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使投資機構和天使投資人越來越活躍。作為風險大、周期長的投資行為,天使投資的退出項目占比一直飽受關注。事實上,在整個股權投資市場,退出項目占比都是一個重要的數字,而股權轉讓作為退出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漸漸被人們重視起來。
3月18日,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參加了由股權轉讓服務平臺潛力股聯合中國股權轉讓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股權轉讓論壇暨《中國股權轉讓藍皮書(2016版)》發布會在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舉行,多位投資巨匠參會分享了自己的股權轉讓心得。

股權轉讓在國內還是一個新興的市場,但在國外的發展歷史已經超過了50年,尤其是在美國,股權轉讓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成熟的交易方式。正如潛力股創始人李剛強所說:“一年前,很多人對于老股轉讓這個概念還很陌生,但是到了今天,大量的投資機構已經意識到了股權轉讓對于基金流動性的重要性,甚至有專業的投資管理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基金來接老股。”
李剛強在會后的記者采訪中,關于國內目前的早期投資退出情況,有如下觀點:
1、賣方需求非常多,整個中國股權投資有上萬億的資金是沒有退出的,09年、10年、11年的全民PE有將近七八千億的資金, 14、15年新三板還有2000億資金,他們都面臨退出,他們資金到期是在17、18年。所以從需求來講是非常巨大的。
2、買方群體方面,國內投資機構數量不低于3萬家投資機構,這些3萬家投資機構每家管理規模至少3、5個億以上,他們都在尋求優質項目的投資機會。這是可期待的市場,買賣雙方需求導致非常大市場的爆發。第二點是有多少項目會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目前國內還不到1%項目是通過股權轉讓,美國市場是在13%-15%之間。我認為國內未來幾年通過股權轉讓退出會增長到5%左右,我認為這是一個可期待的市場。
作為《中國股權轉讓藍皮書(2016版)》的作者,徐祥君從5個方面描述了——我們為什么要進行股權轉讓,他說:“首先,基金周期短,LP退出壓力大;第二,IPO并購退出時間周期長,同時又有政策風險;第三,創始人賣老股用于改善生活;第四,天使投資人賣老股,退出的回報會比較高;第五,投資機構的戰略方向發生改變,要對項目組合進行調整。”
中國母基金聯盟秘書長唐勁草也十分認可股權轉讓的重要性,他表示:“項目的退出收益率是我們衡量一家投資公司的核心指標,所有的投資,都是為了退出。股權轉讓作為一種新的退出方式,對于投資機構提高其收益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同時唐勁草也表示:“ ? 股權轉讓除了并購和IPO,目前主要的形式還是私底下的交易,如果中間有人把基金當中的份額賣掉,大家一般都是秘密進行。雖然國內也逐步在做二手基金,這個也是股權轉讓的一個方式。目前對投資機構來講沒有太好的一個渠道,股權轉讓在中國才剛剛開始,并且公開股權交易市場在中國短時間內難以放開。”
戈壁創投合伙人蔣濤從自身經驗出發,指出:“合理的私募股權流通機制,可以更真實的反應公司內在價值。而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在國內外都將成為一種主要退出方式,對于買賣雙方都可以賺到錢。”
對于私募股權交易中的第三方平臺的看法,蔣濤告訴記者:“第三方的繁榮是必然。對投資人來講更重要,對項目來說競爭越來越多,第三方的出現就意味著效率更高。從另外角度來講近幾年對企業融資FA迅速增長,從我的角度來講我當然希望項目經理能夠直接接觸到案子來,由于市場發展第三方機構有他必然的價值。”
據了解,在美國,15%的募集基金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的,而在中國這個數字還不到1%。當下,我們在過去10年里累計的上萬億的資金即將在2017年和2018年到期,因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7年將成為中國股權轉讓元年”,國內股權轉讓市場的春天就要來了。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