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辦公“無界空間”今日(3 月 21 日)宣布,1月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信中利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經緯兩年前曾參投無界空間天使輪融資。創始人兼CEO萬柳朔告訴創頭條(Ctoutiao.com),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深北京業務布局,并上線新的移動辦公產品——W STUDIO。

本輪融資是無界空間自成立以來獲得的第四輪融資。2015年6月,無界空間獲得由梅花天使創投領投,經緯中國、青山資本跟投44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同年12月,它又獲得艾想投資和創業最前線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隨后又在2016年3月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并宣布與優客工場達成股權戰略合作。
戰略方面,無界空間亦有新動作。年初,無界完成對同賽道玩家?Fourwork(富空間)的全資收購,還與中科院達成合作,以“國科無界”的品牌,將聯合辦公空間拓展至更多城市。
2016 初的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披露,僅官方登記在冊,全國各類眾創空間已超過 2300 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 2500 多家,共計約 4800 家,但實際規模遠超于此。
數量短時間內劇增,衍生出眾多泡沫,加上服務同質化,最終導致入住率低,這讓很多小型眾創空間無法繼續走下去。另一頭,行業基本瀕臨拐點。“未來 1 年,行業里將出現頭部玩家間的整合。規模效應也會逐步凸顯。”萬柳朔說道。
他指出,國內辦公共享領域的前列玩家們,發展至今,基本擁有十余個空間,“那些目前僅有 2 、3 個空間的玩家,很難再吸引投資人的目光,且回報周期長,也使得這個行業難以自然生長。”
據介紹,目前為止,無界空間現有空間 13 家,總面積占 30000 余平米,超 5000 個工位,有逾 300 家團隊入駐。
萬柳朔稱,無界空間的入住率達到 80 %,目前已實現開業 4 月以上單個成熟空間盈利。但租辦公工位畢竟是低頻需求,想要“拉客”還得有別的解決方案。
無界的答案是,移動辦公——W-Studio。
說到移動辦公,要入局、已入局的玩家很多,如 SOHO、納什空間、方糖小鎮等。萬柳朔表示,無界的區別在于,他們是與咖啡廳和寫字樓合作(主要是前者,已簽約 40 多家),辟出約 10 - 15 平米的封閉空間,以無界的風格統一裝潢,按約 60 元/小時出租,適合 4 - 6 人的談話場景。
用戶可通過?W-Studio APP 解鎖、預定該空間,未來還將拓展更多智能化應用。
那聯合辦公的增值服務是否也會提供給移動辦公呢?萬柳朔表示會提供服務,但目前仍在探索中。
移動辦公產品實際也是聯合辦公鼻祖 WeWork 的“殺手锏”,這家成立于 2010 年的公司,只用了短短 7 年,創造高達 200 億美元的估值。共享辦公的中國玩家們,誰都想成為中國版的?Wework。萬柳朔認為擴張速度是支撐高估值的最關鍵因素。
無界的戰略是短期內深耕北京,爭取年底開到 30 - 35 家聯合辦公空間,上海或深圳也是其想拓展的一線城市。針對北京以外的地區,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無界空間與中科院達成合作,由前者對接投資人、媒體等資源,中科院提供科技成果,主打“國科無界”的品牌。馬上合作將落地天津。
這種成立項目公司的做法,是無界空間的商業模式之一。同時,無界也在走“軟件”道路,做品牌管理:即不持股,收取管理費且承擔部分裝修費。WeWork 在拓展印度市場時,也是以類似思路:向當地房地產公司收費,后者按 WeWork 模式改造辦公空間,WeWork 掙管理費,包括品牌、設計、軟件、員工培訓、全球會員等。
據了解,早在2017年,無界空間已完成對富空間的全資收購。據了解,富空間是一家以創業者的需求為出發點,特點是創新、年輕、有活力,其辦公地點均為核心商業圈。在本次收購完成后,無界空間已全面接管了Fourwork的所有業務、資源和團隊,其三家門店均已歸為無界旗下空間。
此外,在無界空間與中科院達成合作后,雙方將在全國范圍內,聯合地方政府及多方合作機構打造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區域合作、項目孵化的聯合辦公空間,進一步推動雙創發展,激發雙創活力。
而在完成新一輪融資后,無界空間未來不排除會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行更多地擴張,為全國性的業務拓展做好準備。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