型的開發和展示不同,夏珩認為,“三電一屏”才是智能電動車第一階段要做的事情。
“特斯拉并沒有一開始就做一些造型展車,而是基于蓮花底盤踏實研究純電驅動系統。我們覺得造型開發以及隨之而來的車體開發,必須在動力總成系統基本確定且風險可控后再進行。我們花了一年半時間先把三電一屏開發出雛形,然后一邊繼續做該系統的大量測試,一邊啟動造型及整車的正向開發。”
何小鵬說,“蔚來等團隊有很多汽車行業的精英,但對于這樣創新性極強的項目,這些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牛人能否很好融合,及能否有很快執行效率,值得進一步觀察”。
?“快對于創業非常重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的團隊執行效率是新興團隊里最快的。別人還在討論概念的時候,我們的樣車已經跑了5000km以上的路試。”何小鵬表示,下一步小鵬汽車會邀請更多的牛人加入,為此,小鵬汽車會預留大量股份給未來的合作者。
其實,一直到2015年前,互聯網造車并非是一個熱門現象,但今年一大批創業者跳入造車。為何出現這一現象?何小鵬認為,能產生如此現象,首先要感謝特斯拉,第二要感謝小米。
何小鵬說,特斯拉告訴大家汽車可以用互聯網方式做,特斯拉也開放了很多電動汽車方面的專利,此外,特斯拉撬動了很多供應鏈,這些供應鏈原來都看不上互聯網公司公司。
小米則讓很多的供應鏈企業有危機感,即害怕錯過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的機會。
特斯拉和小米讓互聯網企業與供應商的合作破冰,能更快找到正確的賽道。
?
何小鵬對騰訊科技表示,以前有句話叫做彎道超車,其實在大部分領域都不存在彎道超車可能性,因為別人在同樣的賽道里面已跑得足夠遠,真正打敗別人的都是在另外一條賽道。
重新建立新的賽道需要有天時地利人和。正是新的賽道出現,手機行業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這些企業才能被真正顛覆,才有小米的出現。汽車領域也將有一個新賽道,蘋果、google都即將進入這個賽道,而中國,一定會有數家新的互聯網汽車脫穎而出。
不過,造車不是個低成本生意。李想日前表示,車和家打造的小而美的車,需2億美元投入。蔚來汽車需要10億美元投入。
李想還說,想要做電動車,融資能力確實是一個必要條件,這是勇氣所不能替代的。如果沒有勇氣,也不要做電動車,因為它的難度和復雜度遠遠超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
此前不久,英國跑車制造商阿斯頓?馬丁與中國投資方信中利簽訂價值5千萬英鎊(約7720萬美元)的合約,將共同打造四門轎車rapide電動版本。信中利ceo汪潮涌對騰訊科技表示,“這7500萬美元占一期電動車項目公司42%的股份,明年會有第二輪,2017年希望在全球市場有3000臺電動轎車產品。”
何小鵬也知道,互聯網汽車是一個高投入、長時間、極高風險的事,很可能資金砸下去還沒結果。
不過,若真正做成,未來電動車很可能實現一個至少估值100億美元的生意,這很符合何小鵬、李學凌、傅盛等這一類互聯網創業者的胃口。
相比行業大佬,電動車領域有可能是何小鵬、李學凌、傅盛等人彎道超車的機會,本身有足夠資金,也希望實現更大抱負。
何小鵬說,小鵬汽車a輪就要到五千萬美元。b輪起碼1到3億美元之間。“這個投資比正常的小型團隊大很多,小型團隊很難在早期融到這個數量級的錢,這是一個巨大壓力。”
小鵬汽車預計2015年下半年完成車身主要數據的凍結,年底前樣車下線。小鵬汽車已在上海組建造型中心,聘用包括福特、蘭博基尼、賓利原設計師在內的8名全職設計師,同時聯合設計公司資源,成立20人的造型團隊進行造型開發,近期剛完成方案4進2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