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還有兩個月就過去了,這一年社區O2O的發展可以用不溫不火來形容,整個行業處于低迷期,包括投融資,但其實我依然看到一些實力派在做深入的探索,成功是留給一直堅持的人的,14無疑是社區O2O行業的爆發期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巨大的泡沫,那么15年隨著泡沫逐漸的褪去,一些堅持到現在的企業確實也沉淀了很多獨特的理念和模式,通過筆者自身的探索和同行的交流,下面從三個方面和大家進行分享和探討。
管家,金融,品控三大體系我認為是社區O2O平臺最重要的核心,三者的結合就像鐵三角一樣保證了平臺的穩定發展。
管家也就是服務,其實整個O2O行業也都在普遍提到服務的重要性,尤其是線下服務,那么對于社區O2O行業來說服務的重要性也是非常的大的,我這里定義為管家服務,管家的概念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家庭的管理者,具體的作用大家從網上都可以找得到相關的資料我在這里就不多講了,其實最理想的關系就是,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虛實結合的服務管家,說虛擬是指線上有可選擇的服務內容,實體是線下有一個服務的機構或人,也就是說這個機構和人是24小時為每個家庭進行服務的,其實這也是一個建立信任的過程,通過一路走過來包括和其他創業者接觸大家也是越來越認識到管家體系的重要性,其實大家都明白服務與成本是掛鉤的,但是管家體系與信任度一旦建立起來,長尾效應是巨大的,那么就管家這個概念筆者結合自身的從業經驗,從以下幾個維度和大家進行一些探討。
①管家服務
管家服務,也就是說作為管家最基礎的工作是什么,言外之意就是能給用戶提供什么產品,這是平臺的基本價值,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方。
②管家推薦?
管家推薦,也就是指管家的主動性服務,對于一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推薦,如果在有大量的社區交易數據的基礎上,平臺就能更準確的分析,所在小區的用戶消費行為等。
管家的真實作用就是與用戶建立粘性同時對用戶的真實需求的挖掘,也是社區O2O行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壁壘,需要制度來支撐更需要人來執行。?
隨著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興起,P2P類的公司一下子出現了很多,讓大家看到了玩轉金融背后的巨大利益,其實大家都在反復提及社區生態圈,其背后的價值也是金融的流通,金融體系的建立是隱藏在平臺背后的著力點,金融體系的建立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平臺資金的流通和沉淀,其實社區O2O與其他O2O模式上相比較的話,社區O2O并不是一個燒錢的模式,而是從落地之時起就要建立自營能力,采用迅速擴張圈資源的模式顯然不適合社區O2O的發展,那么就金融體系的搭建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和大家進行一些溝通。
①資金流體系的建立
其實我們發現很多的大的綜合平臺都在盲目的做資源的整合,而且在平臺上只是跳轉的鏈接,并沒有實現資金流在自己平臺上的流動,反過來想,其實最后平臺上什么都沒有留下,而當初想通過這些平臺資源來引流其實效果也是一般,所以我告訴大家的是無論產品的多少,自營還是聯營資金的流向一定是平臺,即使流量小但基礎的框架是要完整的。
②金融產品的接入
從事金融行業的小伙伴可能會察覺到一些金融機構開始把市場瞄向了社區,這里指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理財等企業,他們的產品和業務都是和錢相關的,而且和生活消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這里特別強調一些保險和理財,未來在社區O2O平臺中將會占據不小的份額,隨著社區O2O發展,一些圍繞生活相關的險種,高頻低價的產品也會頻繁推出,理財也是,短期理財的產品形式也會頻頻推出,歸根結底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和金融產品相關聯起來,同時保險和理財也將成為家庭生活的剛需,隨著社會的發展將會越來越突出,再加上管家體系的建立,更是為金融產品的銷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金融其實才是最后大家想玩的東西,只有金融體系建立起來了,社區O2O平臺的價值才會最大化,所謂的資本運作,起背后的著力點也就在此。
有過物業經歷的小伙伴可能對品控的概念會比較熟悉,因為大型的物業公司都有一個品質部的部門,專門負責監管小區服務的質量,比如保潔、綠化、VI等是否符合公司的規定和標準,是一個監管部門,那么品控對于社區O2O這樣的一個生活服務平臺來說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物業的品控體系值得我們借鑒,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進行一些探討。
①對于產品的品控
平臺上有很多的產品和服務,有自營和聯營的,在產品的引進上就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其實這方面主要是根據平臺自身的特點來確定,筆者和大家分享下可以參考的要素比如品牌、需求度、質量、等來確定,切勿貪圖大而全。
②對于人的品控
對于人的品控其實就是對于服務過程的品控,要有嚴格的服務保準,筆者這里也和大家分享下比如著裝、話術、態度,還有回訪體系等等都是企業品牌的體現。
品控體系的建立也為管家服務打下了基礎,其目的就是服務的標準化,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塑造企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