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尚和科技能發生化學反應,會產生什么?當一顆時間膠囊空降在梵高的麥田上,驚擾了群鴉,將是變革的開始和狂歡的預覽。
服裝定制App定制范帶著它的3D試衣間來了。創始人兼CEO于森透露,今年5月,定制范獲得北軟天使和英諾天使共同投資近500萬元,并計劃在11月開始A輪融資,用于線下推廣、實體店布設和高端人才招募。
這不是于森第一次創業,但是以前的經歷都與服裝有關。也許因為家族企業是做了28年的服裝生產商,大到供應鏈管理,小到尺碼分布,他都比較熟悉。
2012年,于森創立了自己的晚禮服品牌,自家工廠制作,再放到美國亞馬遜上售賣。由于款式多而且價格適中,每個月的成交量都在300單以上。一年多以后,于森在Facebook上收到了一條來自顧客的留言,對方建議私人訂制晚禮服。于森采納了這個建議,開始教顧客怎么進行量身,再根據顧客提供的數據和要求去進行晚禮服制作。可最后的結果竟是80%的禮服都被退貨了,因為顧客量得的尺碼誤差太大。
一條意外的留言產生了一個不小心的錯誤,也讓于森開始認真思考定制這件事。他和同伴從2013年9月開始研發定制范App,當他在美國遇到3D量體的技術時,發現了其中的商業價值,逐漸有了現在的定制范和3D試衣間。
可移動的3D試衣間
當你走進試衣間,脫去外套,近百萬個光源點進行全身測量,只需要幾秒鐘便可完成。最后會有300多個量身數據點被采用,1分鐘自動完成3D建模,這樣你的專屬模型就會存儲在App中,后面定制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醫藥研發外包教育改革保稅區呼叫中心航空飛行培訓應急產業老年教育在線教育醫藥檢測油田服務特色幼兒教育特種設備檢驗檢測
定制范除了要為C端服務,還要為B端考慮,3D試衣間提供的精準的測量數據讓設計師制作紙樣的工作更加方便。當測量由線下變為線上,從建模、紙樣放碼到試穿,七天的工作量在20分鐘內就可以完成。
除了固定的線下門店,定制范還提供了移動試衣間,不僅可以到客戶家樓下,實現預約“上門服務”,還能去任何一個熱鬧的地兒,比如798藝術節、751FashionShow等。比起各種熱門的O2O上門服務,房車只開到樓下、服務由機器完成給客戶的安全感更多。
“之前我有擔心人們對進試衣間量體產生顧慮,但是發現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于森告訴獵云網。定制范團隊利用AR技術等做了一些好玩的東西吸引人們去體驗,而移動試衣間車外是大膽的圖畫設計,車內也有飲品、充電站等窩心的小細節。目前,每天參與量體的人數能達到160人。